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广玉专利>正文

桶装饮用水紫外消毒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48221 阅读:1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桶装饮用水紫外消毒器,内壳、外壳、预留注水顶盖组成其罩体,罩体及罩体内腔中的特频紫外灯管、计时开关、电路器件组成其特频紫外光发生装置,罩体又和蔽光围帘组成防泄光系统,其特征是:罩体的内壳,外壳之间留有一个用以容纳灯管插头、计时开关及电路器件的封闭空腔。(*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饮用水消毒装置,尤其是一种桶装饮用水紫外消毒器
技术介绍
目前市售桶装饮用水的消毒灭菌程序是在灌装前进行的,由于杀菌不彻底或灌装时发生二次污染或饮用前放置时间较长而造成细菌重新滋生等种种原因可能使桶装饮用水在饮用时含菌量明显超标,对饮用者健康造成危害。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确保桶装饮用水在饮用时的细菌及病毒含量达到安全的饮用标准。本技术提供一种可供饮用者自行操作的桶装饮用水紫外消毒器。该消毒器可对桶装饮用水随时进行杀菌消毒,使桶装饮用水经常保持无菌或基本无菌状态。本技术解决这一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用一个可产生特频杀菌紫外光波的紫外发生装置罩在倒置的透明饮用水桶底面上。该装置是由不透光的内外壳及加水预留顶盖构成的罩体、置于罩体内腔的计时开关和电路器件、管体露出于罩体下方的U型特频紫外灯管构成。该装置加上吊置于罩体裙部的蔽光围帘及外接电源线路构成桶装饮用水紫外消毒器总体。当电源接通时,特频紫外灯管启辉,一部分特频紫外光会穿透桶壁对桶内饮用水进行照射,只需控制适当的照射时间便可达到杀菌消毒的目的。由于罩体和蔽光围帘的蔽光作用,紫外光不会外泻伤人。罩体内外壳的中心均有一孔壁锥度相互配合的预留孔,预留注水顶盖盖于外壳中心预留孔上,掀开注水顶盖便可向预先开有桶底注水孔的饮水桶内灌注自来水。内外壳上孔壁锥度相互配合的中心预留孔,不但确保罩体内腔封闭良好,避免水或水蒸气进入内腔,而且便于在需要时吊置注水滤芯。对自灌自来水消毒时,紫外光可以通过桶底预开的注水孔对桶内水直接照射。紫外光发生装置的灯管插头、计时开关和电路器件均装在封闭的罩体内腔中,使其具有较高的用电安全度。特频紫外灯管制成U型,不仅提高了灯管的有效长度,而且便于从罩体中心向桶内注水。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可在饮用前对桶装水进行一次或数次较彻底的灭菌消毒,有效提高饮用水清洁度;即使桶内装的是自来水,也可使其达到可直接饮用的卫生标准。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附图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纵剖面示意图。图中,1.计时开关、2.内壳、3.外壳、4.预留注水顶盖、5.U型特频紫外灯管、6.电路器件、7.外接电源线路、8.蔽光围帘、9.透明饮用水桶。具体实施方式在图中,内壳(2)与外壳(3)通过锥度相互配合的中心预留孔壁相结合并通过内壳(2)凹形下表面扣置在倒置的饮用桶(9)底面上,蔽光围帘(8)夹吊在内壳(2)与外壳(3)的裙部缝隙中并包围在饮水桶(9)四周,特频紫外灯管(5)的管端插头伸入内壳(2)内而管体却露置在内壳(2)下面的凹槽中,电路器件(6)和计时开关(1)全部设置于内壳(2)和外壳(3)之间的封闭空腔内。权利要求1.一种桶装饮用水紫外消毒器,内壳、外壳、预留注水顶盖组成其罩体,罩体及罩体内腔中的特频紫外灯管、计时开关、电路器件组成其特频紫外光发生装置,罩体又和蔽光围帘组成防泄光系统,其特征是罩体的内壳,外壳之间留有一个用以容纳灯管插头、计时开关及电路器件的封闭空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桶装饮用水紫外消毒器,其特征是内壳与外壳之间通过各自具有相同孔壁锥度的中心预留孔相结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桶装饮用水紫外消毒器,其特征是特频紫外光发生装置的电路部件全部设置于罩体封闭空腔内,仅将灯管发光部分露置于罩体空腔之外。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桶装饮用水紫外消毒器,其特征是产生紫外光的灯管采用U型弯曲管。专利摘要一种能对桶装水进行杀菌消毒的紫外消毒器,它通过特频紫外灯对桶装饮用水进行特频辐射而产生杀菌消毒效果,其特频紫外发生装置的电路部件全部安装在封闭的蔽光罩体空腔内,仅发光部件露置于外,罩体及与之相连的蔽光围帘能防止紫外光外泻伤人,通过控制紫外辐射时间的长短可以达到使各种桶装水均能安全饮用的目的。文档编号C02F1/32GK2607363SQ03242849公开日2004年3月24日 申请日期2003年4月1日 优先权日2003年4月1日专利技术者刘广玉 申请人:刘广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广玉
申请(专利权)人:刘广玉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