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属直饮水深度处理技术。随着人们生产水平的提高,对饮水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大量研究表明,自来水厂现有传统水处理工艺较难有效根除水中存在的有毒有害物质,饮水需深度处理已成为国际化大趋势。目前,市场上出现的各种类型蒸馏水、太空水、脱离子水等均属深度处理的饮水,在我国统称为纯净水。目前,我国纯净水生产基本上都是采用逆渗透或蒸馏技术。对于一般自来水,应用这两种技术进行深度处理几乎可去除水中所有无机离子,所生产的纯净水其总固态溶解物(TDS)一般不到5ppm(百万分之一),电导率不到10us/cm。这种强烈的去离子作用破坏了天然水体原有的碳酸平衡体系,大气中大量CO2的溶入,导致纯净水呈弱酸性。专利技术人对我国市场上30多种瓶装纯净水进行了水质测试调查,结果表明纯净水pH值均在5.0~6.0之间,呈明显的弱酸性。饮水pH值对人体健康有很大影响。人体血液pH值呈中性,为7。当血液pH值偏差0.5时,就有可能导致人死亡。为此,世界各国对直饮水pH值有严格规定,限定其pH值均在6.5~8.5范围内。近年来,国内外不少研究报道,长期饮用弱酸性水可诱发多种消化道疾病,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纯净水生产中pH值的改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文石、白云石、方解石、菱镁矿石或是其混合组成的磨成砂粒的纯净、不含任何有害成份的纯天然矿石与粒状活性碳按体积比为5∶1~1∶5的比例混合组成混合滤料填充在过滤装置内,也可将上述天然矿石砂粒和粒状活性碳分别填充在两个过滤装置内,并把填充天然矿石砂粒的过滤装置安置在前,填充粒状活性碳的过滤装置安置在后,且同时作为纯净水生产工艺的后置处理装置,设置在脱盐装置后、杀菌装置前,对纯净水作进一步过滤处理,其中:天然矿石的粒径控制在0.2~2cm,粒状活性碳的粒径应为0.1~0.5cm,纯净水流过这种混合滤料层的接触时间应控制在5~60秒 ...
【技术特征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