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希文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化粪池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46539 阅读:3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改进的化粪池结构,化粪池单体的连通口设置于化粪池单体池壁的下部,一个化粪池单元内的化粪池单体通过上述连通口连通时,在一个化粪池单元内的若干个化粪池单体之一的顶盖上设置观察孔。这种结构设计可以使得从一个观察口清淤,就可清除一个化粪池单元内的化粪池单体连通孔水平面以上的淤积物,这样就不必在每个化粪池单体的顶盖设置清淤孔,节约了制造成本;本结构使得一个化粪池单元内的化粪池单体内污水上部的空间体积一致,这一方面使得整个化粪池的有效容积增大,另一方面,可以避免污水分解产生的沼气的浓度在局部区域过高,使得化粪池整体的安全性提高。(*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化粪池结构,尤其涉及一种便于清淤的新型化粪池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楼宇中人们在日常工作生活中产生的污水与污物一般是流入楼宇地下的化粪池先做处理,污水与污物经过分解净化后得到较为清洁的废水,这些废水再由出水口排入邻近的排水管系。而化粪池中腐化沉淀的淤积物在积累到一定量后,再进行清淤处理。工程上常见的化粪池结构多为由若干化粪池单体组成,各相邻化粪池单体通过通气孔、连通孔相贯通,多个化粪池单体组成的化粪池一般设有一个进水口和一个出水口。污物由进水口进入,并在各化粪池单体中依次流动进行沉淀和分解,经过适度净化处理的废水由出水口排出。但是现有化粪池结构的连通口一般设置于各化粪池单体侧壁中部,根据物理学上连通器原理可知,各单体中位于连通口位置以下的淤积物不能在各化粪池单体间流动,这样一来,各化粪池单体的顶盖均需设置观察口便于彻底清除化粪池单体中的淤积物,这样将大大增加化粪池的成本,不利于推广使用;另外,现有的化粪池结构连通口位置较高,从而使得污水上部的空间变小,造成有效容积不足,其直接的后果是污水分解产生的沼气易于积聚达到较高浓度而具有爆炸的隐患对周围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威胁。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化粪池结构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易于清淤且清淤彻底、加工成本低、安全性好的新型化粪池结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本技术包括依照污水处理顺序依次串联设置的若干化粪池单元以及分别设置于化粪池首尾两端的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任一化粪池单元都由若干化粪池单体组成,所述各化粪池单元内的各化粪池单体通过设置于其侧壁下部的连通孔依次相连。上述各化粪池单元间以其相邻的化粪池单体通过设置于侧壁中部的过水口相连。上述任一化粪池单体侧壁上部设置有与邻近化粪池单体相通的通气孔。上述各化粪池单元均至少有一个化粪池单体设置有观察口。上述观察口设置于化粪池顶盖上。上述各观察口均配有井盖。本技术的技术效果本技术由于在每个化粪池单元内的化粪池单体侧壁下部设置有连通孔,这些连通孔用于与本化粪池单元内相邻化粪池单体相连通,依据物理学中的连通器原理可知,各化粪池单体内的淤积物的水平面将始终保持一致,这样一来,通过对一个化粪池单元中一个化粪池单体内的淤积物进行清淤即可清理完本化粪池单元内所有的淤积物。因此,在工程实践中,不必在每个化粪池单体顶盖设置观察口即可实现清淤的目的,这一方面节约了化粪池的制造成本,另一方面可以达到清淤彻底的目的,同时,对于进行清淤工作的人员减少了打开观察口进行清淤的次数,降低了劳动强度。另外,由于在一个化粪池单元内的化粪池单体间污物通过连通口相互流动,各化粪池单体内污水面基本保持一致,从而有效增大污水上部的空间,以避免沼气的浓度在某一单体内过高,而加大整个化粪池结构的爆炸危险,因此本技术具有较高的安全性。连通各化粪池单元的过水口位于两个化粪池单元相邻化粪池单体侧壁的中部,这样便于污水在各化粪池单元间流动。设置于任一化粪池单体侧壁上部与邻近化粪池单体相通的通气孔便于化粪池单体间气体的流动,使得化粪池内各化粪池单体中沼气的浓度均一,避免局部沼气浓度过高造成的安全隐患。每个化粪池单元设置的至少一个观察口用于观察化粪池单元内的状态和伸如抽吸设备清理淤积物,由于本技术的创新设计,少量的观察口即可完成观测化粪池单元淤积物状态和彻底清除化粪池单元内淤积物的目的,降低了工程造价,减少了清淤工作的劳动强度。附图说明图1为二单元化粪池结构剖面图;图2为二单元化粪池结构俯视图。附图标记列示如下1、进水口;2、顶盖;3、观察口4、通气孔;5、出水口;6、连通孔;7、过水口;8、化粪池单体;9、第一化粪池单元;10、第二化粪池单元。具体实施方式图1所示化粪池结构由二个化粪池单元构成。进水口1设置于第一个化粪池单元第一个化粪池单体侧壁的上部,楼宇内产生的污水和污物由此进入化粪池。顶盖2为密封盖,密闭盖于化粪池单体8池口。观察口3设置于化粪池单体8的顶盖2上,用于清理化粪池单体8中的淤积物和观察清理的工作状态。通气孔4设于化粪池单体9侧壁上部,便于化粪池单体间气体的流通,降低化粪池内的沼气浓度,提高化粪池的安全性。左侧虚线框内为第一化粪池单元9,右侧虚线框内为第二化粪池单元10。连通孔6设置于第一化粪池单元9和第二化粪池单元10内相邻的两个化粪池单体侧壁的下部,便于化粪池单元内淤积物的流动。过水口7设置于第一化粪池单元9和第二化粪池单元10相邻的两个化粪池单体8侧壁的中部,连通了第一化粪池单元9或第二化粪池单元10,用于两个化粪池单元间污水的流动。经过第一化粪池单元9和第二化粪池单元10的依次处理,洁净的废水从排水口5排出。图2为本实施例的俯视图,从图中可见,每个化粪池单元由六个化粪池单体8组成,化粪池单元内的化粪池单体8依次通过连通孔6和通气孔4连接,第一化粪池单元9和第二化粪池单元10之间由设置于两个化粪池单元相邻的两个化粪池单体侧壁上的过水口7和通气孔6连通,便于气体和污水在两个化粪池单元间流动。应当指出,以上所述具体实施方式可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全面地理解本技术,但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技术。因此,尽管本说明书参照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已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据本技术的精神和实质还可以做出很多的变型及其改进,其均应涵盖在本技术专利的保护范围当中。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化粪池,包括依照污水处理顺序依次串联设置的若干化粪池单元以及分别设置于化粪池首尾两端的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任一化粪池单元都由若干化粪池单体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各化粪池单元内的各化粪池单体通过设置于其侧壁下部的连通孔依次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化粪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各化粪池单元间以其相邻的化粪池单体通过设置于侧壁中部的过水口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新型化粪池,其特征在于所述任一化粪池单体侧壁上部设置有与邻近化粪池单体相通的通气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化粪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各化粪池单元均至少有一个化粪池单体设置有观察口。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化粪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观察口设置于化粪池顶盖上。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型化粪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各观察口均配有井盖。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改进的化粪池结构,化粪池单体的连通口设置于化粪池单体池壁的下部,一个化粪池单元内的化粪池单体通过上述连通口连通时,在一个化粪池单元内的若干个化粪池单体之一的顶盖上设置观察孔。这种结构设计可以使得从一个观察口清淤,就可清除一个化粪池单元内的化粪池单体连通孔水平面以上的淤积物,这样就不必在每个化粪池单体的顶盖设置清淤孔,节约了制造成本;本结构使得一个化粪池单元内的化粪池单体内污水上部的空间体积一致,这一方面使得整个化粪池的有效容积增大,另一方面,可以避免污水分解产生的沼气的浓度在局部区域过高,使得化粪池整体的安全性提高。文档编号C02F11/04GK2892850SQ200620022879公开日2007年4月25日 申请日期2006年4月12日 优先权日2006年4月12日专利技术者张希文 申请人:张希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化粪池,包括依照污水处理顺序依次串联设置的若干化粪池单元以及分别设置于化粪池首尾两端的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任一化粪池单元都由若干化粪池单体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各化粪池单元内的各化粪池单体通过设置于其侧壁下部的连通孔依次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希文
申请(专利权)人:张希文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