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458015 阅读: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1-19 14: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可以避免突发的数据量很大时转发CSE拥塞或数据溢出,增强网络的稳定性。具体方案为:转发CSE接收第一资源,第一资源中包括:由源CSE发往目的CSE的第一数据、源CSE的标识和目的CSE的标识;若当前时刻未到达转发CSE的发送时间点,则转发CSE将第一数据与第二数据进行聚合,得到聚合数据,第二数据为转发CSE已缓存的、且由源CSE发往目的CSE的数据;若聚合数据的数据量大于或等于容量门限,则转发CSE发送聚合数据,容量门限为CSE首次接收到第一类别的数据时确定的,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属于第一类别。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信
,尤其涉及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机器到机器(英文:MachinetoMachine,缩写:M2M)技术是物联网背景下的一项重要技术,其中,拥有海量节点是M2M网络的特点之一。全球标准化组织oneM2M将M2M网络分为应用层、公共服务层和网络服务层,参见图1。其中,应用层由应用实体(英文:ApplicationEntity,缩写:AE)管理,公共服务层由公共服务实体(英文:CommonServiceEntity,缩写:CSE)管理,网络服务层由网络服务实体(英文:NetworkServiceEntity,缩写:NSE)管理。公共服务层是整个M2M网络的核心,负责汇聚应用层的信息形成资源池,并协调网络服务层的数据传输。由于M2M网络拥有海量节点,节点转发的数据大多为小数据包,一个转发CSE(其中,转发CSE为从源CSE到目的CSE所途径的任意一个CSE)可能会接收到多个从源CSE发往目的CSE数据,若转发CSE每接收到一个数据就转发出去,则会增加该转发CSE与其下游CSE之间的交互次数,增加网络流量。而采用数据聚合技术,该转发CSE可以将接收到的多个从源CSE发往目的CSE数据聚合在一起,再转发出去,这样可以减少转发CSE与其下游CSE之间的交互次数,减少网络流量。现有技术中,每个CSE周期性的发送数据,具体的,每个CSE上都设置有一个定时器,通过定时器可以设置转发CSE的发送时间点,若当前时刻到达转发CSE的发送时间点时,则转发CSE发送转发CSE上缓存的所有数据(包括聚合后的数据和未经聚合的数据)。但是这种方法存在的问题是:当短时间内突发的数据量很大时,在转发CSE的发送时间点到达之前,转发CSE上可能聚合了大量的数据,这样,该转发CSE无法及时将数据发送出去,则有可能会导致该转发CSE拥塞或者数据溢出,从而导致网络崩溃。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可以避免突发的数据量很大时转发CSE拥塞或数据溢出,从而可以增强网络的稳定性。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包括:转发公共服务实体CSE接收第一资源,所述第一资源中包括:由源CSE发往目的CSE的第一数据、所述源CSE的标识和所述目的CSE的标识,所述转发CSE为从所述源CSE到所述目的CSE所途径的任意一个CSE;若当前时刻未到达所述转发CSE的发送时间点,则所述转发CSE将所述第一数据与第二数据进行聚合,得到聚合数据,所述第二数据为所述转发CSE已缓存的、且由所述源CSE发往所述目的CSE的数据;若所述聚合数据的数据量大于或等于容量门限,则所述转发CSE发送所述聚合数据,所述容量门限为所述CSE首次接收到第一类别的数据时确定的,所述第一数据和所述第二数据属于所述第一类别。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转发公共服务实体CSE接收第一资源之后,所述数据传输方法还包括:若当前时刻到达所述转发CSE的发送时间点,则所述转发CSE发送所述第一数据和所述转发CSE缓存的所有数据。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当前时刻未到达所述转发CSE的发送时间点,则在所述转发CSE将所述第一数据与第二数据进行聚合,得到聚合数据之后,所述数据传输方法还包括:若所述聚合数据的数据量小于所述容量门限,则所述转发CSE缓存所述聚合数据。结合第一方面和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转发公共服务实体CSE接收第一资源之前,所述数据传输方法还包括:所述转发CSE初始化缓存策略资源,所述缓存策略资源中包括:最大缓存参数和预留容量参数,所述最大缓存参数用于指示所述转发CSE中缓存数据的最大数据量,所述预留容量参数用于指示所述转发CSE缓存第三数据的最大数据量,所述第三数据为所述转发CSE无需进行聚合的数据。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资源中还包括:预设的容量限制参数;在所述转发CSE初始化缓存策略资源之后,在所述转发CSE接收所述第一资源之前,所述数据传输方法还包括:所述转发CSE接收第二资源,并根据所述容量限制参数、所述转发CSE已缓存的除所述第一类别之外的其他类别的数据的容量限制参数、所述最大缓存参数和所述预留容量参数,计算所述容量门限;其中,所述第二资源中包括:第四数据、所述源CSE的标识、所述目的CSE的标识和所述容量限制参数,所述第四数据属于所述第一类别,且所述第四数据为所述转发CSE首次接收到的所述第一类别的数据。结合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转发CSE接收第二资源,并根据所述容量限制参数、所述转发CSE已缓存的除所述第一类别之外的其他类别的数据的容量限制参数、所述最大缓存参数和所述预留容量参数,计算所述容量门限之后,在所述转发公共服务实体CSE接收第一资源之前,所述数据传输方法还包括:若当前时刻到达所述转发CSE的发送时间点,则所述转发CSE发送所述第四数据;若当前时刻未到达所述转发CSE的发送时间点,且所述第四数据的数据量大于或等于所述容量门限,则所述转发CSE发送所述第四数据;若当前时刻未到达所述转发CSE的发送时间点,且所述第四数据的数据量小于所述容量门限,则所述转发CSE缓存所述第四数据,所述第四数据属于所述第二数据。结合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转发CSE根据所述容量限制参数、所述转发CSE已缓存的除所述第一类别之外的其他类别的数据的容量限制参数、所述最大缓存参数和所述预留容量参数,计算所述容量门限,包括:所述转发CSE采用如下公式计算所述容量门限:aggregationMaxSizei=sizeLimitParameteriΣj=1NsizeLimitParameterj(maxBufferSize-margin);]]>其中,aggregationMaxSizei为所述容量门限;sizeLimitParameteri为所述容量限制参数;N为所述转发CSE已缓存的数据的类别数量,且N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其中,从同一源CSE发往同一目的CSE的数据属于同一类别;为所述转发CSE已缓存的所有类别的数据的容量限制参数之和;maxBufferSize为所述最大缓存参数,margin为所述预留容量参数。结合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所述聚合数据的数据量大于或等于容量门限,则在所述转发CSE发送所述聚合数据之前,所述数据传输方法还包括:所述转发CSE创建第三资源,所述第三资源中包括所述聚合数据、所述源CSE的标识、所述目的CSE的标识和所述容量限制参数;所述转发CSE发送所述聚合数据,包括:所述转发CSE发送所述第三资源。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数据传输方法还包括:所述转发CSE检测所述预留容量参数是否被修改;若所述转发CSE检测到所述预留容量参数被修改,则所述转发CSE发送所述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转发公共服务实体CSE接收第一资源,所述第一资源中包括:由源CSE发往目的CSE的第一数据、所述源CSE的标识和所述目的CSE的标识,所述转发CSE为从所述源CSE到所述目的CSE所途径的任意一个CSE;若当前时刻未到达所述转发CSE的发送时间点,则所述转发CSE将所述第一数据与第二数据进行聚合,得到聚合数据,所述第二数据为所述转发CSE已缓存的、且由所述源CSE发往所述目的CSE的数据;若所述聚合数据的数据量大于或等于容量门限,则所述转发CSE发送所述聚合数据,所述容量门限为所述CSE首次接收到第一类别的数据时确定的,所述第一数据和所述第二数据属于所述第一类别。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转发公共服务实体CSE接收第一资源,所述第一资源中包括:由源CSE发往目的CSE的第一数据、所述源CSE的标识和所述目的CSE的标识,所述转发CSE为从所述源CSE到所述目的CSE所途径的任意一个CSE;若当前时刻未到达所述转发CSE的发送时间点,则所述转发CSE将所述第一数据与第二数据进行聚合,得到聚合数据,所述第二数据为所述转发CSE已缓存的、且由所述源CSE发往所述目的CSE的数据;若所述聚合数据的数据量大于或等于容量门限,则所述转发CSE发送所述聚合数据,所述容量门限为所述CSE首次接收到第一类别的数据时确定的,所述第一数据和所述第二数据属于所述第一类别。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转发公共服务实体CSE接收第一资源之后,所述数据传输方法还包括:若当前时刻到达所述转发CSE的发送时间点,则所述转发CSE发送所述第一数据和所述转发CSE缓存的所有数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若当前时刻未到达所述转发CSE的发送时间点,则在所述转发CSE将所述第一数据与第二数据进行聚合,得到聚合数据之后,所述数据传输方法还包括:若所述聚合数据的数据量小于所述容量门限,则所述转发CSE缓存所述聚合数据。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转发公共服务实体CSE接收第一资源之前,所述数据传输方法还包括:所述转发CSE初始化缓存策略资源,所述缓存策略资源中包括:最大缓存参数和预留容量参数,所述最大缓存参数用于指示所述转发CSE中缓存数据的最大数据量,所述预留容量参数用于指示所述转发CSE缓存第三数据的最大数据量,所述第三数据为所述转发CSE无需进行聚合的数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资源中还包括:预设的容量限制参数;在所述转发CSE初始化缓存策略资源之后,在所述转发CSE接收所述第一资源之前,所述数据传输方法还包括:所述转发CSE接收第二资源,并根据所述容量限制参数、所述转发CSE
\t已缓存的除所述第一类别之外的其他类别的数据的容量限制参数、所述最大缓存参数和所述预留容量参数,计算所述容量门限;其中,所述第二资源中包括:第四数据、所述源CSE的标识、所述目的CSE的标识和所述容量限制参数,所述第四数据属于所述第一类别,且所述第四数据为所述转发CSE首次接收到的所述第一类别的数据。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转发CSE接收第二资源,并根据所述容量限制参数、所述转发CSE已缓存的除所述第一类别之外的其他类别的数据的容量限制参数、所述最大缓存参数和所述预留容量参数,计算所述容量门限之后,在所述转发公共服务实体CSE接收第一资源之前,所述数据传输方法还包括:若当前时刻到达所述转发CSE的发送时间点,则所述转发CSE发送所述第四数据;若当前时刻未到达所述转发CSE的发送时间点,且所述第四数据的数据量大于或等于所述容量门限,则所述转发CSE发送所述第四数据;若当前时刻未到达所述转发CSE的发送时间点,且所述第四数据的数据量小于所述容量门限,则所述转发CSE缓存所述第四数据,所述第四数据属于所述第二数据。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发CSE根据所述容量限制参数、所述转发CSE已缓存的除所述第一类别之外的其他类别的数据的容量限制参数、所述最大缓存参数和所述预留容量参数,计算所述容量门限,包括:所述转发CSE采用如下公式计算所述容量门限:aggregationMaxSizei=sizeLimitParameteriΣj=1NsizeLimitParameterj(maxBufferSize-margin);]]>其中,aggregationMaxSizei为所述容量门限;sizeLimitParameteri为所述容量限制参数;N为所述转发CSE已缓存的数据的类别数量,且N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其中,从同一源CSE发往同一目的CSE的数据属于同一类别;为所述转发CSE已缓存的所有类别的数据的容量限制参数之和;maxBufferSize为所述最大缓存参数,margin为所述预留容量参数。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聚合数据的数据量大于或等于容量门限,则在所述转发CSE发送所述聚合数据之前,所述数据传输方法还包括:所述转发CSE创建第三资源,所述第三资源中包括所述聚合数据、所述源CSE的标识、所述目的CSE的标识和所述容量限制参数;所述转发CSE发送所述聚合数据,包括:所述转发CSE发送所述第三资源。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传输方法还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长川武霄泳罗涛
申请(专利权)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