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城市综合绿化和水源利用
技术介绍
海绵城市在我国正在从概念走向实际应用。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指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在原始自然的条件下,大部分的雨水由地面吸收并渗入地下,然后由地表和植物表面被蒸发,回到大气中,多余的雨水从地表缓慢地汇集于溪流江河,排入湖泊海洋。但是,城市的开发建设改变了这种自然循环,由于不透水屋面和地面随着城市化的进程而持续不断地快速增加,能够吸收雨水的地面和水面急剧减少,地下水的渗入更是匮乏,从而导致地表径流的不断增加,加大内涝威胁。无法流入土地的雨水在地面汇集形成径流排入市政排水系统,但地表径流的增加,意味着更多原本清洁的雨水经城市地表的污染物所污染,并且排水管道的压力也随之增加。同时因为城市排水管道为硬质设施,难以配合多变的降雨而变化排量,所以会出现排水不足而产生内涝的情况。尤其在我国前期建设不够规范的情况下,城市所依赖的管道排水系统其实已不堪重负,因此内涝频繁发生。海绵城市的首要优点是将雨水“变 ...
【技术保护点】
城市绿地地下蓄水系统,其特征在于:结构中包括预制蓄水围板(1),此预制蓄水围板(1)上方开口,其侧面和底面由闭水板材构成,水平贯穿预制蓄水围板(1)内部设置支承渗水网架(2),此支承渗水网架(2)包括钢筋支架层(22)和微孔网格层(21),两层相互贴合设置;支承渗水网架(2)上方为栽培土容置空间,支承渗水网架(2)下方为储水空间。
【技术特征摘要】
1.城市绿地地下蓄水系统,其特征在于:结构中包括预制蓄水围板(1),此预制蓄水围板(1)上方开口,其侧面和底面由闭水板材构成,水平贯穿预制蓄水围板(1)内部设置支承渗水网架(2),此支承渗水网架(2)包括钢筋支架层(22)和微孔网格层(21),两层相互贴合设置;支承渗水网架(2)上方为栽培土容置空间,支承渗水网架(2)下方为储水空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城市绿地地下蓄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蓄水围板(1)底端设置出水端口(3),此出水端口(3)通过输水管路(4)与设置在预制蓄水围板(1)顶端开口处的多功能管路(5)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卓舒,
申请(专利权)人:卓达房地产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