净水器杀菌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49453 阅读:1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净水器杀菌结构,它包括有第一环座、第一定位件、导水管组、第二环座、第二定位件、紫外线灯管、反光片及壳体等构件单元,它使各定位件分别藉多个止垫组件接合于各环座的内面上,且在各环座的中心部位上接设于一紫外线灯管,邻近紫外线灯管的外壁上,环设有多根导水管,藉此,当水液流入导水管时,可产生对流,同时,藉由该紫外线灯管发出的光,并通过反光片透光反射作用能直接对该水液杀菌。(*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净水器杀菌结构,尤其是指一种可达到完全杀菌效果的净水器结构。请参阅附图说明图1所示,它为常规净水器杀菌结构的剖视图,它是在一呈中空壳体60内设有一柱状的透明管65,该透明管65内设有一紫外线灯管70,并在该壳本60与透明管65外壁之间,设有可供水液流通的容室75,且在该壳体60的一端藉一防漏垫圈80螺接于一罩盖85,壳体本60另端藉一防漏垫圈80螺接于一呈中空的旋帽86,而在壳体60的两外侧上则设有一进水管90及一出水管95,该进水管90、出水管95与容室75相通。当水液自进进水管90流入至该壳体60的容室75时,会接受该紫外线灯管70经透明管65杀菌,而由出水管95流出,达到直接生饮的目的。但,该类型净水器于结构设计上,其杀菌行程仅一次,且滞留于容室75内的水液的时间短,于是,杀菌功效并不佳;其次,由于在该紫外线灯管70外环设有一透明管65,故,该紫外线灯管70欲对容室75中的水液进行杀菌时,要经该透明管70,如此,易降低该紫外线灯管70的透光性,而不能完全且有效地达到菌效果。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由环座、定位件、紫外线灯管、导水管及反光片所组成的净水器杀菌结构,它可利用紫外线灯管及其反光片发射出的光能直接穿过净水管而直接对水液杀菌,并可获得完全杀菌效果,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在于它包括有-第一环座,其内面的外缘设有一第一环槽,且在第一环座的中心部位上设有一第一透孔,第一透孔与第一环槽之间环设有多个导槽,并在第一环座的外周圆面上设有一进水管孔及一出水管孔,该进水管孔与第一导槽相通,出水管孔与第二导槽相通,其余相异两导槽之间分别设有一通孔;-第一定位件,其中心部位上开设有一第一定位孔,与该定位孔相邻的部位上环设有多个导孔,各导孔通过一止漏组件接合于第一环座相对的导槽上;-第一连接件,它接设于第一定位件的外周圆面上;-第二环环座,其内面的外缘设有一第二环槽,且在第二环座的中心部位上设有一第二透孔,第二透孔与第二环槽之间环设有多个导槽,相异两导槽间分别设有一通孔;-第二定位件,其中心部位上开设有-第二定位孔,与该定位孔相邻的部位上环设有多个导孔,各导孔通过一止漏组件接合于第二环座相对的导槽上;-第二连接件,它接设于第二定位件的外周圆面上;-紫外线灯管,接合于第一环座的透孔与第二连接件的中心部位间;导水管组,其两侧管孔分别穿过定位件相对的导孔,而与环座的导槽接合,这些导水管是环设于紫外线灯管外;及-反光片,它接合于第一环座的第一环槽及第二环座的第二环槽间。本技术的特点在于(1)、由于其可使流入导水管中的水液产生对流,并藉由紫外线灯管发出的光,故可直接对该水液杀菌,因此能完全达到杀菌效果。(2)、由于其在六根净水管外环设有一反光片,能获取良好透光效果。图1为常规净水器杀菌结构的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立体图。图3为本技术的分解图。图4为本技术的剖视图。图5为本技术不含壳体的示意图。图6为图5沿A-A线方向的剖面图。图7为图5沿B-B线方向的剖面图。现在结合上述各附图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如图2至图7所示,它为本技术的一种“净水器杀菌结构”,它包括-第一环座1、-第一定位件2、-第二环座3、-第二定位件4、-导水管组5(含6根导水管51-56)、-罩盖6、-紫外线灯管7、-反光片8及壳体9等构件单元;其中在第一环座1内面的外缘设有一第一环槽11,且在第一环座的中心部位上设有一第一透孔12,该第一透孔12与第一环槽11之间环设有六个保持一定间距的导槽131-136,而在第一环座1的外周圆面上则设有一进水管14及一出水管15,该进水管14与第一导槽131相通;该出水管15与第六导槽136相通,其余相异两导槽132、133(134、135)之间分别设有一通孔162、161,相邻两导槽之间分别设有一穿孔17,并在第一环座1的外周圆面上接合于一呈中空的罩盖18,该罩盖18的中心部位上设有一开孔181,供一接合件19套设于其上,并使该接合件19与罩盖18接合成一体。第一定位件2的中心部位上开设有一第一定位孔21,与该定位孔21相邻的部位上环设有六个导孔22,各导孔22是藉一止漏组件(垫圈)23接合于第一环座1相对的导槽131-136上。第二环座3内面的外缘设有一第二环槽31(图中未示),且在第二环座3的中心部位上设有一第二透孔32,第二透孔32与第二环槽31之间环设有六个保持一定间距的导槽331-336,相异两导槽331、332;333、334;335、336之间分别设有一通孔343-341,相邻两导槽之间分别设有一穿孔33,供多个螺丝37穿过至第一环座1的穿孔17,而在该第二环座3的外周圆面上则设有外螺纹35,供一罩盖6螺接于其上,而使该罩盖6与第二环座3接合成一体,该罩盖6的中心部位上设有一开孔61,供一接合件62套设于其上,并使该接合件62与罩盖6接合成一体。第二定位件4的中心部位上开设有一第二定位孔41,与该定位孔41相邻的部位上环设有六个导孔42,各导孔42是藉一止漏组件(垫圈)43接合于第二环座3相对的导槽331-336上。导水管组5(含六根导水管51-56),其两侧管孔分别穿过定位件2、4相对的导孔22、42,而与环座1、3的导槽131-136、331-336接合。紫外线灯管7接合于第一环座1的透孔12与罩盖6的中心部位间。反光片8,它接合于第一环座1的第一环槽11及第二环座3的第二环槽31间,且在反光片8的外壁面上接合于一呈中空的壳体9。藉此,当水液自第一环座1的进水管14流入时,即会经由第一导水管51、通孔343、第二导水管52、通孔162、第三导水管53、通孔342、第四导水管54、通孔161、第五导水管55、通孔341、第六导水管56,而由出水管15流出,同时,通过紫外线灯管7直接对水液杀菌功能,以及反光片8透光反射作用,即可完全达到杀菌。以上所述的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可行实施例,非因此即拘限本技术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故凡运用本技术说明书及图式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化,均仍应属于本技术权利要求保护的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净水器杀菌结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第一环座,其内面的外缘设有一第一环槽,且在第一环座的中心部位上设有一第一透孔,第一透孔与第一环槽之间环设有多个导槽并在第一环座的外周圆面上设有一进水管孔及一出水管孔,该进水管孔系与第一导槽相通,出水管孔与第二导槽相通,其余相异两导槽之间分别设有一通孔;-第一定位件,其中心部位上开设有一第一定位孔,与该定位孔相邻的部位上环设有多个导孔,各导孔通过一止漏组件接合于第一环座相对的导槽上;-第一连接件,它接设于第一定位件的外周圆面上;-第二环座,其内面的外缘设有一第二环槽,且在第二环座的中心部位上设有一第二透孔,第二透孔与第二环槽之间环设有多个导槽,相异两导槽间分别设有一通孔;-第二定位件,其中心部位上开设有一第二定位孔,与该定位孔相邻的部位上环设有多个导孔,各导孔通过一止漏组件接合于第二环座相对导槽上;-第二连接件,它接设于第二定位件的外周圆面上;-紫外线灯管,接合于第一环座的透孔与第二连接件的中心部位间;导水管组,其两侧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净水器杀菌结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第一环座,其内面的外缘设有一第一环槽,且在第一环座的中心部位上设有一第一透孔,第一透孔与第一环槽之间环设有多个导槽并在第一环座的外周圆面上设有一进水管孔及一出水管孔,该进水管孔系与第一导槽相通,出水管孔与第二导槽相通,其余相异两导槽之间分别设有一通孔;-第一定位件,其中心部位上开设有一第一定位孔,与该定位孔相邻的部位上环设有多个导孔,各导孔通过一止漏组件接合于第一环座相对的导槽上;-第一连接件,它接设于第一定位件的外周圆面上;-第二环座,其内面的外缘设有一第二环槽,且在第二环座的中心部位上设有一第二透孔,第二透孔与第二环槽之间环设有多个导槽,相异两导槽间分别设有一通孔;-第二定位件,其中心部位上开设有一第二定位孔,与该定位孔相邻的部位上环设有多个导孔,各导孔通过一止漏组件接合于第二环座相对导槽上;-第二连接件,它接设于第二定位件的外周圆面上;-紫外线灯管,接合于第一环座的透孔与第二连接件的中心部位间;导水管组,其两侧管孔分别穿过定位件相对的导孔,而与环座的导槽接合,这些导水管是环设于紫外线灯管外;及一反光片,它接合于第一环座的第一环槽及第二环座的第二环槽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文峰
申请(专利权)人:亨达力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