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管道工井
,涉及一种组装式工井标准节。
技术介绍
工井主要是为城市地下基础设施的供电、给水、排水、通讯、有线电视、煤气管、路灯线路等维修,安装方便而设置的。一般设在管道交汇处、转弯处、管径或坡度改变处、以及直线管段上每隔一定距离处,是便于定期检查附属构筑物。传统工井一般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或砌体结构等。其中,砌体工井对劳动力技术要求高,且使用寿命短;现浇钢筋混凝土工井施工工序繁琐,需要立模板、绑扎钢筋等多道工序;预制钢筋混凝土工井体积及质量大,不便于运输和安装。传统工井施工时间长,劳动力需求大,施工受环境影响大,且施工质量难以保证,后期维护成本高。装配式工井标准节由于尺寸固定,对于需要多种尺寸的工程,需要定做不同尺寸的标准节,成本非常高,同时包装体积大,运输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包装体积小、运输方便,尺寸灵活且施工时所需劳动力小的组装式工井标准节。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组装式工井标准节,其特征在于:包括组装件和连接件,所述组装件包括内板和外板,内板和外板之间设有若干个纵肋,顶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组装式工井标准节,其特征在于:包括组装件和连接件(3),所述组装件包括内板(4)和外板(5),内板(4)和外板(5)之间设有若干个纵肋(7),顶部设有横肋(6),且内、外板(5)通过纵肋(7)和横肋(6)连接,横肋(6)上端中部凸起形成凸块(61),其底部设有与上述凸块(61)相匹配的凹槽(8),所述组装件包括四个转角组装件(1)和若干个直线组装件(2),所述转角组装件(1)和直线组装件(2)各自两端均设有连接插口(9),上述连接件(3)通过与所述连接插口(9)连接从而将转角组装件(1)和直线组装件(2)相互连接组装形成一个完整的工井标准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装式工井标准节,其特征在于:包括组装件和连接件(3),所述组装件包括内板(4)和外板(5),内板(4)和外板(5)之间设有若干个纵肋(7),顶部设有横肋(6),且内、外板(5)通过纵肋(7)和横肋(6)连接,横肋(6)上端中部凸起形成凸块(61),其底部设有与上述凸块(61)相匹配的凹槽(8),所述组装件包括四个转角组装件(1)和若干个直线组装件(2),所述转角组装件(1)和直线组装件(2)各自两端均设有连接插口(9),上述连接件(3)通过与所述连接插口(9)连接从而将转角组装件(1)和直线组装件(2)相互连接组装形成一个完整的工井标准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装式工井标准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纵肋(7)的底面略高于上述内板(4)和外板(5)的底面且与内板(4)和外板(5)的底面形成上述的凹槽(8),或者是纵肋(7)底面与上述内板(4)和外板(5)的底面齐平,在纵肋(7)的底面上开有上述的凹槽(8)。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组装式工井标准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插口(9)包括一个限位台阶(91)、一个插槽(92)和两个条形块(93),所述限位台阶(91)开设在凸块(61)上且其台阶面低于横肋(6)上端面,所述插槽(92)与上述限位台阶(91)形成“7”字型槽,上述两个条形块(9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