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文庆专利>正文

多功能储蓄桶及其构成的纯水机水路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445388 阅读:2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功能储蓄桶。该多功能储蓄桶,包括桶体,桶体内具有桶体与净水隔膜构成的净水水腔、桶体与浓水隔膜构成的浓水水腔及桶体与净水隔膜、浓水隔膜构成的压水腔,所述净水隔膜、浓水隔膜为周边固定于桶体上的柔性隔膜,净水水腔、浓水水腔、压水腔分别与净水水口、浓水水口、源水水口接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多功能储蓄桶能同时储存纯水机制得的净水和回收纯水机在制水过程中产生的浓水,在压水腔与压力水源接通后,需要使用净水或浓水时打开相应的净水龙头或浓水龙头即可,净水水腔或浓水水腔内储存的水源在压水腔内源水水压的作用下流出。该多功能储蓄桶结构简单,便于应用推广。(*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多功能储蓄桶及其构成的纯水机水路系统。技术背景随着经济的发展,许多地方出现了水资源状况恶化的趋势,水资 源短缺及污染越来越严重,城市居民饮用水安全问题凸显。针对城市 自来水的二次污染问题以及由于源水污染续存在自来水中的有害物 质,越来越多的以反渗透膜为核心过滤单元的家用纯水机进入千家万 户。现有的家用纯水机是以反渗透膜为核心过滤单元,经过对自来水 的多级预处理以及增压后,再进入纯水机制水单元,所产纯水可完全 符合发达国家的生活饮用水标准。在家用纯水机中,现有的净水储水桶功能单一,不能满足多方面 的应用,尤其是纯水机制水过程中产生的浓水无法便捷地回收和利 用,给纯水机的推广带来很大的障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多功能储蓄桶,该多 功能储蓄桶能同时储存纯水机制得的净水和回收利用纯水机在制水 过程中产生的浓水。本技术所要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由上述多功 能储蓄桶构成的纯水机水路系统。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多功能储蓄桶,包括桶体,桶体内具有桶体与净水隔膜构成的净水水腔、桶体与 浓水隔膜构成的浓水水腔及桶体与净水隔膜、浓水隔膜构成的压水 腔,所述净水隔膜、浓水隔膜为周边固定于桶体上的柔性隔膜,净水 水腔、浓水水腔、压水腔分别与净水水口、浓水水口、源水水口接通。 所述压水腔内设有将净水隔膜、浓水隔膜隔开的隔板,隔板上具 有通水孔。隔板固定于桶体内部,在浓水水腔和净水水腔内储存水增 加,净水隔膜、浓水隔膜膨胀的情况下能起到部分承压的作用。所述浓水隔膜上设有水路由压水腔流向浓水水腔的单向通水结 构,该单向通水结构由压水腔流向浓水水腔的单向水孔及密封该单向 水孔的单向膜片构成。该结构在浓水水腔中收集有浓水时,单向膜片 在浓水腔内水压作用下密封单向水孔,当浓水水腔内收集的浓水接近 用完时,单向膜片在压水腔水压作用下开启,压水腔内的源水通过单 向通水孔流向浓水水腔,确保在浓水用完之后,采用源水作为备用水 源。纯水机水路系统,包括上述的多功能储蓄桶、纯水机制水单元、 稳压阀、泄压三通阀和连接管件,所述泄压三通阀包括阀体,阀体内 设有浓水进水腔、浓水出水腔,浓水进水腔与浓水进水口、浓水出水 口接通,浓水出水腔与浓水排放口接通,浓水进水腔、浓水出水腔间 设有密封口 ,泄压三通阀内包括对密封口构成密封的密封膜片和弹性 构件,弹性构件一端(可通过垫片)作用于密封膜片,另一端作用于 与密封膜片相对的压盖内壁上,密封膜片在弹性构件及浓水进水腔内 水压共同作用下构成控制浓水进水腔、浓水出水腔在连通、阻断两种状态下转换的泄压结构;所述稳压阀进水端与源水进管接通,稳压阀 出水端通过管路与纯水机制水单元进水端、多功能储蓄桶的源水水口 接通,纯水机制水单元包括净水出水管路、浓水出水管路、冲洗出 水管路,净水出水管路与多功能储蓄桶的净水水口接通,净水出水管 路上设有压力开关并与净水龙头接通,浓水出水管路与泄压三通阀 的浓水进水口接通并通过管路与浓水龙头接通,浓水出水口通过管路 与多功能储蓄桶的浓水水口接通。该纯水机水路系统源水进管内的源水经稳压阀后能够确保进入 纯水机制水单元进水端和压水腔内源水的水压符合设计要求,纯水机 制水单元制水时,制得的净水经净水出水管路流入多功能储蓄桶的净 水水腔储存,当净水水腔内净水储满,水压达到压力开关的设计值时, 压力开关给出报警信号或关闭纯水机停止工作,纯水机制水单元在工 作同时产生的浓水经浓水出水管路流入多功能储蓄桶的浓水水腔储 存,当浓水水腔内浓水储满,水压达到泄压三通阀的设计值时,泄压 三通阀开启,浓水经泄压三通阀浓水排放口排出泄压;在需要使用净 水或浓水时,打开相应的净水龙头或浓水龙头即可;压水腔的水源在 压水腔内源水水压和净水水腔及浓水水腔内水压的作用下流进流出。综上,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多功能储蓄桶能同时储存纯 水机制得的净水和回收纯水机在制水过程中产生的浓水,在压水腔与 压力水源接通后,需要使用净水或浓水时打开相应的净水龙头或浓水 龙头即可,净水水腔或浓水水腔内储存的水源在压水腔内源水水压的 作用下流出。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多功能储蓄桶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多功能储蓄桶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多功能储蓄桶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多功能储蓄桶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纯水机水路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纯水机水路系统中泄压三通阀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6的B-B向剖视图。图中标记及相应的零部件名称01-纯水机制水单元,02-冲洗出水管路,03-泄压三通阀,04-排水口, 05-浓水出水管路,06-浓水龙 头,07-浓水腔,08-浓水隔膜,09-单向阀,10-压水腔,11-净水隔 膜,12-净水腔,13-净水龙头,14-净水出水管路,15-源水进管,16-稳压阀,17-源水管,18-压力开关,19-三通阀,51-浓水进水口, 52-泄压三通阀阀体,53-密封口, 54-密封膜片,55-垫片,56-弹性构件, 57-压盖,58-气孔,59-连接孔,60-浓水出水口, 62-浓水排放口, 63-浓水进水腔,64-浓水出水腔,101-下盖,102-净水水口, 103-净水水腔,104-压水腔,105-源水水口, 106-净水隔膜,107-浓水隔 膜,108-上盖,109-浓水水腔,110-浓水水口, 111-桶体,201-下盖, 202-净水水口, 203-净水水腔,204-压水腔,205-源水水口, 206-净水隔膜,207-浓水隔膜,208-上盖,209-浓水水腔,210-浓水水口, 211-隔板,212-通水孔,213-桶体,301-下盖,302-净水水口, 303-净水水腔,304-压水腔,305-源水水口, 306-净水隔膜,307-浓水隔膜,308-上盖,309-浓水水腔,310-浓水水口, 311-紧固件,312-单向膜片,313-单向水孔,314-隔板,315-通水孔,316-桶体,401-下盖,402-净水水口, 403-净水水腔,404-压水腔,405-源水水口, 406-净水隔膜,407-浓水隔膜,408-上盖,409-浓水水腔,410-浓水 水口, 411-紧固件,412-单向膜片,413-单向水孔,414-桶体。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参见图1所示,本技术的多功能储蓄桶,其包括桶体111,桶体ill内具有桶体1U与净水隔膜106构成的净水水腔K)3、桶体111 与浓水隔膜107构成的浓水水腔109及桶体111与净水隔膜106、浓 水隔膜107构成的压水腔104,净水隔膜106周边压紧固定于桶体111 与下盖101之间,浓水隔膜107周边压紧固定于桶体111与上盖108 之间,净水隔膜106、浓水隔膜107柔性隔膜,净水水腔103、浓水 水腔109、压水腔104分别与净水水口 102、浓水水口 1101、源水水 口 1051接通。 实施例2:参见图2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在实施例1的 结构的基础上,多功能储蓄桶的压水腔204内设有将净水隔膜206、 浓水隔膜207隔开的隔板211,隔板211上具有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多功能储蓄桶,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功能储蓄桶包括桶体(316),桶体(316)内具有桶体(316)与净水隔膜(306)构成的净水水腔(303)、桶体(316)与浓水隔膜(307)构成的浓水水腔(309)及桶体(316)与净水隔膜(306)、浓水隔膜(307)构成的压水腔(304),所述净水隔膜(306)、浓水隔膜(307)为周边固定于桶体上的柔性隔膜,净水水腔(303)、浓水水腔(309)、压水腔(304)分别与净水水口(302)、浓水水口(310)、源水水口(305)接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瑞昌
申请(专利权)人:刘文庆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51[中国|四川]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