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以净化空气的污水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374225 阅读: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1-09 19: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以净化空气的污水处理装置,包括壳体、空气净化机构、净化装置和排污装置;所述空气净化机构包括集气罩、空气净化装置和排气口,集气罩固定连接在壳体顶部,空气净化装置通过排气管连接在集气罩与壳体之间;所述集气罩正下方装有中心筒体,中心筒体底端安装有支撑板,在支撑板下方安装有中心导流体;在中心导流体内部设置有一个加药器;所述中心筒体上部设有一布水器;所述中心筒体两侧设置有净化装置,分别过滤网,生物填料和高密度纤维丝;在供气管的管口设置有空气阀,在高密度纤维丝上方装有一出水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有效地将污水进行三部分的处理,污水净化、污泥分离和空气净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污水处理器,具体是一种可以净化空气的污水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工业污水的处理是普遍关注的热点,由于工业污水的种类繁多、水量变化大、水质浓度高、成分复杂,因而处理难度大。目前大多采用常规技术的联合处理工艺,但这些工艺往往流程长,成本较高,另外,因市场需求引起的的产品转型快,导致污水情况更加复杂,使原有的污水处理技术及设施雪上加霜,因而需要一种能够有效解决污水排放的问题,减少环境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净化空气的污水处理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以净化空气的污水处理装置,包括壳体、空气净化机构、净化装置和排污装置;所述空气净化机构包括集气罩、空气净化装置和排气口,集气罩固定连接在壳体顶部,空气净化装置通过排气管连接在集气罩与壳体之间;所述集气罩正下方装有中心筒体,中心筒体两端均开口,所述中心筒体内部装有铁碳微电解填料;所述中心筒体底端安装有支撑板,在支撑板上开有透水孔,在支撑板下方安装有中心导流体;在中心导流体内部设置有一个加药器,加药器连接在加药管上,所述加药管穿过中心筒体从壳体上部引出,与外部的加药设备连接;所述中心筒体上部设有一布水器,与布水器相连的进水管一端引出壳体外部;所述中心筒体两侧设置有净化装置,净化装置分为三层,分别为最底下一层的过滤网,中间层的生物填料和最上层的高密度纤维丝;在供气管的管口设置有用于控制空气量空气阀,在高密度纤维丝上方装有一出水管。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透水孔被中心筒体罩住部分的支撑板上的透水孔孔径小,环绕中心筒体下端口部分的透水孔孔径大。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中心导流体上下端端口均为开口。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加药器为环形穿孔管式,布水器为环形穿孔式或喷淋式。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有效地将污水进行三部分的处理,污水净化、污泥分离和空气净化;中心筒体内部装有铁碳微电解填料,可由铁碳形成微电池的氧化还原作用、物理吸附以及絮凝沉淀的共同作用对污水进行处理,去除重金属、毒性污染物和磷等,提高污水的可生化性;经铁碳微电解填料处理后的水进入中心导流筒内,经加药器的PH调整后,进入中心导流筒的分离区进行泥水分离,污泥进入壳体底部锥形排污池内,然后由排污阀排出污泥;而水则由中心导流筒进入两侧,通过过滤网过滤后进入中间层生物填料区域,利用生物填料上生长的生物膜对污水进行生物氧化、生物吸附及生物絮凝等作用净化水质;空气净化装置对集气罩收集到的气体进行净化之后再排出,避免了对环境的污染。附图说明图1为可以净化空气的污水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可以净化空气的污水处理装置中净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可以净化空气的污水处理装置中支撑板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壳体,2-集气罩,3-空气净化装置,4-排气口,5-中心筒体,6-铁碳微电解填料,7-支撑板,8-中心导流管,9-加药器,10-加药管,11-布水器,12-进水管,13-过滤网,14-生物填料,15-高密度纤维丝,16-排污池,17-排污阀,18-供气管,19-空气阀,20-出水管,21-大透水孔,22-小透水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请参阅图1-3,一种可以净化空气的污水处理装置,包括壳体1、空气净化机构、净化装置和排污装置;所述空气净化机构包括集气罩2、空气净化装置3和排气口4,集气罩2固定连接在壳体1顶部,空气净化装置3通过排气管连接在集气罩2与壳体1之间,对集气罩2收集到的气体进行净化之后再排出,避免了对环境的污染;所述集气罩2正下方装有中心筒体5,中心筒体5两端均开口,所述中心筒体5内部装有铁碳微电解填料6,可由铁碳形成微电池的氧化还原作用、物理吸附以及絮凝沉淀的共同作用对污水进行处理,去除重金属、毒性污染物和磷等,提高污水的可生化性;所述中心筒体5底端安装有支撑板7,在支撑板7上开有透水孔,且被中心筒体5罩住部分的支撑板7上的透水孔孔径小,环绕中心筒体5下端口部分的透水孔孔径大,在支撑板7下方安装有中心导流体8,所述中心导流体8上下端端口均为开口;在中心导流体8内部设置有一个加药器9,加药器9为环形穿孔管式,加药器9连接在加药管10上,所述加药管10穿过中心筒体5从壳体1上部引出,与外部的加药设备连接;所述中心筒体5上部设有一布水器11,布水器11为环形穿孔式或喷淋式,与布水器11相连的进水管12一端引出壳体1外部;所述中心筒体5两侧设置有净化装置,净化装置分为三层,分别为最底下一层的过滤网13,中间层的生物填料14和最上层的高密度纤维丝15,经铁碳微电解填料6处理后的水进入中心导流筒8内,经加药器9的PH调整后,进入中心导流筒9的分离区进行泥水分离,污泥进入壳体1底部锥形排污池16内,然后由排污阀17排出污泥;而水则由中心导流筒8进入两侧,通过过滤网13过滤后进入中间层生物填料14区域,利用生物填料14上生长的生物膜对污水进行生物氧化、生物吸附及生物絮凝等作用净化水质;在生物填料14底部安装有供气管18,用于给微生物提供氧气,在供气管18的管口设置有空气阀19,用于控制空气量;然后水继续上升至高密度纤维丝15区域,用于截留、过滤水中的悬浮物和生物絮体等杂质,保证了出水水质;在高密度纤维丝15上方装有一出水管20,将最终处理后的水排出。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可以净化空气的污水处理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以净化空气的污水处理装置,包括壳体、空气净化机构、净化装置和排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净化机构包括集气罩、空气净化装置和排气口,集气罩固定连接在壳体顶部,空气净化装置通过排气管连接在集气罩与壳体之间;所述集气罩正下方装有中心筒体,中心筒体两端均开口,所述中心筒体内部装有铁碳微电解填料;所述中心筒体底端安装有支撑板,在支撑板上开有透水孔,在支撑板下方安装有中心导流体;在中心导流体内部设置有一个加药器,加药器连接在加药管上,所述加药管穿过中心筒体从壳体上部引出,与外部的加药设备连接;所述中心筒体上部设有一布水器,与布水器相连的进水管一端引出壳体外部;所述中心筒体两侧设置有净化装置,净化装置分为三层,分别为最底下一层的过滤网,中间层的生物填料和最上层的高密度纤维丝;在供气管的管口设置有用于控制空气量空气阀,在高密度纤维丝上方装有一出水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以净化空气的污水处理装置,包括壳体、空气净化机构、净化装置和排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净化机构包括集气罩、空气净化装置和排气口,集气罩固定连接在壳体顶部,空气净化装置通过排气管连接在集气罩与壳体之间;所述集气罩正下方装有中心筒体,中心筒体两端均开口,所述中心筒体内部装有铁碳微电解填料;所述中心筒体底端安装有支撑板,在支撑板上开有透水孔,在支撑板下方安装有中心导流体;在中心导流体内部设置有一个加药器,加药器连接在加药管上,所述加药管穿过中心筒体从壳体上部引出,与外部的加药设备连接;所述中心筒体上部设有一布水器,与布水器相连的进水管一端引出壳体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小波何正燕李谦赵延法杨思璐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启天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