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组分聚氨酯混凝土表面防护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4446307 阅读: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1-15 14: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组分聚氨酯混凝土表面防护材料,由甲剂系及乙剂系按照1:1~2的重量比例组成;其中,甲剂系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制成:聚醚多元醇50~70份、分子调节剂2~5份、甲苯二异氰酸酯15~20份、多亚甲基多苯基多异氰酸酯2~5份、稀释剂3~7份;乙剂系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制成:固化剂20~30份、增塑剂7~15份、钛白粉15~30份、无机填料40~60份、增稠剂0.5~2份、颜料3~5份;还公开了上述双组分聚氨酯混凝土表面防护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得的双组分聚氨酯混凝土表面防护材料具有弹性好、粘接力强,颜色稳定、耐水、耐候性好、性价比高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混凝土表面防护
,具体涉及一种双组分聚氨酯混凝土表面防护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我国正处于大规模基础工程建设期,传统结构设计虽然采用可靠度理论计算,实质上仅能满足安全性指标的要求,而由于对混凝土的耐久性要求考虑不足,且忽视结构服役期内的维修维护,易发生碳化、化学侵蚀、冻融、钢筋锈蚀等耐久性问题,使现有混凝土结构老化现象相当严重。近年来,由于混凝土耐久性不良而引起的混凝土结构损坏事例不断发生,混凝土表面防护是阻止侵蚀介质入侵,提高混凝土耐久性能的主要措施。常用的混凝土表面防护材料分为刚性材料、水泥基渗透结晶性材料以及柔性材料,刚性材料主要为各种环氧材料,具有强度高、刚度大、与混凝土粘接强度高、抗冲磨性能好等特点,但也存在线膨胀系数与混凝土差别较大,与混凝土变形不协调,易脱落等问题。水泥基渗透结晶材料能渗入混凝土表层一定范围内形成特殊的“透气不透水”保护层,有效阻止外界环境中腐蚀介质的进入。但是,这种材料防裂效果差。柔性表面防护材料主要存在强度低、粘接性差、弹性低、发黄、变色、价格偏高、施工不便等不足,严重影响了涂料的使用寿命。专利技术内容基于现有技术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组分聚氨酯混凝土表面防护材料,其特征在于:由甲剂系及乙剂系按照1:1~2的重量比例组成;其中,甲剂系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制成:聚醚多元醇 50~70份、分子调节剂 2~5份、甲苯二异氰酸酯 15~20份、多亚甲基多苯基多异氰酸酯 2~5份、稀释剂 3~7份;乙剂系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制成:固化剂 20~30份、增塑剂 7~15份、钛白粉 15~30份、无机填料 40~60份、增稠剂 0.5~2份、颜料 3~5份;其中,所述固化剂由以下重量比的组分制成:3,3'‑二氯‑4,4'‑二氨基二苯基甲烷:蓖麻油:聚醚多元醇:邻苯二甲酸二丁酯:松香=(1~3):(1~3):(1~5):(0.1~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组分聚氨酯混凝土表面防护材料,其特征在于:由甲剂系及乙剂系按照1:1~2的重量比例组成;其中,甲剂系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制成:聚醚多元醇50~70份、分子调节剂2~5份、甲苯二异氰酸酯15~20份、多亚甲基多苯基多异氰酸酯2~5份、稀释剂3~7份;乙剂系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制成:固化剂20~30份、增塑剂7~15份、钛白粉15~30份、无机填料40~60份、增稠剂0.5~2份、颜料3~5份;其中,所述固化剂由以下重量比的组分制成:3,3'-二氯-4,4'-二氨基二苯基甲烷:蓖麻油:聚醚多元醇:邻苯二甲酸二丁酯:松香=(1~3):(1~3):(1~5):(0.1~5):(0.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组分聚氨酯混凝土表面防护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甲剂系中聚醚多元醇以及固化剂中聚醚多元醇均是分子量为2000~3000、官能度为2或3的聚醚多元醇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组分聚氨酯混凝土表面防护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子调节剂为1,4-丁二醇、1,6-己二醇及乙二醇中的一种或两种复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组分聚氨酯混凝土表面防护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稀释剂为甲苯和/或丙酮。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组分聚氨酯混凝土表面防护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塑剂为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和/或蓖麻油。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组分聚氨酯混凝土表面防护材料,其特征在于:无机填料为煅烧高岭土和/或白水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宏亮郑秀兰袁群焦东京冯朝山史长城冯凌云马莹黄震寰王大辉冯师蓉赵维岭刘信勇李威曹国庆李利华马敏王海阮改娣左璐王菊霞廉丰李继纲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水利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