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姜英旭专利>正文

污水、粪尿合并净化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48676 阅读:1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污水、粪尿合并净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嫌气槽,曝气槽和沉淀槽,所述嫌气槽内放置有块状的微生物滤材,所述曝气槽内设置有固定床,其上垂挂有微生物接触活性滤材,所述曝气槽底部设置有与供气装置连通的散气管,所述散气管上设置有喷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在嫌气槽中设置生物滤材等措施,使污水中的好气性微生物和嫌气性微生物共同对污水中的不同污染物质进行氧化分解作用,它可以直接连接在住宅区或厂区附近,对生活污水和粪尿合并进行净化处理。(*该技术在200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污水粪尿处理装置。随着经济的发展,确保用水的水库建设也迅猛发展。然而,流入到水库的污染物质也在相应增加,致使水库的自净能力下降,这无疑会造成严重的水质污染。为了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各个国家建立了许多处理粪尿及生活污水用的下水终端处理场。但是,在许多国家,由于下水道网络设施比较落后,其生活污水很难真正流入到下水处理场,一些大型下水处理场无法发挥作用,只是在浪费庞大的资金,因此设置终端处理场的方式,并不是十分理想的方式。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直接连接到住宅区或厂区附近的小规模污水净化处理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以下设计方案一种污水、粪尿合并净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嫌气槽及设置在其后的曝气槽和沉淀槽,所述嫌气槽内放置有块状的微生物滤材(Media),所述曝气槽内设置有固定床,所述固定床上垂挂有微生物接触活性滤材(BioContactor Lock Media),所述曝气槽底部设置有与供气装置连通的散气管,所述散气管上设置有喷嘴,所述嫌气槽与所述曝气槽连通,所述曝气槽与所述沉淀槽连通。所述嫌气槽的数量一般为两个或两个以上。根据水质净化标准的要求不同,所述曝气槽可以分为1-4室。在污水处理量较大时,可以在所述曝气槽与所述沉淀槽之间设置一维持槽,所述维持槽内设置有固定床,所述固定床上垂挂有微生物接触活性滤材(Bio Contactor Lock Media),所述维持槽底部设置有与供气装置连通的散气管,所述散气管上设置有喷嘴,所述维持槽内的所述微生物接触活性滤材的数量仅为所述曝气槽内的一半以下。为了杀除污水中的大肠杆菌等病菌,可以在所述沉淀槽的后面连接一消毒槽和一安定循环槽。为了充分利用污泥中的有用物质,在所述沉淀槽、安定循环槽的底部可以设置有污泥返送装置。如果处理的污水量较少,整个设备中的所述各槽可以设置在同一个外壳内,所述各槽之间设置有隔板。如果处理的污水量较多,所述各槽可以分别设置在一个外壳内,所述各槽之间通过管路连通。所述安定循环槽的底部通过管路与所述嫌气槽的入口连通。本技术由于采取以上设计,其具有以下优点1、本技术由于采用在嫌气槽中设置可供微生物附着的生物滤材,使处于污水上部的好气性微生物与处于污水下部的嫌气性微生物共存于一体,共同对污水中的不同污染物质进行氧化分解作用,加快污水净化的速度,提高对污水的净化效果。2、本技术由于在曝气槽中设置了固定床,在固定床上垂挂微生物接触活性滤材,并在曝气槽底部设置散气管,在散气管上设置喷嘴,因此可以通过从喷嘴中喷出的气体搅动污水,使微生物接触活性滤材的表面附着好气性微生物,深部附着嫌气性微生物,在加速好气性和嫌气性微生物氧化分解污染物质的同时,使原生动物被激活并大量繁殖,使氮气和浮游生物的去除率达到最大值。3、本技术由于体积小,结构简单,其可以设置在污水粪尿发生源附近,直接对生活污水进行处理,不需要特意设置大型的下水管路,非常经济,同时可以防止因下水管路的不完善而发生漏水等污染。最终排水允许值可以达到标准的B.O.D(生物化学性氧气需求量)10PPM-20PPM,氮气去除率可达到75%以上,且浮游性物质SS的过滤能力达到最大值。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立体示意图图3为曝气槽中固定床示意图图4为曝气槽中固定床设置示意图图5为曝气槽中的滤材截面示意图图6为曝气槽中的散气管示意图图7为散气管及喷嘴放大示意图图8为消毒槽、安定循环槽等设置设置示意框图图9为曝气槽分为4室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包括一外壳1和固定在外壳1内的隔板2,隔板2将外壳1内隔设成第一嫌气槽3、第二嫌气槽4、曝气槽5、沉淀槽6等。各槽的上部是连通的,外壳1顶部设置出气口,用于检修和排放气体等。在第一嫌气槽3与第二嫌气槽4之间及第二嫌气槽4与曝气槽5之间一般设置两块隔板2,前面的一块下部留有间隙,后面的一块上部留有间隙。在曝气槽5与沉淀槽6之间也设置两块隔板2,但前面的一块的间隙设置在上部,而后面的一块悬在中间,以利污泥沉在下面,清水浮在上面。在第一嫌气槽3的入口处设置隔屏7,隔屏7的材料采用耐腐蚀的网状过滤材料,以过滤较大的颗粒。在第一嫌气槽3内放置有块状的微生物滤材8(Media),该滤材8在国际市场上有售,它是由纤维状的材料经处理后,结合在一起的块状物,其具有较好的间隙和透气性,可以给好气性微生物提供在污水上部栖息生存的环境,使其大量繁殖,与生活在污水下部的嫌气性微生物共存于一体,通过微生物的方法氧化分解不同的污染物质。一般在第一嫌气槽3的后面再设置一第二嫌气槽4,使在第一嫌气槽3中被净化的源水在第二嫌气槽4中进一步净化。还可以根据需要,在第二嫌气槽4的后面再设置第三、第四嫌气槽。第二嫌气槽4内的设置与第一嫌气槽3内的设置相同,在第二嫌气槽4内主要是促使嫌气性微生物加大分解纤维等物质的力度,进一步净化安定污泥,脱去其中的氮。在第二嫌气槽4的后面设置曝气槽5,在曝气槽5内设置有成排的具有缺口16的杆状固定床9(如图3、图4所示),在固定床9的缺口16上垂挂有微生物接触活性滤材10(Bio Contactor Lock Media),该滤材10在国际市场上有售。如图5所示,滤材10是由丝状物质缠绕而成(请参见附件1)。从滤材10的截面看,其呈现为从中心向周围扩散的状态。滤材10的表面可以附着好气性微生物,深层可以附着嫌气性微生物。在曝气槽5的底部安装有散气管11(如图6、图7所示),散气管11在曝气槽5中顺序排列,在散气管11上均匀设置若干喷嘴12,散气管11与装置外面的供气装置连通。从喷嘴12中喷出的气体可以搅动曝气槽5中的污水,使水分中的营养物质不沉淀到底部,促进原生动物的繁殖与活性。同时由于水流的作用,越靠近滤材10的表面可以附着越多好气性微生物,越往深层可以附着越多的嫌气性微生物。这些好气性微生物和嫌气性微生物与被激活的原生动物一起对污水中的浮游生物和其它污染物质共同作用,使氧化分解去除率与净化率达到最大值。一般在曝气槽5的后面要设置沉淀槽6,经过前述各槽净化后的原水在沉淀槽6中沉淀,其中的污泥沉淀到底部,清水浮在上部。从沉淀槽中流出的清水,已能达到鱼类生活的用水标准,可以直接排放至河流湖泊中。如果处理的水量比较大,可以在曝气槽5与沉淀槽6之间设置一维持槽13,在维持槽13内也像曝气槽5那样设置固定床,在固定床上垂挂微生物接触活性滤材(Bio Contactor Lock Media)。在维持槽13底部设置与供气装置连通的散气管,在散气管上设置喷嘴。只是在维持槽13内的微生物接触活性滤材比在曝气槽内少一半以上,维持槽13可以做为曝气槽5的辅助装置。如果对净化后的水质要求较高,可以在沉淀槽6后面设置一消毒槽14(如图8所示),在消毒槽14内放入二氧化氯等消毒物质,以杀灭水中的大肠杆菌等病毒病菌。经消毒槽14杀菌处理后排出的清水,一般在消毒槽14后面要设置安定循环槽15,在把毒气放出去的同时,使水中的污泥进一步沉淀。一般在沉淀槽6和安定循环槽15的底部可以设置污泥返送装置17,以排出污泥。为了充分利用沉淀后污泥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污水、粪尿合并净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嫌气槽及设置在其后的曝气槽和沉淀槽,所述嫌气槽内放置有块状的微生物滤材,所述曝气槽内设置有固定床,所述固定床上垂挂有微生物接触活性滤材,所述曝气槽底部设置有与供气装置连通的散气管,所述散气管上设置有喷嘴,所述嫌气槽与所述曝气槽连通,所述曝气槽与所述沉淀槽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英旭
申请(专利权)人:姜英旭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KR[韩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