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许文海专利>正文

一种离子交换处理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43337 阅读:2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离子交换处理装置及方法是由一个多路阀控制一个离子交换柱及设于进水总管上的稳流装置等构成。在多路阀壳体的上下部有孔洞,阀芯上有导孔,通过阀芯转动使其上的导孔与阀壳体上的孔洞对位沟通;本装置可用微机控制系统对其水处理工艺全过程进行程序自动控制及用于本装置的盐液产生装置。具有产水量高;耗水、耗盐、耗电量低;节省原材料;设备简单;制造方便;容易控制;操作简便;可使再生盐液、清洗液、产水等从离子交换柱的两端进或出等优点。(*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特别是离子交换水处理装置及方法,该装置由一个多路阀控制一个离子交换柱和连接管路及其上的稳流装置等构成。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用于水处理装置中的盐液产生装置。中国专利技术专利CN85100681.1审定号(CN1004193B)公开一种连续式离子交换处理方法,其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液相切换的连续式产水的离子交换水处理方法和设备。它是由一旋转阀控制多个离子交换柱,实现各柱按流程要求进行产水,进盐再生、清洗作业,各种作业分别在不同交换柱内同时进行,各柱作业的变换是通过旋转阀芯转动一个角度同时切换。众所周知,对交换柱内已失效的树脂进行再生处理或清洗所需液体量(再生液或清洗液的需用量)远小于经再生后的树脂可处理的软水量,一般再生液需用量与可处理的软水量之比约为1∶80,清洗液需用量与可处理的软水量之比约为1∶40,即自耗水量(包括配盐液及清洗用量)为产水量的3-5%。而该专利所公开的设备在作业时,一个离子交换柱从开始产水到被切换为其它作业工序的这段时间内,其它的离子交换柱(根据该专利所公开的情况,至少有两个离子交换柱)一直在向外排出再生液和清洗液,因此该专利在实际使用中造成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本专利技术是一种离子交换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由一个多路阀控制一个离子交换柱和连接管路组成,多路阀由固定不动的阀壳体和设于阀壳体中可转动的锥形阀芯,在阀壳体和阀芯上有按工艺需要开设的对应孔洞,通过阀芯的转动使其上的孔洞与阀壳体上的孔洞对位沟通,在进水总管上设有稳流装置,阀壳体上下部有按需要开设的孔洞及无孔零工位,阀芯上设有按需要可将阀壳体上下部孔洞对位沟通的导孔,液流可经阀壳体上的孔洞和阀芯上的导孔进入和排出离子交换柱。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文海
申请(专利权)人:许文海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62[中国|甘肃]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