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变倍比中波红外连续变焦镜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462001 阅读:1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1-20 13: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变倍比中波红外连续变焦镜头,包括沿光线入射方向依次设置的前固定组A、变倍组B、补偿组C、后固定组D、反射镜组E以及二次成像组F,所述反射镜组E包含沿光线入射方向依次设置的反射镜E‑1与反射镜E‑2,所述二次成像组F包含沿光线入射方向依次设置的正透镜F‑1、负透镜F‑2以及正透镜F‑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设计简单、紧凑,具有高变倍比、变倍补偿行程短、探测距离远特点,合理分配光焦度,采用负组变倍、正组补偿的机械式连续变焦方式,有效地控制了变焦过程中光轴漂移,成像质量优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高变倍比中波红外连续变焦镜头。
技术介绍
红外连续变焦光学系统能够探测、定位并连续跟踪目标物体的红外辐射,并通过光电转换、信号处理、图像处理等手段,将目标物体的红外辐射分布图像转换成可见光视频图像。能在一定范围内连续改变系统焦距,在改变视场的同时,像面稳定清晰,不会发生目标丢失的问题,所以可先通过大视场搜索目标,后切换至小视场,精确观察目标,因此其应用需求日益增强,主要包括前视侦查、瞄准系统、搜索与跟踪系统及民用安防系统等。目前常见的高变倍比红外变焦系统多见两档或三档变焦,虽然结构简单易于实现,但是在切换过程中有可能致使目标模糊或丢失。部分连续变焦系统,可实现连续变焦,但变倍比较小,多见3~5倍居多,不能满足大视场、高分辨率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高变倍比中波红外连续变焦镜头,不仅结构设计合理,而且成像质量高、空间分辨率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变倍比中波红外连续变焦镜头,包括沿光线入射方向依次设置的前固定组A、变倍组B、补偿组C、后固定组D、反射镜组E以及二次成像组F,所述反射镜组E包含沿光线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变倍比中波红外连续变焦镜头,其特征在于:包括沿光线入射方向依次设置的前固定组A、变倍组B、补偿组C、后固定组D、反射镜组E以及二次成像组F,所述反射镜组E包含沿光线入射方向依次设置的反射镜E‑1与反射镜E‑2,所述二次成像组F包含沿光线入射方向依次设置的正透镜F‑1、负透镜F‑2以及正透镜F‑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变倍比中波红外连续变焦镜头,其特征在于:包括沿光线入射方向依次设置的前固定组A、变倍组B、补偿组C、后固定组D、反射镜组E以及二次成像组F,所述反射镜组E包含沿光线入射方向依次设置的反射镜E-1与反射镜E-2,所述二次成像组F包含沿光线入射方向依次设置的正透镜F-1、负透镜F-2以及正透镜F-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变倍比中波红外连续变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固定组A与变倍组B之间的空气间隔为45.7~96.5mm,所述变倍组B与补偿组C之间的空气间隔为17.6~91.4mm,所述补偿组C与后固定组D之间的空气间隔为7.5~30.6mm,所述后固定组D与反射镜组E之间的空气间隔为68.5mm,所述反射镜组E与二次成像组F之间的空气间隔为17mm,所述反射镜组E中的反射镜E-1与反射镜E-2之间的空气间隔为75mm,所述二次成像组F中的正透镜F-1与负透镜F-2之间的空气间隔为8.2mm,所述二次成像组F中的负透镜F-2与正透镜F-3之间的空气间隔为1.5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变倍比中波红外连续变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固定组A包含正透镜A、用以安装正透镜A的前镜筒以及正透镜A压圈,所述正透镜A压圈将正透镜A安装在前镜筒内。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变倍比中波红外连续变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倍组B包含负透镜B、用以安装负透镜B的变倍镜筒以及负透镜B压圈,所述负透镜B压圈将负透镜B安装在变倍镜筒内,所述变倍镜筒外套设有与其螺纹连接的变倍滑架,所述补偿组C包含正透镜C、用以安装正透镜C的补偿镜筒以及正透镜C压圈,所述正透镜C压圈将正透镜C安装在补偿镜筒内,所述补偿镜筒外套设有与其螺纹连接的补偿滑架,所述变倍滑架与补偿滑架均安装在主镜筒内并均与其滑动配合,所述主镜筒上经变倍补偿电机支架安装有变倍补偿电机以及电位器,所述主镜筒经前排精密钢球、后排精密钢球以及变倍补偿凸轮压圈安装有变倍补偿凸轮,所述前排精密钢球、后排精密钢球、凸轮压圈以及变倍补偿凸轮形成滚动轴承结构,所述变倍补偿凸轮上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潇林春生郑顺昌陈丽娜周阳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福光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