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陆懋增专利>正文

一种内燃机用L型组合式活塞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361777 阅读:1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1-09 04: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内燃机用L型组合式活塞环,由主环、螺旋弹簧和环垫组成。主环截面为L型,有长臂和短臂,互成90°,短臂与环垫偶合装入活塞环槽内,此时长臂顶与活塞顶齐平,所述主环为分体式,在周向可等分为4、6、8等分,由短臂外侧的螺旋弹簧锁紧为一圆环。当长臂内侧面受到气缸压力作用时,长臂将偏转压向缸壁,长臂外侧的凸起环与缸壁即形成第一密封刃,此时短臂上侧与活塞环槽上缘形成第二密封刃,环垫下底面与活塞环槽下缘形成第三密封刃。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使活塞环的密封压力,由传统的一个很大常数值,改变为随气缸压力变化的变值,其均值大大低于前者,使内燃机机械损失减少1/3-1/2,净功率可提高10-20%,同时改善了排放。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广泛用于各种内燃机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内燃机用活塞环,特别是涉及了一种内燃机用截面为L型的组合式活塞环。
技术介绍
活塞环是内燃机中活塞与气缸套之间进行密封和配油的关键零件,内燃机发展至今近200年来,始终采用环形开口、矩形截面的整体式活塞环(图4),密封时利用其制造过程中热处理定型及装配变型产生的径向压力(密封压力)进行密封,它在气缸工作过程中是个不变的常数,即常压密封。为了工作可靠,此径向压力必须按内燃机工作中进气、压缩、燃烧膨胀和排气4个循环中最苛刻的条件,即燃烧膨胀过程中产生最大爆发压力时的要求进行决定。但以四冲程内燃机为例,上述四个循环过程,曲轴将旋转720°,而其中燃烧膨胀过程时间不到20°,显然自始至终处于最大径向压力作用下,活塞环与气缸壁间的磨擦损耗很大,将严重的增加了内燃机的机械损失,减少了内燃机的输出功率。(内燃机活塞环与气缸壁间的磨擦损失已占内燃机总机械损失的70%)。为防止活塞环头部拉缸,传统第一道活塞环距活塞顶部有一0.12-0.22D(气缸直径)mm的距离,此距离内活塞与气缸壁间有0.25-0.4mm的间隙,形成为有害空间,对燃烧不利,增加了内燃机的排放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a href="http://www.xjishu.com/zhuanli/44/201510312628.html" title="一种内燃机用L型组合式活塞环原文来自X技术">内燃机用L型组合式活塞环</a>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内燃机用L型组合式活塞环,其特征在于,活塞环由主环(1)、螺旋弹簧(2)和环垫(3)组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燃机用L型组合式活塞环,其特征在于,活塞环由主环(1)、螺旋弹簧(2)和环垫(3)组成。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燃机用L型组合式活塞环,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环(1)截面为L型,有长臂(4)和短臂(5),长臂(4)与短臂(5)互成90°,短臂(5)与环垫(3)偶合后同装在活塞环槽内,此时长臂(4)顶端与活塞(6)顶部齐平。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燃机用L型组合式活塞环,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环(1)为分体式结构,在周向等分为4、6、8等分,由位于短臂(5)外侧圆槽内的弹簧(2)锁紧成一圆环。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内燃机用L型组合式活塞环,其特征在于,其长臂(4)的内侧面与活塞(6)间存有间隙,气缸内的压力可作用到长臂(4)的内侧面上,长臂(4)受力后,各等分将以螺旋弹簧(2)为中心偏转,长臂(4)的外侧将压向气缸壁(7),形成所需的正压力(即密封压力),此压力大小随气缸内的压力变化而变化。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懋增
申请(专利权)人:陆懋增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