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动态配置养老资产的计算机数据处理方法及一种用于动态配置养老资产的计算机数据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中国人口逐步进入老龄化阶段,个人养老投资逐步兴起,成为公共养老金的重要补充。传统的养老金资产管理模式,仅根据投资者年龄估计风险偏好,并未考虑所投资产的预期收益率,以及在退休后累计资产对生活开支的替代作用。替代性养老投资,是一种基于特定目标的投资方式。对于大多数投资者而言,在退休期间维持当前的生活状态并能支付其日常开销是投资的主要目标之一。但是,目前还比较缺乏能够准确计算替代性养老投资的方法或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文提出的用于动态配置养老资产的计算机数据处理方法,能够通过动态的资产配置,准确地对各种不同的基础资产进行动态配置,从而满足了投资者对于养老资产的动态配置的需求。同时,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与此对应的用于动态配置养老资产的计算机数据处理装置。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动态配置养老资产的计算机数据处理方法,其中,(a)从基础资产数据存储单元101中,读取基础资产的历史收益率、历史波动率、通货膨胀率、无风险收益率;(b)通过资产风险和预期收益率计算单元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动态配置养老资产的计算机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a)从基础资产数据存储单元(101)中,读取基础资产的历史收益率、历史波动率、通货膨胀率、无风险收益率;(b)通过资产风险和预期收益率计算单元(102),计算各类资产的预期收益率、资产风险及两者相关矩阵;(c)向投资者在不同年龄对应的最大可承受风险估计值计算单元(103)中,输入各类资产的预期收益率、资产风险及两者相关矩阵,计算投资者在不同年龄的可承受风险上限;(d)从投资者信息数据存储装置(201)中,读取存储投资者的当前年龄d1、估计退休年龄d2、估计死亡年龄d3;(e)利用已计算得到的投资者在不同年龄的可承受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动态配置养老资产的计算机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a)从基础资产数据存储单元(101)中,读取基础资产的历史收益率、历史波动率、通货膨胀率、无风险收益率;(b)通过资产风险和预期收益率计算单元(102),计算各类资产的预期收益率、资产风险及两者相关矩阵;(c)向投资者在不同年龄对应的最大可承受风险估计值计算单元(103)中,输入各类资产的预期收益率、资产风险及两者相关矩阵,计算投资者在不同年龄的可承受风险上限;(d)从投资者信息数据存储装置(201)中,读取存储投资者的当前年龄d1、估计退休年龄d2、估计死亡年龄d3;(e)利用已计算得到的投资者在不同年龄的可承受风险上限,建立投资者在不同年龄的可承受风险上限的静态数据对照表,存储于投资者的年龄与最大可承受风险的静态对照表存储单元(001)中;(f)通过投资者可承受最大风险处理单元(002),从投资者的年龄与最大可承受风险的静态对照表存储单元(001)和投资者信息数据存储单元(201)中获取数据,先选取一个初始假定的最大可承受风险,进而计算得到可承受风险函数,并判断可承受风险函数值是否超过波动率上限,如果超过则返回此可承受风险函数值并继续进行迭代,如果不超过则确定为投资者可承受最大风险;(g)通过投资者投资配置计算单元(003),计算投资人的资产组合的目标波动率的时间序列;(h)通过替代性养老金投资配置计算单元(004),计算得到投资人的资产组合配置;(i)通过可替代投资比例计算与输出单元(005),求解并输出每年的可替代投资比例的报表,其中:首先,计算得到预期收益率的时间序列,其次,定义现金流存入为负数,现金流提取为正数,然后,计算折线现金流的价值之和为0,最后,计算得到可替代投资比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动态配置养老资产的计算机数据处理方法,所述基础资产分为两类:债券和股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动态配置养老资产的计算机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资产风险和预期收益率计算单元(102)中,采用资产风险和预期收益率评估模型,用于计算各类资产的预期收益率、资产风险及两者相关矩阵。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动态配置养老资产的计算机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投资者在不同年龄对应的最大可承受风险估计值计算单元(103)中,采用线性递减函数作为风险上限函数,用于计算投资者在不同年龄的可承受风险上限。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动态配置养老资产的计算机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投资者信息数据存储单元(201)中,用于存储投资者的当前年龄d1在15-50岁之间、估计退休年龄d2在50-65岁之间、估计死亡年龄65-105岁之间。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个所述的用于动态配置养老资产的计算机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投资者的年龄与最大可承受风险的静态对照表存储单元(001)中,采用如下迭代算法计算得到最大可承受风险,用于存储投资者在不同年龄的可承受风险上限的静态数据对照表:(I)设定常数α值作为曲率规划,所述常数α值的取值范围是:1.01<α<1.50;(II)选取一个初始假定的最大可承受风险σmax;(III)计算得到可承受风险函数σd:σ(d)=σmax+σmin2+(α-(d-d1+d32)1+α-(d-d1+d32)-12)·1+α-d3-d121-α-d3-d12·(σmax-σmin).]]>(IV)判断可承受风险函数σd值是否超过波动率上限,如果可承受风险函数σd值超过波动率上限,则回到步骤(II),重新选取初始最大可承受风险σmax,并依次执行步骤(III)、(IV);如果可承受风险函数σd值没有超过波动率上限,即认可此最大可承受风险σmax。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动态配置养老资产的计算机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常数α值的取值范围是:1.10<α<1.30。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动态配置养老资产的计算机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常数α值的取值是:α=1.20。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动态配置养老资产的计算机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投资者投资配置计算单元(003),采用公式用于计算投资人的资产组合的目标波动率的时间序列。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动态配置养老资产的计算机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替代性养老金投资配置计算单元(004),需要满足公式组:用于计算得到投资人的资产组合配置。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用于动态配置养老资产的计算机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通过可替代投资比例计算与输出单元(005)求解并输出每年的可替代投资比例的报表的过程中,首先,根据替代性养老金投资配置计算单元(004)得到的权重配置的时间序列与资产风险和预期收益率计算单元(102)得到的资产预期收益率,计算得到预期收益率的时间序列:其次,定义现金流序列其中在年龄当前年龄d1和估计退休年龄d2之间的现金流存入为负数,在估计退休年龄d2和估计死亡年龄d3之间的现金流提取正数;然后,现金流通过收益率进行折现,使得在预计死亡年龄d3的价值之和为0:Σd=d1d3k→(d)·r→(d)=0.]]>最后,把从分子分母相除约去,得到投资收益可替代投资比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曲径,
申请(专利权)人:中欧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