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何保罗专利>正文

鳞片石墨再磨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437404 阅读: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1-14 15:13
一种鳞片石墨再磨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竖直设置的筒体,该筒体的侧壁下方开设有一入料口,筒体的侧壁上方开设有一出料口;所述筒体内于筒体横截面的几何中心设有一竖直的转动轴,该转动轴由设于所述筒体顶部的一驱动装置驱动旋转;所述转动轴上从上至下设有至少一组搓磨机构,所述搓磨机构包括至少一个搓磨结构,该搓磨结构包括磨块和连杆,该连杆水平设置,连杆的头部与所述磨块活动定位,连杆的尾部与所述转动轴固定;其中,所述磨块具有一弧状搓磨面,该弧状搓磨面对应所述筒体的内壁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水平转动磨块与筒壁发生磨擦,通过搓磨使石墨与脉石分离,减少对鳞片片径的破坏,同时不使用介质,避免了无功消耗,达到了节能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石墨选矿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石墨矿再磨设备,尤指一种鳞片石墨的再磨机。
技术介绍
现有行业中应用的石墨再磨机通常有溢流型球磨机、溢流型棒磨机和搅拌磨机,这三种磨机均是通过磨矿介质磨石墨精矿,达到使石墨与矿石分离的目的。但上述这三种现有的磨机在长期使用中发现存在以下不足:一、在磨矿的过程中,为了将石墨与脉石分离,现有技术采用介质对石墨和脉石的嵌合物进行诸如砸碎、冲击、挤压、撕裂、研磨的分离,因此将会对石墨的鳞片产生破坏,造成鳞片石墨的片径变小,从而降低了鳞片石墨的价值;二、因为采用的是介质磨矿的方式,而在磨矿的过程中欲使介质发生运动需要消耗较大能耗,因此不利于节能。综上,如何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便成为本技术所要研究解决的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鳞片石墨再磨机,其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会减小鳞片石墨的片径,降低鳞片石墨价值,以及能耗大、无用能耗多的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鳞片石墨再磨机,包括一竖直设置的筒体,该筒体的侧壁下方开设有一入料口,筒体的侧壁上方开设有一出料口;所述筒体内于筒体横截面的几何中心设有一竖直的转动轴,该转动轴由设于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鳞片石墨再磨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鳞片石墨再磨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竖直设置的筒体,该筒体的侧壁下方开设有一入料口,筒体的侧壁上方开设有一出料口;所述筒体内于筒体横截面的几何中心设有一竖直的转动轴,该转动轴由设于所述筒体顶部或底部的一驱动装置驱动旋转;所述转动轴上从上至下设有至少一组搓磨机构,所述搓磨机构包括至少一个搓磨结构,该搓磨结构包括磨块和连杆,该连杆水平设置,连杆的头部与所述磨块活动定位,连杆的尾部与所述转动轴固定;其中,所述磨块具有一弧状搓磨面,该弧状搓磨面对应所述筒体的内壁设置,在转动轴旋转状态下连杆带动磨块的弧状搓磨面贴合于筒体内壁旋转搓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鳞片石墨再磨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竖直设置的筒体,该筒体的侧壁下方开设有一入料口,筒体的侧壁上方开设有一出料口;所述筒体内于筒体横截面的几何中心设有一竖直的转动轴,该转动轴由设于所述筒体顶部或底部的一驱动装置驱动旋转;所述转动轴上从上至下设有至少一组搓磨机构,所述搓磨机构包括至少一个搓磨结构,该搓磨结构包括磨块和连杆,该连杆水平设置,连杆的头部与所述磨块活动定位,连杆的尾部与所述转动轴固定;其中,所述磨块具有一弧状搓磨面,该弧状搓磨面对应所述筒体的内壁设置,在转动轴旋转状态下连杆带动磨块的弧状搓磨面贴合于筒体内壁旋转搓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墨再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具体为一电机,该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转动轴传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墨再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搓磨机构设有多组,各所述搓磨机构在所述转动轴上由上至下依次排列。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墨再磨机,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保罗黄晓光
申请(专利权)人:何保罗黄晓光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