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排水斜槽的山谷型贮灰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441715 阅读:2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1-14 22: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排水斜槽的山谷型贮灰场,包括排水涵管、排水斜槽、过滤层和贮灰区,所述排水涵管,设于山谷型贮灰场的底部,侧壁设有若干开口并连接排水斜槽,两端开口分别与外排水管道连接;所述排水斜槽,设于山谷型贮灰场的边缘斜坡,所述排水斜槽为凵形,其底部与排水涵管侧壁开口连接,所述凵形排水斜槽的上部和顶部分别盖有预制钢筋混凝土盖板;所述过滤层,覆盖铺设于排水斜槽盖板上;贮灰区,贮存火电厂粉煤灰。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排水斜槽依山坡自下而上建设,采用钢筋混凝土浇筑,上设预制钢筋混凝土活动盖板,斜槽随堆灰面提高分期建设。排水斜槽在灰场底部连接排水涵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结构简单、施工方便、造价低、且升降盖板操作既安全又方便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火电厂贮灰场
,具体涉及一种带排水斜槽的用于山谷型贮灰场。
技术介绍
通常山谷型贮灰场内排水设施主要由灰场底部排水盲沟、排水竖井、坝面斜坡排水构筑物等组成。排水盲沟用于排除灰体内渗水;坡面坡脚排水沟用于排除坝体永久边坡面上的雨水排水;排水竖井用于排除灰场内灰面雨水。其中排水竖井起主要排水作用,雨水期间,根据环保、调洪等综合需要,由工作人员升、降竖井内闸板用于排、蓄洪水。起主要排水功能的排水竖井结构庞大、对地基持力层要求较高,因而造价高,且排水竖井一般设置在灰场中间区域,在洪水期间,人员操作时需穿越涉水区,存在操作不便和一定的危险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灰场排水斜槽,该排水斜槽较灰场内常规排水竖井结构更简单、节约钢筋混凝土用量,节省工程投资。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带排水斜槽的山谷型贮灰场,包括排水涵管、排水斜槽、过滤层和贮灰区,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涵管,设于山谷型贮灰场的底部,侧壁设有若干开口并连接排水斜槽,两端开口分别与外排水管道连接;所述排水斜槽,设于山谷型贮灰场的边缘斜坡,所述排水斜槽为凵形,其底部与排水涵管侧壁开口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带排水斜槽的山谷型贮灰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排水斜槽的山谷型贮灰场,包括排水涵管、排水斜槽、过滤层和贮灰区,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涵管,设于山谷型贮灰场的底部,侧壁设有若干开口并连接排水斜槽,两端开口分别与外排水管道连接;所述排水斜槽,设于山谷型贮灰场的边缘斜坡,所述排水斜槽为凵形,其底部与排水涵管侧壁开口连接,所述凵形排水斜槽的上部和顶部分别盖有预制钢筋混凝土盖板;所述过滤层,覆盖铺设于排水斜槽盖板上;贮灰区,贮存火电厂粉煤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排水斜槽的山谷型贮灰场,包括排水涵管、排水斜槽、过滤层和贮灰区,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涵管,设于山谷型贮灰场的底部,侧壁设有若干开口并连接排水斜槽,两端开口分别与外排水管道连接;所述排水斜槽,设于山谷型贮灰场的边缘斜坡,所述排水斜槽为凵形,其底部与排水涵管侧壁开口连接,所述凵形排水斜槽的上部和顶部分别盖有预制钢筋混凝土盖板;所述过滤层,覆盖铺设于排水斜槽盖板上;贮灰区,贮存火电厂粉煤灰。2.如权利要求1所述带排水斜槽的山谷型贮灰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排水涵管的两端开口与外排水管道间安装有闸板。3.如权利要求1所述带排水斜槽的山谷型贮灰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凵形排水斜槽的外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岳剑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省电力设计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