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消声器检测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4393353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1-10 22: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消声器检测系统,包括:风机房、声源室、混响室和消声室,所述风机房与所述声源室连通设置,所述声源室的出口设置有上游测试段风管,所述混响室的进口处设置有一下游测试段风管,所述消声室的进口处设置有另一下游测试段风管,所述上游测试段风管与所述下游测试段风管之间设置有消声器待测试段。本发明专利技术中声源室、混响室、消声室集中设置在一个系统中,可以在上游测试段风管和下游测试段风管之间安装不同形状的消声器待测试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性能检测
,特别涉及一种消声器检测系统
技术介绍
检测消声器实际消声效果的方式通常有两种:一是插入损失,即在噪声源和测点之间插入一个消声器时,在该测点所测得的消声器安装以前和以后的声压级差,单位是分贝。二是传声损失,即在消声器进口端入射声的声功率级与消声器出口端所传声的声功率级之差,单位也是分贝。然而,消声器检测系统一旦完成安装后,不方便对其进行随意更改。因此,在检测形状不一的消声器时,难以根据消声器的形状来更改消声器检测系统,从而很难实现检测形状不一的消声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消声器检测系统,有效地解决了难以实现检测形状不一的消声器试件、检测结果不准确等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消声器检测系统,包括:风机房、声源室、混响室和消声室,所述风机房与所述声源室连通设置,所述声源室的出口设置有上游测试段风管,所述混响室的进口处设置有一下游测试段风管,所述消声室的进口处设置有另一下游测试段风管,所述上游测试段风管与所述下游测试段风管之间用于设置有消声器待测试段。进一步,所述混响室和消声室相邻设置,所述声源室与所述混响室、消声室相对设置。进一步,所述声源室设置为两个,两个声源室相邻设置、且每个声源室的出口处设置有一个上游测试段风管;一个声源室与一个混响室相对设置,另一个声源室与一个消声室相对设置。进一步,所述风机房与所述声源室之间设置有送风系统,所述送风系统包括进风消声器、进风静压箱和离心风机,所述进风消声器与所述风机房连通设置,所述进风消声器、进风静压箱、离心风机通过进风管沿着风向依次连通设置。进一步,所述送风系统还包括送风静压箱和送风消声器,所述送风静压箱与所述离心风机连通设置,所述送风静压箱与所述送风消声器连通设置,所述送风消声器与所述声源室连通设置。进一步,所述送风消声器的出口处设置有两个送风支管,每个送风支管与一个声源室连通设置。进一步,所述送风消声器的出口处设置有风阀。进一步,所述风阀设置为两个,每个风阀设置在一个送风支管上。进一步,所述进风消声器的进风口处设置有进风百叶。进一步,所述消声器待测试段位于相对设置的上游测试段风管、下游测试段风管之间;或者,所述消声器待测试段位于在交叉设置的上游测试段风管、下游测试段风管之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消声器检测系统,声源室、混响室、消声室集中设置在一个系统中,可以在上游测试段风管和下游测试段风管之间安装不同形状的消声器待测试段。2、本专利技术中在风机房与声源室之间设置有送风系统,气体经过进风消声器时,进风消声器可以消除空气动力性噪音;气体经过进风静压箱时,进一步消除空气动力性噪音,减少动压、增加静压、稳定气流以及减少气流振动,使得送风效果更加理想;气体经过离心风机时,可以提高气体压力并促进气体排送。3、本专利技术中气体再次经过送风静压箱时,进一步减少动压、增加静压、稳定气流以及减少气流振动,使得送风效果更加理想;气体再次经过送风消声器时,进一步消除空气动力性噪音。4、本专利技术中风阀,可以控制气体的流动情况,以及气体流向。在送风消声器的出口处设置两个风阀,可有效地控制气体具体输入哪个声源室。5、本专利技术中声源室设置两个,混响室、消声室分别与声源室相对设置,可以用于检测不同形状的消声器待测试段。附图说明下面将以明确易懂的方式,结合附图说明优选实施方式,对一种消声器检测系统的上述特性、技术特征、优点及其实现方式予以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消声器检测系统的侧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种消声器检测系统的平面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消声器检测系统中送风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中安装有一种消声器待测试件的消声器检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中安装有另一种消声器待测试件的消声器检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10—风机房11—进风消声器12—进风静压箱13—离心风机14—送风静压箱15—送风消声器111—进风百叶151—风阀20—第一声源室21—第一上游测试段风管22—第二声源室23—第二上游测试段风管24—声源音箱30—混响室31—第一下游测试段风管40—消声室41—第二下游测试段风管42—消声导流装置43—排气房44—控制室45—储放区50—消声器待测试段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照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并获得其他的实施方式。为使图面简洁,各图中只示意性地表示出了与本专利技术相关的部分,它们并不代表其作为产品的实际结构。另外,以使图面简洁便于理解,在有些图中具有相同结构或功能的部件,仅示意性地绘示了其中的一个,或仅标出了其中的一个。在本文中,“一个”不仅表示“仅此一个”,也可以表示“多于一个”的情形。如图1、图2所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一种消声器检测系统,包括:风机房10、声源室、混响室30和消声室40,所述风机房10通过送风系统与所述声源室连通设置,所述声源室的出口设置有上游测试段风管,所述混响室30的进口处设置有第一下游测试段风管31,所述消声室40的进口处设置有第二下游测试段风管41,所述上游测试段风管与所述第一下游测试段风管31之间设置有消声器待测试段50,和/或所述上游测试段风管与所述第二下游测试段风管41之间设置有消声器待测试段50。优选的,所述混响室30和消声室40相邻设置,所述声源室与所述混响室30、消声室40相对设置。所述声源室内设置有声源音箱;所述消声室内还设置有消声导流装置42,所述消声导流装置42与排气房43连通。所述排气房43的旁侧设置有控制室44,所述消声室40与排气房43、控制室44相邻设置。所述控制室44远离所述排气房的一侧设置有储放区45。针对上述实施例的改进,本实施例中,如图1、图3所示,所述送风系统包括:进风消声器11、进风静压箱12、离心风机13、送风静压箱14和送风消声器15,所述进风消声器11与所述风机房10连通设置,所述进风消声器11的进风口处设置有进风百叶111;所述进风消声器11、进风静压箱12、离心风机13沿着风向通过进风管依次连通设置。所述送风静压箱14与所述离心风机13连通设置,所述送风静压箱14与所述送风消声器15连通设置,所述送风消声器15与所述声源室连通设置,所述送风消声器15的出口处设置有风阀151。进风静压箱12、送风静压箱14也可以称为扩张管式消声器。消声器是允许气流通过,却又能阻止或减小声音传播,可以消除空气动力性噪声的一种装置。静压箱是送风系统减少动压、增加静压、稳定气流和减少气流振动的一种必要的配件,它可使送风效果更加理想。离心风机13是依靠输入的电能,提高气体压力并排送气体,它是一个动力源。针对上述实施例的改进,本实施例中,如图2、图4、图5所示,所述声源室设置为两个,即第一声源室20和第二声源室22,第一声源室20和第二声源室22相邻设置,第一声源室20的出口处设置有第一上游测试段风管21,第二声源室22的出口处设置有第二上游测试段风管23;第一声源室20与混响室30相对设置,第二声源室22与消声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消声器检测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消声器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风机房、声源室、混响室和消声室,所述风机房与所述声源室连通设置,所述声源室的出口设置有上游测试段风管,所述混响室的进口处设置有一下游测试段风管,所述消声室的进口处设置有另一下游测试段风管,所述上游测试段风管与所述下游测试段风管之间设置有消声器待测试段。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消声器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风机房、声源室、混响室和消声室,所述风机房与所述声源室连通设置,所述声源室的出口设置有上游测试段风管,所述混响室的进口处设置有一下游测试段风管,所述消声室的进口处设置有另一下游测试段风管,所述上游测试段风管与所述下游测试段风管之间设置有消声器待测试段。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声器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响室和消声室相邻设置,所述声源室与所述混响室、消声室相对设置。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声器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声源室设置为两个,两个声源室相邻设置、且每个声源室的出口处设置有一个上游测试段风管;一个声源室与一个混响室相对设置,另一个声源室与一个消声室相对设置。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消声器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房与所述声源室之间设置有送风系统,所述送风系统包括进风消声器、进风静压箱和离心风机,所述进风消声器与所述风机房连通设置,所述进风消声器、进风静压箱、离心风机通过进风管沿着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子吴寅成吕波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声望声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