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体纯化处理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40122 阅读:2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液体纯化处理模块,具有结构简单,能耗低,不需化学药剂进行再生,适应性强不怕毒化,液体处理效果强的特点。该模块包括端板、配电底板、电极板、绝缘隔框及连接件,一对以上并排配置的配电底板通过连接件由端板及绝缘隔框固定,配电底板与配电元件连接,连有电极板的配电底板上设有导液孔,并与端板上的进出液口以及电极板之间的空隙连通构成液体通道,在电极板之间的空隙内还装有能使液流通过的填料。在直流电场作用下,加上填料的扰流作用,电极能更有效地去除液体中的离子、有机物、悬浮物及胶体粒子,可以对各种来源的水、酒、果汁、饮料、乳制品及各种化工液体进行处理。(*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一种液体处理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液体纯化处理模块
技术介绍
在液化处理中,尤其是在水的处理过程中,代表性的技术有蒸馏法、反渗透法、电渗析法、离子交换法、冷冻法等,但用上述方法处理液体的设备在使用过程中不但能耗高,而且如反渗透法是通过薄膜进行液体处理,薄膜易受水中钙、氯等物质的毒化,给设备的运行及维护带来了很多麻烦,因此,尽管有新型薄膜不断推出,其应用仍然受到许多限制。还有像离子交换法,是通过离子交换树脂作为主体对液体进行处理,一方面树脂价格昂贵,另一方面因需要采用强碱、强酸来进行再生,从而会产生大量的二次污染,而导致设备保养和维护的复杂。电渗析法则采用主要由极板、隔框和离子交换膜组成的电渗析模块作为处理主体,在直流电场的作用下,实现水的淡化,但由于采用离子交换薄膜,仍然有被毒化的缺点。同时,该模块只能去除离子,而对有机物、胶体颗粒、其它颗粒或悬浮物的去除效果不明显。再者,由于电渗析模块的极板上必须发生水的电解,因此能耗较大。目前公知较先进的EDI技术是在电渗析及离子交换树脂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深度除盐技术,主要利用阴阳离子膜的单向传输离子的特性,在离子交换树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体纯化处理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对以上并排配置的配电底板(4)通过连接件由端板(1)及绝缘隔框(5)固定,且配电底板(4)与配电元件(2)连接,固连有电极板(8)的配电底板(4)上设有导液孔(10),并与端板(1)上的进出液口(7)以及相邻两电极板(8)之间的空隙(9)连通成液体通道,相邻电极板(8)之间的空隙(9)内装有能使液流通过的填料(1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晓慰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高德卡本净化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