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赖宗标专利>正文

分离式一机多用纯水机构造改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46692 阅读:2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分离式一机多用纯水机构造改良,其特征在于该另出水管路通过一逆止阀后与预定数目个阀体分别连通,并于其间设一压力开关,据以使该压力开关与该电子控制单元连线控制该增压泵之运转状态,俾以遂行纯水之供应及避免该另出水管路破坏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首创之免除压力筒设计,增大其适用场合,减少以往填充纯水至压力筒之能量消耗,节省资源,降低成本,并藉由臭氧产生器定时对流经管路之纯水提供氧气,俾以防止水滞流而产生质变之可能。(*该技术在200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系与饮水设备有关,更详而言之,尤指一种构造精简、有效节省资源之分离式一机多用纯水机构造改良者。随著水资源被污染日益严重,使得日常饮水虽经自来水公司进行杀菌、过滤等处理,但因透过管路长途输送至用户,仍常带有若干杂质甚至微生物、细菌等可能对人体有负面影响者,而由于生活水准之提高,人们对卫生保健日益重视,相对地,愈来愈多的人会先将自来水先经若干处理(如过滤、煮沸……等)再行饮用,也因而造成了市面上众多滤水器、饮水机等产品大为风行,其中,又以纯水机此项产品由于利用逆渗透之技术,使得经处理过水虽未经蒸溜却可制成不含杂质、细菌之纯水,而大受一般民众及医疗院所之欢迎。然而,一般习用之纯水机,其主要系由一过滤单元、一增压泵、一逆渗透单元、一压力筒及一控制单元所构成,原水经该过滤单元先行除去水中之泥、砂等杂质,再利用该增压泵将水输送通过该逆渗透单元,同时使水流具有适度之渗透压,据以使纯水(HO)通过一薄膜,而带有矿物质离子、细菌等物质之溶液则被过滤后排除,该纯水藉由该增压泵之作用而进入该压力筒(此即一般业者所谓的制水),以制备并预储纯水供人取用者;该压力筒系概为一筒状体,其内并设有一以具适当弹性材质所制成之储水囊,该储水囊储存纯水到达一预设高压时,该控制单元即送出讯号使该增压泵停止运作;当使用者打开与该压力筒出水口相通之阀时,藉由该压力筒之水压,纯水即轻易流出而被取用,且该储水囊亦随之该压力筒内之纯水因被取用而减少时,该储水囊因其本身材料特性而随之缩小,以消减其内容绩,使纯水可顺利流出而不致产生管路真空现象,而导致纯水无法流出,此时,压力筒内之水压亦随之降低,当该压力筒内所储存之水压降至一预设之低压时,该控制单元即送出讯号启动该增压泵运转,以再行制备纯水并充填入该压力筒。前述习知之纯水机由于系利用该压力筒作为储备纯水及控制该增压泵之依据,使得该纯水机之制水构造(即过滤单元、增压泵、逆渗透单元等)仅能适用于一个取水口或少量用水之场合,若应用于需大量用水之场合(如旅馆、医院或大家庭)时,该压力筒之储水容量势必大增,否则,将难以及时提供所需之纯水量,而该压力筒若增大容量,则每次制水储备之时间将拉长,此时,该增压泵在长时间运作之状态下将耗费相当多之能量,且此种大容量大供应量之纯水机并不能适用于一般饮用水量较小之家庭,使得业者需依据不同市场而制作不同大小规格之压力筒,并不合于经济效益。有鉴于此,本技术之主要目的,系在于提供一种分离式一机多用纯水机构造改良,其利用首创之免压力筒设计,使得本纯水机不再因压力筒容量之限制而导致其适用场合,不仅构造更为简化,且可依据使用场合供应一或多个取水需求,俾以降低成本符合经济效益者。本技术之另一目的,系在于提供一种分离式一机多用纯水机构造改良,其藉由首创之空间形态,免除需利用压力筒预先储水,使得增压泵于需纯水供应时,可立即满足其需求,以减少必须填充纯水至压力筒之能量消耗,俾以节省资源耗费者。本技术之再一目的,系在于提供一种分离式一机多用纯水机构造改良,其藉由臭氧产生器定时对流经管路之纯水提供臭氧,进一步提供杀菌、消毒作用,俾以防止水滞流而产生质变之可能者。缘是,依据本技术之一种分离式一机多用纯水机构造改良,其主要包含一过滤单元、一增压泵、一逆渗透单元及一电子控制单元,其中,该过滤单元一端与水源相接通,另一端与该增压泵相连通,该增压泵与该逆渗透单元相连通,以压送原水进入该逆渗透单元,俾以制成纯水者;该逆渗透单元之一出水管路与一排水调比器相通,一另出水管路与取用水端相通,以于该另出水管路送出纯水者;其特征在于该另出水管路通过一逆止阀后与预定数目个阀体分别连通,并于其间设一压力开关,据以使该压力开关与该电子控制单元连线控制该增压泵之运转状态,俾以遂行纯水之供应及避免该另出水管路破坏者。其中,该另出水管路通过该各阀体后分别与预定数目个开饮机相连通,据以将纯水分别送入该各开饮机内储备,俾以提供热开水者。其中,该各开饮机与该各阀体间分别设一液位开关,藉以感应该各开饮机内之纯水水位,俾以适时提供纯水供应者。其中更包含一臭氧产生器,该臭氧产生器通过一送气管与该另出水管路连通于该各阀体与该逆止阀间,并为该电子控制单元连线控制,俾以对该另出水管路定时送入臭氧遂行杀菌、消毒作用者。其中,该送气管预定位置处设一另逆止阀,俾以防止纯水进入该臭氧产生器者。本技术之有益效果,整体而言,本技术不论装设于需水量大之场合(如旅馆)或需水量小之场合(如一般家庭),皆不需如同习知者一般必需依赖不同大小容量之压力筒因应,仅需于管路配置上适度调整即可,本技术之构造更为精简,且制成之纯水可直接提供饮用不需先将纯水储积于压力筒内再行送出,相较于习知者必需对压力筒送入纯水,再由压力筒送出纯水,于此一收一送之过程中即已或多或少地消耗了若干资源(包括输送所需能量及水资源),且习知者尚存有该储水囊因长期因应储水水压变化而不断缩、胀,易因材料疲乏而损坏之缺弊;整体而言,本技术之分离式一机多用纯水机构造改良,除构造更为精简使得成本更低外,其不需压力筒之特殊设计减低了纯水管路中可能产生之流路耗损,亦降低资源之消耗,且本技术可满足于各种不同类型使用场合之需求,与习知者相较有著优越之进步性。为使对本技术之目的,功效及其构造特征,能有著更深入的了解与认同,兹举一较佳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说明于后附图系本技术分离式一机多用纯水机构造改良一较佳实施例之构造、流程示意图。本技术分离式一机多用纯水机构造改良,其主要包含一过滤单元(10)、一增压泵(20)、一逆渗透单元(30)、一电子控制单元及一臭氧产生器(40),其中,该过滤单元(10)一端之管路与水源相接,另一端通过一电磁阀(12)与该增压泵(20)相连通,俾以过滤自来水源关入原水中之杂质者,且,该电磁阀(12)与该过滤单元(10)间设有一第一低压开关(14),据此控制该电磁阀(12)之启、闭,使无原水送入(如停水)时阻断该增压泵(20)与该过滤单元(10)间之连通者;又,该增压泵(20)一端管路与该逆渗透单元(30)相连通,以压送原水进入该渗透单元(30),并提供一水压为逆渗透压,俾以制成纯水者;该逆渗透单元(30)之一出水管路(32)与一排水调比器(34)相通,一另出水管路(36)与取用水端相通,以于该出水管路(32)排放含带微生物等物质之溶液,于该另出水管(36)送出纯水,俾以遂行制水作用者;前述系概为一般业者所习知者,故不再详细赘述。又,该另出水管路(36)通过一逆止阀(50)后与三个另电磁阀(60)分别连通,并于其间设一第二低压开关(52),该臭氧产生器(40)通过一送气管(42)与该另出水管路(36)连通于该各另电磁阀(60)与该第二逆止阀(50)之间,且该送气管(42)预定位置处设一第三逆止阀(44),藉以对该另出水管路(36)内之纯水送入臭氧遂行杀菌、消毒作用,并以该第三逆止阀(44)防止纯水进入该臭氧产生器(40)者;另,该另送水管路(36)通过该各另电磁阀(60)后分别与三个开饮机(62)相连通,据以将纯水分别送入该各开饮机(62)内储备,并视使用者之需求,亦可以该各开饮机(62)加热纯水,俾以提供热开水者;又一,该各开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分离式一机多用纯水机构造改良,其主要包含一过滤单元、一增压泵、一逆渗透单元及一电子控制单元,其中,该过滤单元一端与水源相接通,另一端与该增压泵相连通,该增压泵与该逆渗透单元相连通,以压送原水进入该逆渗透单元,俾以制成纯水者;该逆渗透单元之一出水管路与一排水调比器相通,一另出水管路与取用水端相通,以于该另出水管路送出纯水者;其特征在于:该另出水管路通过一逆止阀后与预定数目个阀体分别连通,并于其间设一压力开关,据以使该压力开关与该电子控制单元连线控制该增压泵之运转状态,俾 以遂行纯水之供应及避免该另出水管路破坏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宗标
申请(专利权)人:赖宗标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