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工程机械控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粒子流阻断器的阻断装置及其实现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在癌症粒子治疗系统中,粒子束流经加速器加速到预定的能量后,要通过束流传输系统中的降能器、准直器和束流监测等装置的选择作用后才能到达各个治疗头。在任何时刻,当粒子束流监测装置检测到束流异常都要向总控系统发送报警,总控会根据不同的连锁等级发送命令控制粒子阻断器切断束流,并且会将阻断器的限位信号传输给总控系统,达到闭环控制的目的。当前粒子治疗系统对粒子阻断器切断粒子束流的响应速度要求很高,要求阻断器在接收到信号60ms内完成切断束流动作,否则会影响治疗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粒子流阻断器的阻断装置控制装置,具体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基于粒子流阻断器的阻断装置,包括阻断器,阻断器的下方设有阻断块,还包括执行元件、位置检测元件;所述执行元件包括电磁阀、气缸、连接组件,电磁阀设在阻断器的顶面一端,气缸横向设在阻断器的顶面上,电磁阀对应连接着气缸;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壳体、转轴、外阻块、内阻块和臂杆,壳体设在阻断器的顶面另一端,壳体内横向跨设有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粒子流阻断器的阻断装置,包括阻断器(4),阻断器(4)的下方设有阻断块(7),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执行元件、位置检测元件;所述执行元件包括电磁阀(1)、气缸(2)、连接组件,电磁阀(1)设在阻断器(4)的顶面一端,气缸(2)横向设在阻断器(4)的顶面上,电磁阀(1)对应连接着气缸(2);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壳体(12)、转轴(11)、外阻块(8)、内阻块(9)和臂杆(10),壳体(12)设在阻断器(4)的顶面另一端,壳体(12)内横向跨设有转轴(11),且转轴(11)的一端向外伸出壳体;外阻块(8)位于壳体(12)外侧、并固结在转轴(11)的外伸端上,外阻块(8)的上端与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粒子流阻断器的阻断装置,包括阻断器(4),阻断器(4)的下方设有阻断块(7),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执行元件、位置检测元件;所述执行元件包括电磁阀(1)、气缸(2)、连接组件,电磁阀(1)设在阻断器(4)的顶面一端,气缸(2)横向设在阻断器(4)的顶面上,电磁阀(1)对应连接着气缸(2);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壳体(12)、转轴(11)、外阻块(8)、内阻块(9)和臂杆(10),壳体(12)设在阻断器(4)的顶面另一端,壳体(12)内横向跨设有转轴(11),且转轴(11)的一端向外伸出壳体;外阻块(8)位于壳体(12)外侧、并固结在转轴(11)的外伸端上,外阻块(8)的上端与气缸(2)的活塞杆(6)连接;内阻块(9)位于壳体(12)内,内阻块(9)的一端固结在转轴(11)上,内阻块(9)的另一端连接着臂杆(10)的上端,臂杆(10)的下端连接着所述的阻断块(7);所述位置检测元件包括第一限位开关(3)、第二限位开关(5),第一限位开关(3)和第二限位开关(5)分别设在所述活塞杆(6)运动行程的两端,其中,第一限位开关(3)设在活塞杆(6)最大行程处对应的阻断器(4)上,第二限位开关设在活塞杆(6)初始行程处对应的阻断器(4)上;所述第一限位开关(3)、第二限位开关(5)均为接触式的常开开关;工作时,电磁阀(1)控制压缩空气进入气缸(2),驱动活塞杆(6)运动,活塞杆(6)带动外阻块(8)和内阻块(9)旋转,臂杆(10)随之上下往复运动,从而带动阻断块(7)实现阻断束流和恢复束流,第一限位开关(3)和第二限位开关(5)实现活塞杆(6)运动位置的反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粒子流阻断器的阻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磁阀(1)为二位五通电磁阀,气缸(2)为双作用气缸;断电状态的电磁阀(1)的进气通道与气缸(2)活塞杆侧的腔室连通,电磁阀(1)的出气通道与气缸(2)另一侧腔室连通,气体进入气缸推动活塞杆(6)内缩;当电磁阀得电时,气体进入气缸(2)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汉升,宋云涛,曹海林,李实,王守元,胡良兵,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中科离子医学技术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