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冶炼工艺防止C、Mn元素成分波动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4399134 阅读: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1-11 12: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冶炼工艺防止C、Mn元素成分波动的方法,在确认冶炼工艺得到的钢材C、Mn元素含量存在成分波动的前提下,分别对具有和不具有补加合金或增碳剂工序的冶炼工艺,进行工艺调整,防止成分波动的出现。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获得的方法,通过对冶炼工艺参数的控制及工艺条件的调整,有效防止钢材成分波动的出现,实现通过控制冶炼过程中成分的熔炼分析值,保证获得的钢材成品的成分分析值符合标准要求,从而从根本上提高钢材的质量,保证钢材使用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冶炼工艺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冶炼工艺防止C、Mn元素成分波动的方法
技术介绍
钢材作为生产、生活各领域应用广泛的材料,其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当前我国针对钢材检测具有相关的规范,最为常用的两种分析方法是成分分析法和熔炼分析法。熔炼分析是指在钢液浇注过程中采取样锭,然后进一步制成试样并对其进行化学分析,分析结果表示同一炉或同一罐钢液的平均化学成分,GB/T699-1999《优质碳素结构钢》中规定的钢的化学成分是要求采用熔炼分析法得到的。成品分析是指在经过加工的成品钢材(包括钢坯)上采取试样,然后对其进行的化学分析。这两种方法的操作过程不同,且由于钢液在结晶过程中会产生元素的不均匀分布(或称偏析),导致成品分析的数值往往与熔炼分析的数值不同,如成分分析法的数值在规定的范围内,而熔炼分析法的数值则可能会超出标准,针对这种情况,就在规定中设置了一个允许数值,称之为允许偏差,而超出允许偏差的范围时称为成分波动,成分波动的出现常常会造成钢材性能屈服强度的降低,影响钢材质量。目前的炼钢在转炉冶炼到连铸浇铸直至轧钢的整个工艺过程中,存在有些炉次会出现成分波动的现象,造成影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冶炼工艺防止C、Mn元素成分波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确认冶炼工艺得到的钢材C、Mn元素含量存在成分波动,对不具有补加合金或增碳剂工序的冶炼工艺,进行以下工艺调整:A、控制转炉倾动达到‑60℃时刻与合金料仓阀门开阀时刻差值小于45秒,并使出钢过程中底吹气源压力强度增加0.2Mpa;B、控制吹氩站软吹吹氮时间达到8分钟;C、控制中包高温温度>1550℃,将中包液面低至600mm进行浇铸,防止出现拉漏现象;D、控制中包低温温度<1518℃,将中包换大水口或开新流,进行增加拉速操作;防止结瘤停机事故;E、控制取样前的吹氩站软吹吹氮时间大于4分钟;F、确认底吹不透气,使用顶吹棒杆设备,吹氮气3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冶炼工艺防止C、Mn元素成分波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确认冶炼工艺得到的钢材C、Mn元素含量存在成分波动,对不具有补加合金或增碳剂工序的冶炼工艺,进行以下工艺调整:A、控制转炉倾动达到-60℃时刻与合金料仓阀门开阀时刻差值小于45秒,并使出钢过程中底吹气源压力强度增加0.2Mpa;B、控制吹氩站软吹吹氮时间达到8分钟;C、控制中包高温温度>1550℃,将中包液面低至600mm进行浇铸,防止出现拉漏现象;D、控制中包低温温度<1518℃,将中包换大水口或开新流,进行增加拉速操作;防止结瘤停机事故;E、控制取样前的吹氩站软吹吹氮时间大于4分钟;F、确认底吹不透气,使用顶吹棒杆设备,吹氮气3分钟以上,保持钢液面的渣层依靠气体动力学条件破开直径300mm以上的圆形;对具有补加合金或增碳剂工序的冶炼工艺,进行步骤A~F的工艺调整,并在步骤A之前增加步骤a的工艺调整,所述步骤a包括将吹氩站软吹吹氮时间比工艺预定时间延长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旭黄宏虎苑二坡邓晓锋
申请(专利权)人:新兴铸管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