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用利专利>正文

一种离子交换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47818 阅读:1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离子交换装置包括在罐体的上、下部位分别设有母管、支管组成的管网,在两管网间填充树脂,管网呈蛛网状,在支管上设有水帽,及调水器上有启闭阀,本装置结构科学合理,使用方便、再生效果好、运行周期长、低成本效率高,净化水质量高,是一种较好的净化水的离子交换装置。(*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离子交换装置,特别是再生和运行共用同一配液装置的浮动床与逆流再生床的离子交换器,属于净化水的装置。目前工业生产中使用的离子交换器浮动床进出水装置有采用孔板加水帽,在上、下孔板之间自然充满树脂的;也有采用母管及支管外套尼龙网,罐体的底部采用穹形板覆盖石英砂、树脂装在石英砂垫层上的,这类交换器其运行流速和再生流速相差6倍,再生时,只有部分再生液通过配液装置存在严重的偏流现象;还有使用孔板加水帽的设备中其罐内被孔板分割后,两端封头内部空间末被利用,效率差等,上述技术均存在树脂再生不完全,运行周期短,浪费化学药品,效率低等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合理,再生液在罐内树脂床中分布均匀,树脂再生效果好,出水质量高的一种离子交换装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包括在罐体的上下部设有母管,若干支管、水帽构成的管网,在再生液注入管网的支管水帽上设有调水器,罐体上、下管网之间充满树脂。由于采用上述方案,本离子交换装置,可达到该装置运行周期延长、效率高,生产水质大为提高,且结构合理。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离子交换装置第一个实施例的纵剖面构造图。图2是本装置的水帽和调水器结构图。图3是本装置A—A剖视图。图4是离子交换装置第二个实施例纵剖面图图中1.水帽2.支管3.冲支管4.罐体5.树脂6.进水母管7.出水母管8.轴9.螺母10.调水器11.盖板12.水孔13.档板14.上封头15.下封头16.中排母管在图1所示实施例中,包括罐体(4)的上、下封头(14)、(15),其上封头(14)处,由出水母管(7)和若干个中支管(3)及支管(2)组成蛛网形或“丰”形管网,每根支管(2)上装有若干个水帽(1),且用螺母(9)联结调水器(10),其调水器(10)由水孔(12)及控制水流方向的启闭阀(11)组成,水孔(12)与支管(2)相通,启闭阀(11)可随流经的液体流向变化可开或闭;下封头(15)处是由进水管(6)和若干个中支管(3)支管(2)组成蛛网形或‘丰’形管网,在每个支管(2)上装有若干个水帽(1),上、下管网沿封头呈辐射状孤形排布,在整个罐体(4)中充满树脂(5)。调水器(10)也可以是由二个对称水孔(12)和端部的轴(9)及盖板(11)组成。本装置在运行时,即水从下封头(15)的进水母管(6)流经中支管(3)、支管(2)分配到各个水帽(1)上,水从水帽(1)出来又经树脂床(5)经离子交换后使已净化的水到罐体(4)上部的水帽(1),再经连接螺母(9)到调水器(10),由于水流压力把调水器(10)上的盖板(11)顶开,水流畅通无阻的进入支管(2),中支管(3)到出水母管(7)产出净化水;当树脂(5)进行再生时,再生液从上封头(14)的出水母管(7)进入,流经中支管(3)、支管(2)进入调水器(10),由于盖板(11)的自重而自动关闭上出口,再生液只能从水孔(12)进到水帽(1),又因水孔(12)口经小,阻力较大,使再生液均匀分布在每个水帽(1)上,再生液从水帽(11)出来,经树脂(5)床进入罐体(4)下部水帽(1),再经支管(20)和中支管(3)到进水母管(6)余液排出罐外,完成树脂再生过程,使树脂活化具有再生能力。在图4所示的另一实施例中,本装置包括罐体(4)在下封头(15)处有出水母管(7)及若干根中支管(3),支管(2)及水帽(1)组成的管网结构,水帽(1)上联结有调水器(10),在罐体(5)的中部设有中排母管(16)及若干个支管(12)、水帽(1)组成水平形‘丰’形管网,树脂(5)填充罐体(4)占40%的量,可达中部管网的水平面,上封头(14)顶部设进水母管(6)及进水档板(13)以缓冲液体流入罐内的冲力。第二个实施例中交换装置运行时,即水从上封头(14)的进水母管(6)进入,通过进入档板(13)缓冲,使水流向下落入罐中的树脂床(5),经树脂床(5)净化的水到达底部管网的水帽(1)和调水器(10),进入支管(2),经中支管(3)到出水母管(7)流出净化水,树脂再生时,再生液从下封头(15)的出水母管(7)进入经中支管(3),支管(2)到达调水器(10),由调水器(10)的上盖(11)的自重关闭上出口,使再生液只能从水孔(12)进入水帽(1),又因水孔(12)口经小,阻力较大,使再生液均分布在每个水帽(1)上,再生液从水帽(1)出来,经树脂(5),进入位于中部管网水帽(1)及支管(2)再生废液,直达中排母管(16),排出罐外,完成树脂的再生过程。权利要求1,一种离子交换装置,包括在罐体(4)的上下部(14)、(15),分别设有母管(6)、(7)、支管(2)水帽(1)组成的管网,在两管网间填充树脂,其特征是在再生液注入端的管网支管(2)和水帽(1)上设有调水器(10)及控制水流方向的启闭阀(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子交换装置,其特征是在罐体(4)的上下封头(14)、(15)处分别由进出口母管(6)、(7)及若干根中支管(3)、支管(2)组成的蛛网形管网,每个支管(2)上设有若干个水帽(1),位于上部管网的支管(2)和水帽(1)上有螺母(9)联接的调水器(10),它是由水孔(12),轴(8)及盖板(11)组成,水孔(12)与支管(2)相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子交换器,其特征是在罐体(4)的下封头(15)部由母管(6)、中支管(3)、支管(2)、水帽(1)及调水器(10)组成管网,上管网设在罐体(4)的中部,由中排母管(16)和支管(12)及水帽(1),组成管网,其中排母管(16)开口于罐体(4)中部,上封头(14)设有进口管(7)及档板(17),管网间填充树脂(5)其量占罐体(4)的40%且于上管网水平处。专利摘要一种离子交换装置包括在罐体的上、下部位分别设有母管、支管组成的管网,在两管网间填充树脂,管网呈蛛网状,在支管上设有水帽,及调水器上有启闭阀,本装置结构科学合理,使用方便、再生效果好、运行周期长、低成本效率高,净化水质量高,是一种较好的净化水的离子交换装置文档编号C02F1/42GK2477620SQ0122242公开日2002年2月20日 申请日期2001年5月3日 优先权日2001年5月3日专利技术者吴用利 申请人:吴用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离子交换装置,包括在罐体(4)的上下部(14)、(15),分别设有母管(6)、(7)、支管(2)水帽(1)组成的管网,在两管网间填充树脂,其特征是:在再生液注入端的管网支管(2)和水帽(1)上设有调水器(10)及控制水流方向的启闭阀(1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用利
申请(专利权)人:吴用利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22[中国|吉林]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