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垃圾渗滤液处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439431 阅读:2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污水处理方法,尤其是垃圾渗滤液处理方法,其特征是将废水先经物理脱氨氮,然后再经厌氧消化,立式氧化槽生化,水解酸化,好氧生化处理。本发明专利技术工艺不仅具有总投资省,可节省投资50%,占地面积小,可减少用地60%,运行操作简单,可随开随停,适应垃圾渗滤液形成环境,抗冲击负荷能力强;而且处理成本低,m#+[3]垃圾渗滤液处理成本约5-8元,可达到高效率、低成本、低运行费用处理垃圾渗滤液,而且整个工艺不加任何稀释水,减少了总排放量,出水可完全达到一级排放标准。本发明专利技术污水处理方法还可以用于其它类似的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处理。(*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污水处理方法,尤其是垃圾渗滤液处理方法。中国专利99124025公开的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工艺,是将渗滤液以内层回灌方式将其回灌到已经进行了覆土的垃圾填埋区内,利用垃圾中含有的厌氧酸化菌和甲烷菌对内层回灌渗滤液进行厌氧生物降解;然而再由浸没式膜生物设备进行好氧生物降解和膜过滤,依靠浸没式膜生物反应设备中高浓度的好氧微生物对可生物降解有机物、氨氮进行降解去除,同时通过膜进行固液分离;然后再进行反渗透处理,利用反渗透膜对溶解性有机物和重金属优异截留率,去除影响硝化菌活性的有机物和有毒有害物质;透过液由生物硝化设备进行脱氨氮处理,从而使处理污水达标。此工艺虽然将脱氨氮后移,在大部分去除影响微生物活性的重金属离子和有毒有害化合物后,再进行生物硝化,提高氨氮生物脱除效果。然而这种工艺也有其不足,一是废水高的氨氮直接生化,会使得生化效果较差;二是反渗透处理,处理运行费用较高;三是约占原水1/4-1/5的含重金属离子及难降解有机物的反渗透浓缩液,需通过采用回灌依靠垃圾、土地吸附、吸收、自然蒸发处理,这样不仅高浓度的有机物仍然积留在垃圾中,加重了后续处理,而且重金属离子截留于土壤中,会造成对土壤的破坏,不利于复土种植植物;四是由于回灌使土壤吸附达到饱和,还需不断移动回灌区,不仅会造成大面积土壤被污染,而且不断移动工作区,也增加了废水收集难度。中国专利01128917公开的垃圾渗沥液处理方法,将经驯化微生物加入由厌氧、曝气组合的生化反应器,通过微生物降解去除有机物和NH3-N,然后再加入絮凝剂进行絮凝沉淀物化处理,降低COD与色度,再用纳米材料为过滤介质进行过滤,进一步降低COD和色度。然而此方法,也由于生物降解COD和NH3-N条件不相同,两者在同一处理工艺下处理效果不好,而且普通生物除氨氮效果较差;另外垃圾渗滤液中含有对微生物有害的重金属离子及其它有毒有害物质,会使得微生物活性较差,生物处理效果受到影响;原废水较高的NH3-N,也使得直接生物降解效果不理想。再就是上述采用硝化——反硝化生物脱氨氮,不仅设备复杂膨大,占地面积大,一次投资费用高,而且脱除周期长,操作工艺复杂,动力消耗多,运转费用高,操作不当将直接影响脱氮效率。本专利技术垃圾渗滤液(以下简称废水)处理方法,首先采用物理脱氨氮,而后再通过厌氧消化、立式氧化槽生化、水解酸化、好氧生化逐级生物降解处理,使处理废水达标。具体说,本专利技术垃圾渗滤液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废水先经物理脱氨氮,然后再经厌氧消化,立式氧化槽生化,水解酸化,好氧生化处理。本专利技术首先将废水通过物理脱氨氮,依靠物理脱氨氮作用大幅度削减废水中氨氮,降低废水中氨氮浓度,为后续生物处理创造有利条件,有利于提高废水后续生物处理效果。本专利技术所述物理脱氨氮,可以是诸如通过各种吹脱塔,或吹脱吸收塔,通过气吹作用将氨、氮分子释放到空气中或被液体吸收成盐;也可以采用超声波超声能脱氨氮。为提高氨氮脱除率,本专利技术较好是采用超声气振脱氨氮,例如(但不限于)中国专利0220442所述脱氨氮装置,不仅可以将废水中游离氨、氮分子脱除,而且超声能还能使废水中结构相对稳定的NH3-N“断键”,使其由相对稳定的分子结构断键转化为单分子N2和NH3,在超声能作用下变成气体从水中逸出,因而具有更好的脱氨氮效率,高浓度NH3-N去除率可达80-90%。同时超声气振还能使废水中一些难降解大分子有机化合物开键裂化(断键)和催化氧化,变成可降解的小分子,不仅同时具有降解CODcr作用,可去除CODcr约20-30%;而且改善了废水可生化性,更有利于后续生化降解,一举二得。如果废水通过超声气振脱氨氮,再经加入絮凝剂沉淀,还可除去大部份重金属离子,可减少有害金属离子对后续生物降解微生物的影响,对保护后续生物降解微生物活性有积极作用。厌氧消化,主要是利用厌氧菌的消化作用,将高浓度有机废水中一些不可及难生化有机化合物降解,转变为可生化物质,并使得BOD/COD比提高,从而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同时厌氧消化也可去除CODcr约65-90%,而且厌氧消化污泥增长小,处理成本低,处理量大的,还可回收生物能(甲烷气)。本专利技术厌氧消化,可以采用各种结构的厌氧消化池,为减小占地面积,本专利技术一种较好为采用升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该污泥床采用立式结构,由污泥床区、悬浮区和澄清区三部分组成,废水首先由污泥床和悬浮区的厌氧微生物完成对有机物的消化分解,使之转变为甲烷、二氧化碳和水,或者让硝酸盐及亚硝酸盐为电子受体,释放其中的氮。通过澄清区完成气、固、液三相分离。升流式厌氧污泥床,具有污泥浓度高、比活性大,有机负荷高,处理效果好,产泥率低,可以间隙运行,抗冲击,易管理。立式氧化槽生化,废水经前述处理,已去除大部分氨氮和部分CODcr、BOD5,并使一些难降解大分子有机化合物转变为可生物降解的小分子有机物,通过本工艺段立式氧化槽生化,可使大部分有机物得到降解和去除,起到大幅度削减有机物。由于垃圾渗滤液有机污染物浓度较高,因此本专利技术中采用耐高负荷的集氧化沟和SBR两者优点于一体的立式氧化床例如(但不限于)中国专利98242533,它由内置球形纤维填料的环流生化区和澄清区二部分组成,球形纤维填料蓄泥量大,可保证高负荷,使进水可适应CODcr4000-4500mg/l高浓度,克服了普通生化处理受进水浓度限制,高浓度废水需先加水稀释才能生化的不足,这样可减少总排放量。环流生化区形成的好氧、兼氧、厌氧区微生物群丰富,不仅有氧化作用,还有水解作用,一方面可使难生化物质进一步“开环断链”变得可生化,可生化物质“断链”变得好生化,提高了废水易生化性,使高浓度有机废水快速降解,同时其局部厌氧环境和活性污泥,又具有一定生物脱氮作用,对剩余氨氮进一步去除。出水经澄清区截污,效率高、效果好。而且在立式氧化槽生化中竖向环流是由曝气“气提”及导流筒和封帽形成,因此无须外加动力,所以曝气头可以采用浅置,并采用低压风机,节能效果好,可降低设备投资成本。在此立式氧化槽生化工艺中,CODcr去除率可达60-80%,BOD5去除率可达60%左右,NH3-N去除率可达50%左右。水解酸化,主要作用是使剩余的大分子难降解有机物进一步经水解酸化“开环断链”,使不可生化或难生化物质变成可生化物质,进一步改善和提高已处理污水的可生化性,提高BOD/COD比,为后续再次生化降解创造了条件,并降低CODcr和BOD5浓度。此过程CODcr去除率约为15%左右,BOD/COD比提高至0.25-0.3左右。采用水解酸化,较其工艺废水停留时间短,投资成本低。好氧生化,废水经水解酸化后,再接着进行好氧生化处理,降解有机物。好氧生化可以采用现有的废水各种好氧生物处理方法,如各种活性污泥法,各种生物膜法等。本专利技术中较好采用流程短、占地面积小、污泥性状好、生物量丰富、污泥产率低、兼有脱氮作用、设备简单、建设费用低、操作简便的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该工段对CODcr去除率可达80-95%,BOD5去除率可达90%左右。对于一些有机污染物浓度很高及直接难生化物质较多的垃圾渗滤液,为有效保证最终处理效果,本专利技术还可以在物理脱氨氮前,先将废水经铁床进行预处理例如(但不限于)中国专利02220440铁床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垃圾渗滤液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废水先经物理脱氨氮,然后再经厌氧消化,立式氧化槽生化,水解酸化,好氧生化处理。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剑芬
申请(专利权)人:宜兴市天立环保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