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制氢的热处理-发酵产氢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435695 阅读:1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利用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产氢的热处理-发酵集成工艺与操作方法。该集成工艺主要由污泥调理、预热处理和厌氧发酵三部分组成,操作方法是将剩余污泥先进行浓度/pH调节,然后进行热预处理,最后通过厌氧发酵产生氢气。采用适当的热处理能够使污泥中有机质释放和有效地抑制污泥厌氧消化过程中的甲烷化,从而稳定产生氢气。当剩余污泥在温度为121℃、压力为1.5个标准大气压(atm)下预处理0.5小时,然后进行厌氧发酵时,其产氢率可达19.42ml/gVS,氢气在生物气中的最大浓度达47.0%,另外污泥量有不同程度的减少,其脱水性能得到改善。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于污水处理厂处理剩余污泥,以氢能形式回收污泥中有机质所含有的生物质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生物制氢集成工艺与操作方法,是利用污水处理厂剩余活性污泥经调理和热预处理后,再进行厌氧发酵生产氢气的集成工艺与操作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能源主要依靠化石燃料,但这种能源储量有限,不可再生,且燃烧时产生CO2和NO、NO2、SO2等氮、硫的氧化物,这些物质排放到大气中,会严重污染空气。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开发可再生的清洁能源,是当务之急。可再生能源有太阳能、水能、风能、生物质能、氢能等。其中氢能由于其氢气具有诸多优点而备受关注,被认为是21世纪理想的清洁新能源。氢是宇宙中含量最丰富的元素,它以水的形式大量存在于地球上,储量十分丰富。氢气的燃烧热值高,每千克氢燃烧后能放出142.35kJ的热量,为石油的3倍,酒精的3.9倍,焦炭的4.5倍。氢气在燃烧过程中,除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外,产生的废物只有水,不会造成环境污染,因而又被称为“清洁燃料”,是真正的无污染的“绿色能源”;作为清洁能源,氢气广泛应用于航天工业、化工工业;另外作为基本的化工原料,还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化学制药、电子工业和金属高温加工等行业。目前常用的制氢方法主要包括纯水电解法、水煤气转化法、甲烷裂化法和热解石油、天然气。这些方法需要消耗大量的电力或矿物资源,生产成本普遍较高。生物制氢是利用微生物在常温常压下进行酶催化反应制取氢气,其底物主要是各种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等可再生资源(另外,在各种有机废物中,这类物质的含量也很高),成本较低。生物制氢是1938年由M.Mickelson和C.H.Werkman提出来的。生物制氢主要有光合细菌产氢与发酵细菌产氢两种方法,它们分别通过光合细菌和发酵细菌的代谢过程进行产氢。从生理需求上看,光合细菌产氢均需要光,因而不能在暗处进行,而发酵细菌不需要光。在能力学上,发酵细菌产氢是十分有利的,它们能从产氢的反应中获得比光合细菌更多的自由能,而且氢酶催化的产氢反应不需要ATP。发酵细菌产生速率较高,例如,Enterobacter aerogens转化葡萄糖产氢的速率最高为17mmol/g干细胞·h,而光合菌的产氢速率则低得多(大多数为5mmolH2/g干细胞·h)。另外,发酵产氢所利用的产氢底物是可再生的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是太阳能的一种间接利用,其底物是可再生的。发酵细菌产氢不仅可以利用有机废水和各种富含有机质的固体废弃物产氢,还可同时有效地处理废弃物。因而,与利用光合细菌相比,利用发酵细菌进行产氢具有明显优势。近年来,人们研究了发酵产氢的可行性物质,通常来说可以用于发酵产氢的物质应该是具备以下几项特点碳水化合物含量高;资源丰富,廉价;具有较高的能量转化率等。目前,发酵产氢研究中所利用的基质广泛,其中包括1、单纯的碳水化合物,如葡萄糖,蔗糖、淀粉等;2、富含碳水化合物的有机废水,如糖蜜废水、制糖废水、酿酒废水以及淀粉生产废水等;3、有机固体或半固体废弃物,如城市垃圾、农业固体废弃物、纤维素以及剩余污泥、家畜粪便等。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和城市化的发展,城市污水的产生及其数量在不断增长,这些污水必须经过一定处理才能排放,否则会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平衡。生物法(如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等)在处理污水的同时,也产生了大量的剩余污泥,这些污泥必需经过适当的处理和处置,否则对环境会造成二次污染。据统计,在污水处理厂的全部建设费用中,用于处理污泥的费用约占20~50%,有的甚至高达70%。因此,污泥处理是污水处理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剩余污泥主要是生物质,其中富含大量的有机物质,比如多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类等。这些有机物可以通过以回收能源的方式加以有效地稳定化、无害化和资源化利用。厌氧消化是常用的污泥处理方法,这种方法能够减少污泥的体积和质量,并以甲烷的形式回收污泥中的生物质能。而氢气仅是污泥厌氧消化过程中的一种中间代谢产物,通常不稳定,会很快为甲烷菌等耗氢菌所利用。因此,要获得稳定的产氢效率,需要解决两个关键问题一是污泥的熔胞;二是抑制耗氢菌。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物理与生物技术有机结合的集成工艺,可高效率地利用剩余污泥制氢。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处理、处置问题,同时以氢气的形式回收污泥中的生物质能。一种污泥制氢的热处理-发酵产氢集成方法,它是由污泥调理、预热处理和厌氧发酵三部分组成;操作方法是将剩余污泥先进行浓度/pH调节,然后进行热预处理,最后通过厌氧发酵产生氢气。所述的污泥制氢的热处理-发酵产氢集成方法,其是将取自污水处理系统的剩余污泥进行浓缩,调节浓度至DS 3~20g/L,调节其pH值至4.5~9.5,然后进行热预处理;热预处理温度为60~200℃,压力为1~1.5个标准大气压(atm),处理时间为0.25~1.0小时。所述的污泥制氢的热处理-发酵产氢集成方法,其是将热预处理污泥经热交换器,调节其温度至40~50℃,然后进行厌氧发酵产氢。厌氧发酵的温度为36~38℃,厌氧发酵产氢时间为10~40小时。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的特点在于,是以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作原料,将污泥进行调理、物理预处理和厌氧发酵集成在一个工艺内进行高效制氢。污泥浓度调节可使污泥浓度控制在最佳范围以减少能耗和后续反应器的容积;污泥pH值调节可使污泥热预处理时效果更佳;热预处理可使污泥熔胞,释放有机质和杀灭耗氢菌;厌氧发酵可生产氢气。本专利技术的积极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具有潜在的显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在清洁能源生产、废弃资源再生、污泥处理、处置等方面具有巨大的市场和潜力,实验证明剩余污泥的最大产氢能力达19.42ml/gVS以上,剩余污泥经热处理、厌氧发酵后,其脱水性得到明显改善,污泥量减少。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方法流程图。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本专利技术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污水处理系统的剩余污泥首先进入污泥调节池1,通过沉淀浓缩将污泥浓度调节到3-20g/L,然后再将污泥pH值调节到4.5~9.5。2)经调理后的污泥经热交换器2预热,然后进入热预处理池3,热预处理温度为60~200℃,压力为1-1.5atm,预处理时间为0.25~1.0小时(h)。3)经热预处理的污泥进入热交换器4使污泥温度降至40~50℃,用搅拌器将其搅拌均匀,然后进入发酵罐5中,在中温(36~38℃)条件下进行厌氧发酵。制氢反应器中制备得到的生物气,通过气体分离器6进行分离、纯化,获得纯氢气。4)污泥经厌氧发酵后,排出发酵罐5,一部分污泥(约10%)作为种泥回流到发酵罐5中,剩余污泥可以直接用于厌氧消化。5)在热交换器4中,污泥的热量传递到传热介质—水中,该介质循环到热交换器2,对污泥进行预热升温,使系统中热能得到充分利用。实施例1将取自污水处理系统的剩余污泥调节到DS 9.93g/L(VS 6.23g/L)在80℃、1个标准大气压(atm)下预处理1小时,然后于室温下冷却至50~60℃,用机械搅拌器将热预处理污泥搅拌均匀,取150ml预处理污泥加入到310ml的厌氧发酵罐中,用高纯氮(99.99%)对污泥鼓泡2分钟、置换并排除发酵罐气相与液相中的氧气,然后密封,置于空气浴摇床中,避光搅拌保温(140~150rpm×37.0±1.0℃)。经厌氧发酵后得到的生物氢中氢气的最大浓度达50.2%,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制氢的热处理-发酵产氢方法,其特征在于,是由污泥调理、预热处理和厌氧发酵三部分组成;是将剩余污泥先进行浓度/pH调节,然后进行热预处理,最后通过厌氧发酵产生氢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俊新肖本益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