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肖伟良专利>正文

风能污水净化治理曝气空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40657 阅读:1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风能污水净化治理曝气空压装置主要包括:风叶、曲轴、连接杆、活塞、泵膜、泵壳、单向阀、气管,曝气装置,风叶固定在曲轴的一端上,曲轴另一端与连接杆相连接,连接杆通过泵壳上部中间与活塞相连,单向阀下的气管与曝气装置相连。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实质性特点和显著进步,它具有结构简单,具有操作方便、投资省等优点;更重要的是本发明专利技术不仅可用于各种废水和污水处理,更适用于湖泊、河流等更广泛领域的水体治理。(*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是一种曝气空压装置,特别是种风能污水净化治理曝气空压装置,属于环保类污水净化领域。
技术介绍
国内外对于污水治理主要以曝气增氧以及其他治理方法相结合,曝气增氧主要通过电力驱动进行曝气,基本经历了从表面浅层曝气到深层曝气增氧的几个阶段,但是都必须使用电力驱动,在没有电力的地方无法进行增氧曝气。在一些天然水体中,水体基本呈静止状态,或水体流速较小(一般都处于5mm/s以下)。各层水体因受水深和其它原因的影响,水质情况有所不同;表层水与外界大气接触面积较大,氧溶入水中较多,D0值较高,但随着水深的增加,D0值逐渐降低,到底层D0基本降到零。底层水处于严重缺氧状态,底泥处于厌氧条件下,有机污染大量积累,造成水体黑臭,水生动物大量因缺氧而死亡,尸体沉积于底部、分解,营养盐不断增加,大量消耗溶解氧,水体恶化。由于许多天然水体的附近无电力设施,另外运行成本高也是困扰水体治理的一个重要因素。经文献检索发现96214556,名称为空气压缩电磁泵,该技术自述为其包括一膜瓣、位于该膜瓣至少一侧的壳体、以及一在该壳体和该膜瓣之间形成的密闭的振动空间,该壳体上还装有至少一个进气单向阀和至少一个出气单向阀,其特征在于,在该壳体的中间部位嵌装有电磁铁,而在膜瓣上对应于所说电磁铁的位置嵌装一强永磁体,但该结构适合于防尘呼吸器。在进一步的检索中尚未发现有与本专利技术主题相同或结构特征相同的技术文献的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以风力为动力,风力带动曲轴转动,再带动活塞上下移动,从而使泵膜上下移动,从而产生压缩空气的风能污水净化治理曝气空压装置。本专利技术主要包括风叶、曲轴、连接杆、活塞、泵膜、泵壳、单向阀、气管、曝气装置,风叶固定在曲轴的一端上,曲轴另一端与连接杆通过螺钉相连,连接杆从空气压缩装置泵壳上部的中间通过并与活塞相连,空气压缩装置泵壳为圆柱形,活塞与泵膜相连,泵膜的周边与空气压缩装置泵壳的内壁相连,将整个空气腔分成上下两部分,下部分空气腔底部有一单向阀,出气阀下部连有气管与曝气装置相连。曝气装置包括气流分配器、支架、带有曝气膜的曝气座,气流分配器设置在支架上,气流分配器又通过气管与支架若干个带有曝气膜的曝气座相接,曝气膜上设置0.1mm-0.5mm的微小孔。曲轴与空气压缩装置的泵壳均可固定在本专利技术的装置上。当有风时,风叶转动带动曲轴转动,空气压缩装置中的活塞及泵膜因此产生上下垂直运动,当活塞向上运动时,空气进入下部空腔内,当活塞向下运动时,下部空腔内的空气通过单向阀进入曝气装置,进而对水体进行曝气充氧。风叶便开始转动,带动曲轴及连接杆上下振动,当连接杆向上时,泵膜单向阀便打开通气,使气体从上部空腔进入下部空腔,当连接杆向下时,下半部空气压力升高,当下半部空腔达到一定压力时空气便从单向阀经导气管排出,完成整个空气压缩的过程,高速气流通过气管进入气流分配器,通过气流分配器上的曝气座,在其曝气膜上的微小气孔释放出直径小于0.1-0.5mm的微小气泡,在气泡上浮的过程中,提高水体各层溶解氧浓度。本专利技术在有风时可进行随时随地的曝气,解决了曝气无电力区域天然水体增氧的问题,同时没有任何能耗,无任何运行费用。本专利技术具有实质性特点和显著进步,它具有结构简单,具有操作方便、投资省等优点;更重要的是本专利技术不仅可用于各种废水和污水处理,更适用于湖泊、河流等更广泛领域的水体治理。附图说明图1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2曝气装置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主要包括风叶1、曲轴2、连接杆3、活塞4、泵膜5、泵壳6、单向阀7、气管8、曝气装置9,风叶1固定在曲轴2的一端上,曲轴2另一端与连接杆3通过螺钉相连,连接杆3从空气压缩装置泵壳6上部的中间通过并与活塞相连,空气压缩装置泵壳6为圆柱形,活塞4与泵膜5相连,泵膜5的周边与泵壳6的内壁相连,将整个空气腔分成上下两部分,下部分空气腔底部有一单向阀7,出气阀下部连有气管8与曝气装置9相连。曝气装置9包括气流分配器10、支架11、带有曝气膜12的曝气座13,气流分配器10设置在支架11上,气流分配器10又通过气管8与支架11上若干个带有曝气膜12的曝气座13相接,曝气膜12上设置0.1mm-0.5mm的微小孔。曲轴2与空气压缩装置的泵壳6均可固定在装置上。权利要求1.一种风能污水净化治理曝气空压装置,主要包括活塞(4)、泵膜(5)、泵壳(6)、单向阀(7)、气管(8),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风叶(1)、曲轴(2)、连接杆(3)、曝气装置(9),风叶(1)固定在曲轴(2)的一端上,曲轴(2)另一端与连接杆(3)相连接,连接杆(3)通过泵壳(6)上部中间与活塞(4)相连,单向阀(7)下的气管(8)与曝气装置(9)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这种风能污水净化治理曝气空压装置,其特征是曝气装置(9)包括气流分配器(10)、支架(11)、带有曝气膜(12)的曝气座(13),气流分配器(10)设置在支架(11)上,气流分配器(10)又通过气管(8)与支架(11)若干个带有曝气膜(12)的曝气座(13)相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这种风能污水净化治理曝气空压装置,其特征是曝气膜(12)上设置0.1mm-0.5mm的微小孔。全文摘要风能污水净化治理曝气空压装置主要包括:风叶、曲轴、连接杆、活塞、泵膜、泵壳、单向阀、气管,曝气装置,风叶固定在曲轴的一端上,曲轴另一端与连接杆相连接,连接杆通过泵壳上部中间与活塞相连,单向阀下的气管与曝气装置相连。本专利技术具有实质性特点和显著进步,它具有结构简单,具有操作方便、投资省等优点;更重要的是本专利技术不仅可用于各种废水和污水处理,更适用于湖泊、河流等更广泛领域的水体治理。文档编号C02F7/00GK1348927SQ0113904公开日2002年5月15日 申请日期2001年12月4日 优先权日2001年12月4日专利技术者肖伟良, 章永泰 申请人:肖伟良, 章永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风能污水净化治理曝气空压装置,主要包括:活塞(4)、泵膜(5)、泵壳(6)、单向阀(7)、气管(8),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风叶(1)、曲轴(2)、连接杆(3)、曝气装置(9),风叶(1)固定在曲轴(2)的一端上,曲轴(2)另一端与连接杆(3)相连接,连接杆(3)通过泵壳(6)上部中间与活塞(4)相连,单向阀(7)下的气管(8)与曝气装置(9)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伟良章永泰
申请(专利权)人:肖伟良章永泰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