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泽钧专利>正文

地下水除铁除锰净水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47733 阅读:1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用于去除地下水中铁、锰成分的净水设备,由箱体、滤床、进出水管道构成,特征为采用射流器为原水入口,反应管内设置内螺带,在水位水箱上设置散凝水箱,布水管采用斜管并在凝聚箱内设置瓷环,采用气水分离器作进水的气水分离,采用抽真空漏斗、抽真空三通管、缩嘴等结构实现自控反冲洗,滤床采用由天然过滤材料或人工过滤材料组成的复合滤料,突出了溶氧、反应、曝气、液面控制下的凝聚机理,有效地提高了设备的除铁除锰能力。(*该技术在200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水处理装置,特别是一种用于去除地下水中铁、锰成份的净水设备。我国大多数地区的人民生活与工农业生产用水是靠采取地下水维持,由于地球地质分布规律,使华北、华中、西南、东北等大部份地区的地下水含有大量的铁、锰元素,铁、锰是人体生命必须的微量元素,但当水中铁的含量大于0.3mg/L,锰的含量大于0.1mg/L时,其水质对人体及工农业生产都会产生严重的危害,长期饮用高铁锰的地下水可透发人体的各种病变,危及健康与生命。工业生产中,如造纸、酿造、食品加工、纺织、漂染、丝绸、塑料、制革、胶片、电镀、锅炉等行业,若使用高铁锰的地下水,会导致严重的质量事故,危及生产的正常运行。现有除铁除锰设备主要采用的是一元化钢结构压力过滤和重力式无阀滤池两种形式,这两类除铁除锰设备,将一般水过滤设备使用的石英砂或其它过滤材料更换为天然锰砂,用于去除铁、锰。由于这种借用国内已定型设备用于地下水除铁除锰的方法简单,未能从地下水去除铁锰的特殊工艺、技术角度研究,改善借用设备的原型结构,因而这两类设备至今为止,在运用上还存在着许多难以克服的技术缺陷一是无阀滤池设备没有向水体中溶氧的结构,仅经过简单的管道输送,曝气后,水体中部份氧化的二价铁转变为三价铁的过程中,尚未有充分的凝聚过程就快速进入滤床,使铁质在滤床的中、下段被吸附,形成铁质床,由于铁比锰更具有吸附氧化的竞争能力,因而一旦设备处于这种情况时就根本不能除锰;二是管道溶氧必须经过一定的反应时间,这点在现有技术设备中没有考虑到,因而使水中的氧份不足,无法使滤床完成接触氧化去除铁锰的过程,或水合铁离子与水合锰离子的缩合过程,以致去除铁锰的活性滤膜无法形成;三是重力式无阀滤池设备(S775)要求进水的液封管必须要有足够的低于地面的标高,以防止气体逃逸,否则设备在大多数情况下将处于″夹气″运行状态,使设备无法正常工作。本技术的目的是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为解决从地下水中去除铁、锰成份的设备技术问题,开发研制一种新型的地下水除铁除锰净水设备。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地下水除铁除锰净水设备,由箱体、滤床、进出水管道构成,箱体上部是水位水箱,下部是滤床,水位水箱内设有集水斗,滤床内设滤料、卵石、滤网层,各部件间通过管路连通,并设有压差破坏斗,排水井等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a.采用射流器作为原水入口,在水位水箱上面设置有散凝水箱,散凝水箱由散发箱和凝聚箱构成,之间被隔板分隔,隔板下方具有流通孔道,布水管为斜管,其斜口从散发箱一侧穿过隔板至凝聚箱内,凝聚箱内设有瓷环;b.布水管下方连接泄气进水管和气水分离器,气水分离器由分离管壳、集气罩构成,集气罩的锥形顶部连接排气管并引伸至散凝水箱的液面内,气水分离器通过液封管、连通管与压差控制管相连;c.压差控制管连接反冲洗弯管,在弯管部份设有抽真空漏斗,漏斗下方连接抽真空三通管,反冲洗弯管一端通过缩嘴与反冲洗排污管相连;d.反应管内设置有内螺带;本技术还可通过以下技术特征来描述反冲洗排污管的下方连接有反冲洗强度调节管,调节管下方连接落水管,落水管下口部份设有节流板。滤床内的滤料是由至少一种以上天然过滤材料或人工过滤材料组成的复合滤料。所述的天然过滤材料为天然石英砂,天然锰砂,磁铁矿砂,无烟煤砂。所述的人工过滤材料为自然氧化锈砂,氧化锈砂,锰质锈砂。按照本技术提出的地下水除铁除锰净水设备,是结合了地下水除铁除锰的工艺技术特点而设计完成的,与现有技术相比,它所具有的优点是1.它突出了溶氧、反应、曝气、液面控制下的凝聚机理,强调除铁除锰的功能与分段布置工艺的观点,以滤床上部截除的除铁工艺为首要技术手段,将滤床的功能主要发挥在去除锰,从而有效地保证了设备的除锰能力,这与简单将重力式无阀滤池设备用于地下水除铁除锰,有着本质的区别。2.采用的过滤介质材料强调了天然锰砂的主要成份,所提出的人造锰砂组份配伍滤床,使滤床具有极短的活性周期,提供了整套的滤床装填的人工熟化技术与必要的人工修复技术。3.针对现有重力式无阀滤池的缺陷作出了改进,完成了气体在设备内的畅通路道的设计。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主视图;图2是图1的俯视图;图3是图1的I-I剖面视图。下面依照附图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详细的说明从图中可见,本技术由箱体16、滤床12及进、出水管道构成,箱体16的上部是水位水箱20,下部是滤床12,水位水箱内设有集水斗28,滤床内设滤料、卵石、滤网层,各部件间通过管路连通,其主要结构特征是采用射流器38作为原水入口,在水位水箱20上面设置有散凝水箱40,散凝水箱由散发箱24和凝聚箱22构成,之间被隔板25分隔,隔板下方具有流通孔道,布水管23为斜管,其斜口从散发箱一侧穿过隔板中部孔至凝聚箱内,凝聚箱内设有瓷环70。布水管23下方连接泄气进水管21和气水分离器66,气水分离器由分离管壳65、集气罩64构成,集气罩的锥形顶部连接排气管41并引伸至散凝水箱40的液面内,气水分离器66通过液封管2、连通管63与压差控制管42相连通。压差控制管42连接反冲洗弯管46,在弯管部份设有抽真空漏斗44,漏斗下方连接抽真空三通管49,反冲洗弯管出水端通过缩嘴48与反冲洗排污管50相连。反应管32内设置有内螺带31。反冲洗排污管50的下方连接有一段反冲洗强度调节管55,调节管下方连接落水管62,落水管下口部份设有节流板58。图中符号A表示进水孔,B表示进气孔,C表示出水孔。下面再结合设备运行状态进行说明一、原水的净化。含铁、锰成份的地下水从射流器38的A孔进入,由于输送的泵压到A口端,压力较高(>6m水柱),在射流作用下,形成抽吸空气的负压,空气从B孔进入,在射流器内的混合管内,压力水流将空气打碎使之形成气—水乳浊液,射流器根据需要选用现有的定型产品,将其用作本设备的原水入口,结构上不作大的改变,而产生将气—水充分混合的好效果。被混合后的气—水液体进入反应管32内,经管内设置的内螺带31促使空气氧份溶入水体,加强水中Fe++被氧化速度,水流在反应管32内经历的反应时间一般可在10-20秒范围考虑,反应后的水体经原水管27进入散发箱24内,溶入在水中的空气与水中分解出来的富碳气体形成气泡散发出水面排除,散发箱的作用主要是曝气,随着CO2气体与未溶解的O2、N2等空气成份的排走,水中的PH值发生变化,此阶段又称为PH值调定,调定后的水体,其PH升高值一般在0.1-0.8之间,PH值的变化控制是通过调整射流器上B孔的空气进入量来达到。调定PH值后的水体从隔板25下方的通道进入凝聚箱22内,凝聚箱内设有瓷环70,以整流促进凝聚,由于布水管23为斜口,其作用使散凝水箱40内始终保持一定的液位,并储存了一定量的周转水量,水在散凝水箱内有一定的滞留时间。为防止进水量的变化,在散凝水箱40内还设置了泄洪口26,过量的水流通过泄洪口从泄洪管39排走,泄洪管安装在设备上依靠固定支架67固定。水在散凝水箱中经过一定时间,被氧化的Fe已形成凝聚的晶核后,通过斜口布水管23分配进入泄气进水管21,水流直入气水分离器66内,由于气水分离器内设置了不同断面积的水流通道以及由分离管壳65和集气罩64构成的气体富集腔,水流流经分离器66时,水中的气体从水中分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地下水除铁除锰净水设备,由箱体、滤床、进出水管道构成,箱体上部是水位水箱,下部是滤床,水位水箱内设有集水斗,滤床内设滤料、卵石、滤网层,各部件间通过管路连通,并设有压差破坏斗,排水井等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a.采用射流器(38)作为 原水入口,在水位水箱(20)上面设置有散凝水箱(40),散凝水箱由散发箱(24)和凝聚箱(22)构成,之间被隔板(25)分隔,隔板下方具有流通孔道,布水管(23)为斜管,其斜口从散发箱一侧穿过隔板至凝聚箱内,凝聚箱内设有瓷环(70);b .布水管(23)下方连接泄气进水管(21)和气水分离器(66),气水分离器由分离管壳(65)、集气罩(64)构成,集气罩的锥形顶部连接排气管(41)并引伸至散凝水箱(40)的液面内,气水分离器通过液封管(2)、连通管(63)与压差控制管(42)相连;c.压差控制管(42)连接反冲洗弯管(46),在弯管部份设有抽真空漏斗(44),漏斗下方连接抽真空三通管(49),反冲洗弯管一端通过缩嘴(48)与反冲洗排污管(50)相连;d.反应管(32)内设置有内螺带(3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泽钧
申请(专利权)人:杨泽钧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51[中国|四川]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