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曾华卿专利>正文

一种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48185 阅读:1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包括集污管道、地下处理池,所述的地下处理池包括与集污管道连接的沉淀池、过滤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过滤池由上下筛板分隔,所述的沉淀池通过溢水通道与过滤池上筛板上方连通,上、下筛板之间为填料层,还包括与过滤池下筛板下方连通的地下蓄水池、且它们之间通过增氧隔板分隔;地下蓄水池通过上水管道、水泵与楼顶蓄水池连接;楼顶蓄水池连接有出水管。(*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生活污水处理装置,特别是楼房可再生利用的生活污水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命线。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全球性的热门话题。我国人均水资源量仅为世界人均拥有量的1/4,已属于严重缺水地区。另一方面,我国单位GDP的用水量是美国的8倍、德国的11倍,水资源的利用效率还很低,节水的空间还很大。现有的城市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均以大、中型水处理装置,投资大、占地面积大、运行费用高,政府投入资金庞大。随着城市人口的急剧增长,生活用水量的增多,排出的生活污水越来越多,现有的城市生活污水处理设施不堪重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生活污水治理的不足;提供一种适合生活污水治理特性、达到生活污水处理与人口增加和住宅建设同步,减少水浪费,经过本装置处理的生活污水完全就地深度处理,达到再生利用,实现节水和环保的功效。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包括集污管道、地下处理池,所述的地下处理池包括与集污管道连接的沉淀池、过滤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过滤池由上下筛板分隔,所述的沉淀池通过溢水通道与过滤池上筛板上方连通,上、下筛板之间为填料层,还包括与过滤池下筛板下方连通的地下蓄水池、且它们之间通过增氧隔板分隔;地下蓄水池通过上水管道、水泵与楼顶蓄水池连接;楼顶蓄水池连接有出水管。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集污管道管口内设置可拆洗滤网。所述的上、下筛板为可降解塑料微孔网格板。所述的填料层包括依次铺放的膨松棉层、活性炭层、石英沙层、鹅卵石层,该填料层放于带轨道的小车内,小车通过其轨道置于过滤池的池壁上与之相配的轨道中。所述的增氧隔板为布有通孔的隔板。所述的楼顶蓄水池内置有消毒装置,所述的消毒装置为内装漂白粉带通孔的竹筒体。所述的沉淀池内设有若干隔墙。根据上述的构造,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利用地下、楼顶构筑沉淀池、过滤池、地下蓄水池及楼顶蓄水池,不占用地面空间;具有施工简单、节能省耗和运行费用低廉;经过此处理的生活污水完全就地深度处理再生利用,实现节水和环保的功效。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工艺流程图。图2是本技术的系统图。图3是本技术的带轨道的小车装配图。图4是本技术的填料层剖面图。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表示本技术生活污水处理装置的工艺流程图,生活污水经沉淀、过滤、增氧、消毒之后,使其达到可再生利用,作为生活杂用水的标准加以再利用。如图2、图4所示,地下处理池1包括沉淀池2、过滤池3、地下蓄水池4;沉淀池2接入由集污管道5收集的生活污水,在靠近沉淀池2处集污管道5上设置污水过滤网51;生活污水经过滤网51除渣,该过滤网51可拆卸进行定期清洗。经除渣后污水流入沉淀池2的,沉淀池2内设置有隔墙21,污水经沉淀池2多道沉淀后经溢水通道22通入由可降解塑料制做的上、下筛板31、32分隔的过滤池3的上筛板31上方。流入过滤池3的污水经上筛板31流过依次铺放在上、下筛板31、32之间的填料层6,通过过滤池3下筛板32下方通入地下蓄水池4且它们之间通过增氧隔板7分隔。填料层6从上到下铺设具有吸附作用并可减缓流速的膨松棉层61、具有吸附和杀菌作用的活性炭层62、具有吸附及过滤作用的石英沙层6、鹅卵石层后64。地下蓄水池4内的水利用水泵8由上水管道9抽入楼顶蓄水池10。楼顶蓄水池10内放置装有漂白粉带通孔的竹筒体11。楼顶蓄水池10内的水流动时,竹筒体11不断滚动,对楼顶蓄水池10内的水进行消毒。楼顶蓄水池10设置有溢水口、排水口。经充分处理过的再生水由出水管12送到家用卫生设备作为生活杂用水加以利用。如图3所示,依次铺放的膨松棉层61、活性炭层62、石英沙层63、鹅卵石层64平放于带轨道的小车33内并在过滤池3的池壁设置与其相配的轨道34。权利要求1.一种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包括集污管道、地下处理池,所述的地下处理池包括与集污管道连接的沉淀池、过滤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过滤池由上下筛板分隔,所述的沉淀池通过溢水通道与过滤池上筛板上方连通,上、下筛板之间为填料层,还包括与过滤池下筛板下方连通的地下蓄水池、且它们之间通过增氧隔板分隔;地下蓄水池通过上水管道、水泵与楼顶蓄水池连接;楼顶蓄水池连接有出水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污管道管口内设置可拆洗滤网。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下筛板为可降解塑料微孔网格板。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填料层包括依次铺放的膨松棉层、活性炭层、石英沙层、鹅卵石层,该填料层放于带轨道的小车内,小车通过其轨道置于过滤池的池壁上与之相配的轨道中。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增氧隔板为布有通孔的隔板。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楼顶蓄水池内置有消毒装置,所述的消毒装置为内装漂白粉的带通孔的竹筒体。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沉淀池内设有若干隔墙。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一种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包括集污管道、地下处理池,所述的地下处理池包括与集污管道连接的沉淀池、过滤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过滤池由上下筛板分隔,所述的沉淀池通过溢水通道与过滤池上筛板上方连通,上、下筛板之间为填料层,还包括与过滤池下筛板下方连通的地下蓄水池、且它们之间通过增氧隔板分隔;地下蓄水池通过上水管道、水泵与楼顶蓄水池连接;楼顶蓄水池连接有出水管。经过本装置处理的生活污水完全就地深度处理再生利用,实现节水和环保的功效。文档编号C02F1/00GK2642769SQ03253569公开日2004年9月22日 申请日期2003年9月19日 优先权日2003年9月19日专利技术者曾华卿 申请人:曾华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华卿
申请(专利权)人:曾华卿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