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体化双箱式污水提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441702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1-14 22: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一体化双箱式污水提升装置。常见的污水提升装置均为水泵直接抽取污水提升至所需高度,水泵由于杂物的吸入很容易损坏,一旦损坏水泵,整条管网将停止工作,维修起来也十分不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一体化双箱式污水提升装置,其中:出水管另一端与过滤桶连通,出水管中部设有出水止回阀,进水管中部设有进水止回阀,过滤桶内设有过滤挡板,水泵内设有水泵滤网,箱体连通管中部设有蝶阀,集水箱顶部固定安装有液位计。本装置的优点:采用两台水泵及过滤桶结构,保证污水在进入后大块杂物不会进入到水泵管道,两台水泵交替工作,即使一台水泵损坏也不影响另一台水泵的正常使用,节约维修时间和成本,实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提升设备
,尤其是一种一体化双箱式污水提升装置
技术介绍
在日常市政水网建设中,都会安装污水提升装置和设备,常见的设备装置均为水泵直接抽取污水提升至所需高度,然后与市政其他管网连接,但采用这种方式提升污水,水泵由于杂物的吸入很容易损坏,一旦损坏水泵,整条管网将停止工作,维修起来也十分不便,费时费力,存在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一体化双箱式污水提升装置,为克服上述的不足,采用两台水泵及过滤桶结构,保证污水在进入后大块杂物不会进入到水泵管道,保证水泵的正常使用和提高使用寿命,两台水泵交替工作,即使一台水泵损坏也不影响另一台水泵的正常使用,节约维修时间和成本,实用性强。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一体化双箱式污水提升装置,包括:出水止回阀、进水口、设备外辅泵、暗杆闸阀、出水口、排气管、注水管、进水管、进水止回阀、集水箱、液位计、过滤挡板、过滤桶、集水箱第一进水管、水泵、水泵固定座、集水箱第二进水管、安装基座、出水管、水泵滤网、箱体连通管、蝶阀;其中:出水管一端固定设有出水口,出水管另一端与过滤桶连通,出水口正下方设有设备外辅泵、暗杆闸阀,出水管中部设有出水止回阀,进水管一端设有进水口,进水管中部设有进水止回阀,进水管与排气管、注水管及过滤桶连通,注水管与集水箱连通,过滤桶一端与进水管、出水管连通,过滤桶另一端与集水箱第一进水管连通,过滤桶内设有过滤挡板,集水箱第一进水管经过水泵与集水箱第二进水管连通,集水箱第二进水管与集水箱连通,水泵底部与水泵固定座顶部固定连接,集水箱底部、水泵固定座底部均固定于安装基座上,水泵内设有水泵滤网,集水箱之间通过箱体连通管连通,箱体连通管中部设有蝶阀,集水箱顶部固定安装有液位计。一种一体化双箱式污水提升装置,其中:集水箱、水泵的数量均为2个。一种一体化双箱式污水提升装置,其中:集水箱的长为900mm、宽为720mm、高为700mm。本技术的优点在于:采用两台水泵及过滤桶结构,保证污水在进入后大块杂物不会进入到水泵管道,保证水泵的正常使用和提高使用寿命,两台水泵交替工作,即使一台水泵损坏也不影响另一台水泵的正常使用,节约维修时间和成本,实用性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简图。图2为本技术的俯视图。附图标记:出水止回阀1、进水口2、设备外辅泵3、暗杆闸阀4、出水口5、排气管6、注水管7、进水管8、进水止回阀9、集水箱10、液位计11、过滤挡板12、过滤桶13、集水箱第一进水管14、水泵15、水泵固定座16、集水箱第二进水管17、安装基座18、出水管19、水泵滤网20、箱体连通管21、蝶阀22。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一种一体化双箱式污水提升装置,包括:出水止回阀1、进水口2、设备外辅泵3、暗杆闸阀4、出水口5、排气管6、注水管7、进水管8、进水止回阀9、集水箱10、液位计11、过滤挡板12、过滤桶13、集水箱第一进水管14、水泵15、水泵固定座16、集水箱第二进水管17、安装基座18、出水管19、水泵滤网20、箱体连通管21、蝶阀22;其中:出水管19一端固定设有出水口5,出水管19另一端与过滤桶13连通,出水口5正下方设有设备外辅泵3、暗杆闸阀4,出水管19中部设有出水止回阀1,进水管8一端设有进水口2,进水管8中部设有进水止回阀9,进水管8与排气管6、注水管7及过滤桶13连通,注水管7与集水箱10连通,过滤桶13一端与进水管8、出水管19连通,过滤桶13另一端与集水箱第一进水管14连通,过滤桶13内设有过滤挡板12,集水箱第一进水管14经过水泵15与集水箱第二进水管17连通,集水箱第二进水管17与集水箱10连通,水泵15底部与水泵固定座16顶部固定连接,集水箱10底部、水泵固定座16底部均固定于安装基座18上,水泵15内设有水泵滤网20,集水箱10之间通过箱体连通管21连通,箱体连通管21中部设有蝶阀22,集水箱10顶部固定安装有液位计11。实施例2、一种一体化双箱式污水提升装置,其中:集水箱10、水泵15的数量均为2个,保证即使一台设备出现问题,另外一台也能正常使用。其余同实施例1。实施例3、一种一体化双箱式污水提升装置,其中:集水箱10的长为900mm、宽为720mm、高为700mm,保证每台集水箱10集水容量。其余同实施例1。工作原理:首先,将污水通过进水口2接入装置,污水经过进水管8、进水止回阀9进入到过滤桶13,过滤桶13内的过滤挡板12将污水中的大块杂质拒挡在过滤挡板12一侧,其余污水经过过滤桶13进入到集水箱第一进水管14,从而进入到集水箱第二进水管17,最终进入到集水箱10内;当集水箱10内的水位积累到设定高度时,液位计11探测到水位数据,控制其中一台水泵15启动,将集水箱10内的水反向抽出,集水箱10的水经过集水箱第二进水管17进入到集水箱第一进水管14,又从集水箱第一进水管14进入到过滤桶13,从而进入到进水管8、出水管19内,水泵15产生的巨大压力,将堆积在过滤挡板12一侧的大块杂质与污水一起带出,由于进水止回阀9方向为自上而下单向输入,出水止回阀1为自下而上单向输出,所以此时的污水只会通过出水止回阀1进入到进水口2,而不会通过进水止回阀9从进水管8流出,污水从出水口5排入市政管网中的预定管网;此时,只有一台水泵15工作,另一台水泵不工作,且另一个集水箱10仍在继续集水,由于此时进水止回阀9在水压的作用下处于闭合状态,所以污水通过注水管7进入到集水箱10内,两个集水箱10通过箱体连通管21连通,当水泵15将集水箱10内的水位抽出,集水箱10内水位下降,液位计11探测不到设定水位,解除工作指令;此时,装置恢复初始进水状态,当水位再一次达到设定水位时,液位计11再次探测到数位数据,控制另一台水泵15工作,重复上述动作;由于水泵15数量为2个台,2台输泵交替工作,提高使用寿命,一旦一台水泵15损坏,只需将蝶阀22关闭,即可对损坏的水泵15进行维修,另一台水泵15继续工作,不受影响;可通过设备外辅泵3、暗杆闸阀4对水泵15进行维修检查及相关保养,水泵15设有有水泵滤网20,保证杂质不进入到水泵15内,装置环保方便,实用性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一体化双箱式污水提升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一体化双箱式污水提升装置,包括:出水止回阀(1)、进水口(2)、设备外辅泵(3)、暗杆闸阀(4)、出水口(5)、排气管(6)、注水管(7)、进水管(8)、进水止回阀(9)、集水箱(10)、液位计(11)、过滤挡板(12)、过滤桶(13)、集水箱第一进水管(14)、水泵(15)、水泵固定座(16)、集水箱第二进水管(17)、安装基座(18)、出水管(19)、水泵滤网(20)、箱体连通管(21)、蝶阀(22);其特征在于:出水管(19)一端固定设有出水口(5),出水管(19)另一端与过滤桶(13)连通,出水口(5)正下方设有设备外辅泵(3)、暗杆闸阀(4),出水管(19)中部设有出水止回阀(1),进水管(8)一端设有进水口(2),进水管(8)中部设有进水止回阀(9),进水管(8)与排气管(6)、注水管(7)及过滤桶(13)连通,注水管(7)与集水箱(10)连通,过滤桶(13)一端与进水管(8)、出水管(19)连通,过滤桶(13)另一端与集水箱第一进水管(14)连通,过滤桶(13)内设有过滤挡板(12),集水箱第一进水管(14)经过水泵(15)与集水箱第二进水管(17)连通,集水箱第二进水管(17)与集水箱(10)连通,水泵(15)底部与水泵固定座(16)顶部固定连接,集水箱(10)底部、水泵固定座(16)底部均固定于安装基座(18)上,水泵(15)内设有水泵滤网(20),集水箱(10)之间通过箱体连通管(21)连通,箱体连通管(21)中部设有蝶阀(22),集水箱(10)顶部固定安装有液位计(1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一体化双箱式污水提升装置,包括:出水止回阀(1)、进水口(2)、设备外辅泵(3)、暗杆闸阀(4)、出水口(5)、排气管(6)、注水管(7)、进水管(8)、进水止回阀(9)、集水箱(10)、液位计(11)、过滤挡板(12)、过滤桶(13)、集水箱第一进水管(14)、水泵(15)、水泵固定座(16)、集水箱第二进水管(17)、安装基座(18)、出水管(19)、水泵滤网(20)、箱体连通管(21)、蝶阀(22);其特征在于:出水管(19)一端固定设有出水口(5),出水管(19)另一端与过滤桶(13)连通,出水口(5)正下方设有设备外辅泵(3)、暗杆闸阀(4),出水管(19)中部设有出水止回阀(1),进水管(8)一端设有进水口(2),进水管(8)中部设有进水止回阀(9),进水管(8)与排气管(6)、注水管(7)及过滤桶(13)连通,注水管(7)与集水箱(10)连通,过滤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国庆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天伦水处理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