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治疗皮肤瘙痒的药膏及其制备方法,属于中药制药技术领域。其由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厚朴4~8份、青箱子4~10份、功劳木6~12份、知母4~10份、白薇4~10份、牡丹皮6~12份、千里光6~12份、苦参4~10份、续断6~12份、旱莲草4~10份、石菖蒲6~12份和土茯苓4~10份。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药膏具有疏风祛湿、清热解毒、养血润燥、活血化瘀,驱邪扶正止痒之功效,能有效治疗和防治皮肤瘙痒,对人体无刺激感,也无毒副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治疗皮肤瘙痒的药膏及其制备方法,属于中药制药
技术介绍
近年来皮肤瘙痒病呈上升趋势,主要是大量化学用品的应用,以及环境污染,或是内在疾病的表皮的反应。皮肤瘙痒对患者造成精神上的伤害,甚至影响工作和学习。皮肤瘙痒时如果用手挠,常常会出血,易造成感染。目前治疗皮肤瘙痒症的中、西药较多,如西药中的口服抗组胺药、钙剂、维生素A、维生素C及复合维生素B。现有的治疗皮肤瘙痒症的药物,有的副作用太大,效果不佳,有的有使用禁忌。而中医则认为本病属血虚风燥,治疗宜养血润肤,疏风止痒。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治疗皮肤瘙痒的药膏及其制备方法,该药膏具有疏风祛湿、清热解毒、养血润燥、活血化瘀,驱邪扶正止痒之功效,能有效治疗和防治皮肤瘙痒,对人体无刺激感,也无毒副作用。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治疗皮肤瘙痒的药膏,由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厚朴4~8份、青箱子4~10份、功劳木6~12份、知母4~10份、白薇4~10份、牡丹皮6~12份、千里光6~12份、苦参4~10份、续断6~12份、旱莲草4~10份、石菖蒲6~12份和土茯苓4~10份。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专利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进一步,由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厚朴6份、青箱子7份、功劳木9份、知母7份、白薇7份、牡丹皮9份、千里光9份、苦参7份、续断9份、旱莲草7份、石菖蒲9份和土茯苓7份。本专利技术选用的厚朴,味苦、辛,性温,归脾、胃、大肠经,有温中、下气、燥湿、消痰之功效;青葙子,味苦,性微寒,归肝经,有清肝泻火之功效;功劳木,味苦,性凉,归大肠、肾、肺经,有清热、燥湿、解毒之功效;知母,味苦、甘,性寒,归肺、胃、肾经,有清热泻火、生津润燥之功效;白薇,味苦、咸,性寒,归肺、胃、心、脾、肾经,有清热、凉血之功效;牡丹皮,味苦、辛,性微寒,归心、肝、肾经,有清热凉血、活血散瘀之功效;千里光,味苦,性寒,归肺、肝、大肠经,有清热解毒、明目、止痒之功效;苦参,味苦,性寒,归心、肝、胃、大肠、膀胱经,有清热燥湿、祛风杀虫之功效;续断,味辛、甘、苦,性微温,归肝、肾经,有补肝肾、续筋骨、调血脉之功效;旱莲草,味甘、酸,性凉,归肾、肝经,有滋补肝肾、乌须固齿、凉血止血之功效;石菖蒲,味辛,性温,归胃、心经,有开窍、豁痰、理气、活血、散风、去湿之功效;土茯苓,味甘、淡,性平,归肝、胃、脾经,有解毒、除湿、利关节之功效。诸药在发挥各自作用的同时,共奏清热解毒、疏风通络、祛风除湿、止痒、活血散瘀之功效。一种治疗皮肤瘙痒的药膏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取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厚朴4~8份、青箱子4~10份、功劳木6~12份、知母4~10份、白薇4~10份、牡丹皮6~12份、千里光6~12份、苦参4~10份、续断6~12份、旱莲草4~10份、石菖蒲6~12份和土茯苓4~10份,混合均匀后,粉碎、灭菌后,用常规方法制成药膏。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专利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进一步,所述原料的重量份数为:厚朴6份、青箱子7份、功劳木9份、知母7份、白薇7份、牡丹皮9份、千里光9份、苦参7份、续断9份、旱莲草7份、石菖蒲9份和土茯苓7份。进一步,所述粉碎的粒径为80~100目。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的药膏具有疏风祛湿、清热解毒、养血润燥、活血化瘀,驱邪扶正止痒之功效,能有效治疗和防治皮肤瘙痒,且见效快、疗程短、治愈率高。(2)本专利技术的制备方法简单,适合规模化生产。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实施例1:本实施例的治疗皮肤瘙痒的药膏,由如下重量的原料制成:厚朴4kg、青箱子10kg、功劳木6kg、知母10kg、白薇4kg、牡丹皮12kg、千里光6kg、苦参10kg、续断6kg、旱莲草10kg、石菖蒲6kg和土茯苓10kg。上述治疗皮肤瘙痒的药膏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取以下重量的原料:厚朴4kg、青箱子10kg、功劳木6kg、知母10kg、白薇4kg、牡丹皮12kg、千里光6kg、苦参10kg、续断6kg、旱莲草10kg、石菖蒲6kg和土茯苓10kg,混合均匀后,粉碎成80目、灭菌后,用常规方法制成药膏。实施例2:本实施例的治疗皮肤瘙痒的药膏,由如下重量的原料制成:厚朴6kg、青箱子7kg、功劳木9kg、知母7kg、白薇7kg、牡丹皮9kg、千里光9kg、苦参7kg、续断9kg、旱莲草7kg、石菖蒲9kg和土茯苓7kg。上述治疗皮肤瘙痒的药膏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取以下重量的原料:厚朴6kg、青箱子7kg、功劳木9kg、知母7kg、白薇7kg、牡丹皮9kg、千里光9kg、苦参7kg、续断9kg、旱莲草7kg、石菖蒲9kg和土茯苓7kg,混合均匀后,粉碎成100目、灭菌后,用常规方法制成药膏。实施例3:本实施例的治疗皮肤瘙痒的药膏,由如下重量的原料制成:厚朴8kg、青箱子4kg、功劳木12kg、知母4kg、白薇10kg、牡丹皮6kg、千里光12kg、苦参4kg、续断12kg、旱莲草4kg、石菖蒲12kg和土茯苓4kg。上述治疗皮肤瘙痒的药膏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取以下重量的原料:厚朴8kg、青箱子4kg、功劳木12kg、知母4kg、白薇10kg、牡丹皮6kg、千里光12kg、苦参4kg、续断12kg、旱莲草4kg、石菖蒲12kg和土茯苓4kg,混合均匀后,粉碎成80目、灭菌后,用常规方法制成药膏。临床资料:1、病例选择:选择湿疹患者100例临床观察,病人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50例,其中男性25例,女性25例,年龄25-75岁,平均年龄48岁,病程1-20年。对照组50例,其中男性25例,女性25例,年龄24-72岁,平均年龄46岁,病程1-20年。两组病例的病程、症状轻重程度基本一致,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2、药物选择:治疗组患者敷用本专利技术外用药膏,成人每日3次,每次3-6g,6天为一个疗程,通常1-2个疗程有效,顽症需3-4个疗程。对照组使用肛泰,按说明书用,病情严重者遵医嘱酌增用量。3、疗效判定:(1)治愈:慢性湿疹样变、鳞屑样痂皮、痱疹样皮疹、丹毒样外观、股沟及大腿内侧皮肤有色素沉积、全身过敏反应、濡脉、全身过敏和发热皮疹关节痛、脚底干裂、婴儿湿疹结痂等症状消失,皮肤功能恢复正常。(2)有效:上述症状有所缓解。(3)无效:病症无变化。4、结果:服用本专利技术外用药膏的治疗组中,治愈38例,有效9例,无效3例,治愈率76%,总有效率94%。对照组中治愈10例,有效15例,无效25例,治愈率20%,总有效率50%。以上结果显示,治疗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典型病例举例:1、孙某,男,38岁,厨师,广西河池人。患者大腿和脚杆处患湿疹8年余,经多家医院诊治未有好转,非常痛苦。后经人介绍来我院就诊,给予敷用本专利技术外用药膏2个疗程后,湿疹症状减轻,身体好转;继续敷用本专利技术外用药膏1个疗程,湿疹症状完全消失,随访未复发。2、张某,男,48岁,农民,湖南益阳人。患者大腿内外侧患湿疹已有4年,内侧较重,脓血淋漓,恶痒恶痛。曾到多家大医院求医,未能治愈。后经人介绍敷用本专利技术外用药膏2个疗程,上述症状好转,疼痛减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皮肤瘙痒的药膏,其特征在于,由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厚朴4~8份、青箱子4~10份、功劳木6~12份、知母4~10份、白薇4~10份、牡丹皮6~12份、千里光6~12份、苦参4~10份、续断6~12份、旱莲草4~10份、石菖蒲6~12份和土茯苓4~10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治疗皮肤瘙痒的药膏,其特征在于,由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厚朴4~8份、青箱子4~10份、功劳木6~12份、知母4~10份、白薇4~10份、牡丹皮6~12份、千里光6~12份、苦参4~10份、续断6~12份、旱莲草4~10份、石菖蒲6~12份和土茯苓4~10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皮肤瘙痒的药膏,其特征在于,由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厚朴6份、青箱子7份、功劳木9份、知母7份、白薇7份、牡丹皮9份、千里光9份、苦参7份、续断9份、旱莲草7份、石菖蒲9份和土茯苓7份。3.一种治疗皮肤瘙痒的药膏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取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丽珍,
申请(专利权)人:邓丽珍,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