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曾泽渊专利>正文

一种生产磁化水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49326 阅读:1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生产磁化水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由铁轭(1)、(2)、(10)、(12),位于铁轭(2)、(12)和内磁芯端盖(6)、(15)之间的磁极(5)、(13),绕在磁极(5)、(13)上的线圈(3)、(14),在内磁芯端盖(6)、(15)内侧的内磁芯板(7),以及由进水管(17)、出水管(19)构成,内磁芯由内磁芯端盖(6)、(15)和内磁芯板(7)构成,在内磁芯端盖(6)、(15)和内磁芯板(7)之间和内磁芯板(7)相互之间以及他们的边缘用隔条(8)、(18)把他们隔开,磁极(5)、(13)同内磁芯端盖(6)、(15)之间用焊接方式连接。(*该技术在200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种主要用于建筑领域混凝土配合中生产磁化水的装置。经检索中国专利公报(1985-1992)和中国成果汇编,未见涉及建筑领域混凝土配合中生产磁化水的装置报道。本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生产磁化水的装置。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来实现的一种生产磁化水的装置由铁轭,位于铁轭和内磁芯端盖之间的磁极,绕在磁极上的线圈,在内磁芯端盖内侧的内磁芯板以及由进水管、出水管构成,内磁芯由内磁芯端盖和内磁芯板构成,在内磁芯端盖和内磁芯板之间并且内磁芯板相互之间以及他们的边缘用隔条隔开,磁极同内磁芯端盖之间用焊接方式连接。本技术的目的同样可以这样来实现,该装置的电路结构包括电源、电容器、整流器、滤波电感、磁极线圈。本技术的目的同样也可以这样来实现该装置的内磁芯板之间由隔条隔开并形成呈多级分布排列的磁芯板结构。本技术的目的同样还可以这样来实现该装置的内磁芯板由二板以上的钢板按一定距离平行排列。本技术的目的也可以这样来实现隔条连接在内磁芯端盖和内磁芯板上。本技术的目的还可以这样来实现隔条为非导磁物质的条状结构。本技术的目的可以这样来实现进水管位于内磁芯左端盖上,出水管位于内磁芯右端盖上。本技术可根据生产磁化水的规模,设计出不同大小的系列装置。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生产的磁化水磁化程度高。由于装置有多块内磁芯板,且其间相互隔开并形成多级结构,因而水在磁路中的行程长,被磁化的时间久,水的磁化程度高。2、由于磁路结构合理,磁阻及漏磁小,磁场强高而有效。3、内磁芯板呈多级结构,因而过水断面程大,水路利用率高。4、内磁芯为若干块平行的钢板,属均匀磁场,水在磁化过程中,各处的磁通密度是相等的,生产的磁化水,磁化程度均匀。5、本技术生产的磁化水,用于水泥混凝土,经实验和四川省建筑研究所的测定,能提高混凝土的强度20-30%。在同一强度下,可节约水泥用量10-15%。以一个年用水泥量1万吨的企业,一年可节约水泥1000吨,价值30多万元,除去本装置成本款1万元,一年可净增效益29万元。本技术若在全国推广,相当于新建几个大型水泥厂,产生的经济效益可达数十亿元,并能消除环境污染。因而本专利技术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纵剖视图;图2是本技术的横剖视图;图3·4·5是本技术小、中、大规格生产磁化水装置相配套的电路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进一步加以说明,但不仅限于以下实施例。由附图1·2可知,一种生产磁化水的装置,由上铁轭(1)、左铁轭(2)、左磁极线圈(3)、绝缘纸筒(4)、左磁极(5)、内磁芯左端盖(6)、内磁芯板(7)、隔条(8)、沉头螺栓(9)、下铁轭(10)、抬吊环(11)、右铁轭(12)、右磁极(13)、右磁极线圈(14)、内磁芯右端盖(15)、槽钢底座(16)、进水管(17)、隔条(18)、出水管(19)、沉头螺栓(20)组成。由附图3可知,用于本技术小规格装置配套的电路包括电源、电容器、整流器、磁极线圈。由附图4可知,用于本技术中等规格装置相配套的电路包括电源、整流器、滤波电感、磁极线圈。由附图5可知,用于本技术大规格装置相配套的电路包括电源、整流器、滤波电感、磁极线圈。本技术的结构及相互关系可进一步说明如下该装置由铁轭(1)、(2)、(10)、(12),位于铁轭(2)、(12)和内磁芯端盖(6)、(15)之间的磁极(5)、(13),绕在磁极(5)、(13)上的线圈(3)、(14),在内磁芯端盖(6)、(15)内侧的内磁芯板(7)以及由进水管(17)、出水管(19)构成,内磁芯由内磁芯端盖(6)、(15)和内磁芯板(7)构成,在内磁芯端盖(6)、(15)和内磁芯板(7)之间和内磁芯板(7)相互之间,以及他们的边缘用隔条(8)、(18)把他们隔开,磁极(5)、(13)同内磁芯端盖(6)、(15)之间用焊接方式连接。内磁芯板(7)之间由隔条(8)、(18)隔开并形成呈多级分布排列的磁芯板结构。内磁芯板(7)由二板以上的钢板按一定距离平行排列。隔条(8)、(18)嵌在内磁芯端盖(6)、(15)和内磁芯板(7)上。隔条(8)、(18)为非导磁物质的条状结构。进水管(17)位于内磁芯左端盖(6)上,出水管(19)位于位于内磁芯右端盖(15)上。左铁轭(2)、右铁轭(12)同磁极(5)、(13)用沉头螺栓连接。上、下铁轭(1)、(10)与右铁轭(12)之间用焊接方式连接。左铁轭(2)与上铁轭(1)、下铁轭(10)之间用沉头螺栓连接。磁极(5)、(13)与内磁芯端盖(6)、(15)之间采用焊接方式连接。水被磁化过程为水流经进水管(17),进入由内磁芯端盖(6)、(15)和内磁芯板(7)构成的多级磁化区,当线圈(3)、(14)通电后,磁极产生强大的磁通,经过内磁芯,铁轭构成磁路将水反复磁化后,水由出水管(19)流出,生产出磁化水。权利要求1.一种生产磁化水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由铁轭(1)、(2)、(10)、(12),位于铁轭(2)、(12)和内磁芯端盖(6)、(15)之间的磁极(5)、(13),绕在磁极(5)、(13)上的线圈(3)、(14),在内磁芯端盖(6)、(15)内侧的内磁芯板(7),以及由进水管(17)、出水管(19)构成,内磁芯由内磁芯端盖(6)、(15)和内磁芯板(7)构成,在内磁芯端盖(6)、(15)和内磁芯板(7)之间和内磁芯板(7)相互之间以及他们的边缘用隔条(8)、(18)把他们隔开,磁极(5)、(13)同内磁芯端盖(6)、(15)之间用焊接方式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产磁化水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的电路结构包括电源、电容器、整流器、滤波电感、磁极线圈(3)、(1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产磁化水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内磁芯板(7)之间由隔条(8)、(18)隔开,并形成呈多级分布排列的磁芯板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1和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生产磁化水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内磁芯板(7)由二板以上的钢板按一定距离平行排列。5.根据权利要求1和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生产磁化水的装置,其特征在于隔条(8)、(18)连接在内磁芯端盖(6)、(15)和内磁芯板(7)上。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产磁化水的装置,其特征在于隔条(8)、(18)为非导磁物质的条状结构。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产磁化水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进水管(17)位于内磁芯左端盖(6)上,出水管(19)位于内磁芯右端盖(15)上。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主要用于建筑领域混凝土配合中生产磁化水的装置。它包括磁极、线圈、内磁芯、进水管、出水管等结构。水流经进水管进入由内磁芯端盖和内磁芯板构成的多级磁化区,当线圈通电后产生磁场,将水反复磁化后,水由出水管流出,生产出磁化水。文档编号C02F1/48GK2159963SQ9323894公开日1994年3月30日 申请日期1993年6月28日 优先权日1993年6月28日专利技术者曾泽渊 申请人:曾泽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泽渊
申请(专利权)人:曾泽渊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