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赤昌专利>正文

一种立体网状蜂窝填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47178 阅读:2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环保装置技术领域,特指一种在污水处理中用于把水体中的浮游微生物(活性污泥)固定下来的立体网状蜂窝填料。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也可用在工业给水领域,用做增大气液接触面积的填料。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由若干根螺线管组成,这若干根螺线管的丝条构成立体交叉的螺旋结构。采用上述结构后,废水或工业用水可在填料中呈三维状态流动,专用处理废水时配合曝气及适当营养液可使得填料成为微生物附着繁衍的温床,取得良好的生化使用效果。(*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工业给水、环保装置
,在工业给水领域,本技术可作为一种增大气液接触面积改善和增大气液传热、传质效果的填料;在环保装置
,它是指一种在污水处理中用于把水体中的浮游微生物(活性污泥)固定下来的立体网状蜂窝填料
技术介绍
在用活性污泥法处理污水的过程中,目前生物膜法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由于活性污泥具有良好的沉降性,这就大大限制了废水和活性污泥的接触时间,影响了生化处理废水的效果,因此,在活性污泥生化法中,最大的问题是防止活性污泥的沉降、膨胀和剥落,否则,活性污泥或沉降池底或随水流出,将导致水质的恶化。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人们经常用固定载体,如竹条、树枝、塑料网、软填料、半软性填料、丝状球型悬浮填料、蜂窝管等试图把水体中的浮游微生物(活性污泥)固定下来。但经过多年的实践,人们也发现这种悬浮形式填料普遍存在着造价高、易堵塞,比表面积小且光滑等缺点。而一些吊装形式的填料虽然具有结构简单、造价低、比表而积大、不易堵塞、耐冲击等优点,但也存在着支架容易腐蚀坍塌,填料的中心绳摆动摩擦而相互缠绕断裂,以及无法入池维修而导致填料全部报废等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针对现有填料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效果良好的立体网状蜂窝填料。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由若干根螺线管组成,这若干根螺线管的丝条构成立体交叉的螺旋结构。螺线管可交叉搭接成空间网格状。螺线管也可密排在一起而呈捆状。采用上述结构后,废水可在填料中呈三维状态流动,配合曝气及营养液的使用,从而使得填料成为微生物附着繁衍的温床,取得良好的废水生化使用效果。附图说明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实施方式之一的俯视图附图2为本技术实施方式之二的俯视图附图3为本技术实施方式之三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见附图1和附图2所示,本技术由若干根螺线管10组成,这若干根螺线管10的丝条构成立体交叉的螺旋结构。螺线管10可交叉搭接成空间网格状。螺线管10也可密排在一起而呈捆状。本技术的立体网状蜂窝结构,可使污水、空气和生物膜得到充分的掺混和接触交换,生物膜不仅能大量在丝条上均匀地坐床,保持良好的活性和空隙可变性,而且在运行过程中气体在三维流动的污水的带动下,互相碰撞并被螺旋网不断切割成更小的气泡,增加了氧的利用率,可减少曝气量,同时可使生物膜具有良好的新陈代谢作用,不至粘连结团。因此它具有气泡切割能力强,空间体积利用率大,无死区等特点。权利要求1.一种立体网状蜂窝填料,其特征在于它由若干根螺线管(10)组成,这若干根螺线管(10)的丝条构成立体交叉的螺旋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网状蜂窝填料,其特征在于螺线管(10)交叉搭接成空间网格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网状蜂窝填料,其特征在于螺线管(10)也可密排在一起而呈捆状。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环保装置
,特指一种在污水处理中用于把水体中的浮游微生物(活性污泥)固定下来的立体网状蜂窝填料。本技术也可用在工业给水领域,用做增大气液接触面积的填料。本技术由若干根螺线管组成,这若干根螺线管的丝条构成立体交叉的螺旋结构。采用上述结构后,废水或工业用水可在填料中呈三维状态流动,专用处理废水时配合曝气及适当营养液可使得填料成为微生物附着繁衍的温床,取得良好的生化使用效果。文档编号C02F3/10GK2611360SQ0322506公开日2004年4月14日 申请日期2003年4月11日 优先权日2003年4月11日专利技术者王赤昌 申请人:王赤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立体网状蜂窝填料,其特征在于:它由若干根螺线管(10)组成,这若干根螺线管(10)的丝条构成立体交叉的螺旋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赤昌
申请(专利权)人:王赤昌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