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质处理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35003 阅读:1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质处理器,包括:外壳,以及与该外壳相连接的上封盖和壳体;上封盖,该上封盖包括第一转轴和出水口,所述第一转轴设置在上封盖内侧,所述出水口设置在所述上封盖外测的上部,并且与上封盖内侧相通;该进水口设置在所述壳体的下部的进水口,并且与壳体的内侧相通;设置在所述进水口内侧的旋水器;设置在所述旋水器的顶端的第二转轴;内壳,该内壳包括相连接的内筒和内筒封盖,设置在所述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之间;设置在所述内筒封盖的顶端的第一凹槽,与所述第一转轴配合使用;设置在所述内筒封盖的上部、第一凹槽的下部的喷水器;设置在所述内筒外侧的底部的旋转尾翼;设置在所述内筒外侧、所述旋转尾翼的底部的第二凹槽,与所述第二转轴配合使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便于使用过程中维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饮用水处理装置,具体说涉及一种能够去除水中氯离子的饮用水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当前自来水的消毒采用氯作为消毒剂,氯在水中会以CL-或者CLO-的形式存在,由于CLO-具有强氧化性,所以自来水中含有的氯会与肌肤或者头发的皮脂和蛋白质发生反应,对肌肤形成强烈的刺激。水中的氯也是造成肌肤粗糙、头发损伤的重要原因。中国专利号02219243.3中公开了一种用于自来水终端的水质处理器是由主机和出水管所组成,在主机的前端还具有一个副机,所述的主机是由滤简体和杀菌剂简体所构成,杀菌剂简体处于滤芯简体的内下部;所述的副机是由微机滤管所构成,副机通过联接头与主机相连接。但是该专利技术只能去除水中的杂质,不能去除水中的氯,而且结构复杂,不利于日常的使用与维护。中国专利号92220839.5公开了一种动态超滤磁化净水器,净水器简体内按水流流程依次设有磁场与水流同向的磁化装置、不锈钢粗滤网、由密集平行排布的中空纤维组成的纤维膜超滤装置和活性炭管柱,磁化后的水经粗滤后进入中空纤维腔内,从腔内渗流到膜壁之外进行超滤处理,再从活性炭管壁外进入管柱内进行除氯处理,经超滤磁化处理的水可供直接饮用。该专利技术通过活性炭来吸收水中的氯,但是去除效果不佳,不能持久有效地去除自来水中的氯,并且该装置关于复杂,不利于推广使用和日常维护。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饮用水处理装置,用于去除自来水中的氯。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水质处理器,包括外壳,包括相连接的上封盖和壳体;上封盖,包括第一转轴和出水口,所述第一转轴设置在上封盖内侧,所述出水口设置在所述上封盖外测的上部,并且与上封盖内侧相通;进水口,设置在所述壳体的下部,并且与壳体的内侧相通;旋水器,设置在所述进水口内侧;第二转轴,设置在所述旋水器的顶端;内壳,包括相连接的内筒和内筒封盖,设置在所述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之间;第一凹槽,设置在所述内筒封盖的顶端,与所述第一转轴配合使用;喷水器,设置在所述内筒封盖的上部,所述第一凹槽的下部;旋转尾翼,设置在所述内筒外侧的底部;第二凹槽,设置在所述内筒外侧的底部、所述旋转尾翼的下部,与所述第二转轴配合使用。所述内壳的内部,内筒封盖和内筒之间设置有穿水板,在所述穿水板的中部设置有通孔,所述内筒封盖和穿水板之间设置有混水珠,所述混水珠的直径大于所述通孔的直径。所述穿水板和内壳的接触部位设置有第二密封圈。在所述内壳内部设置有浮子,采用维他命C作为除去氯的加药。所述第一转轴和第一凹槽之间设置有顶珠。所述内筒和内筒封盖、上封盖和壳体通过螺纹相连接。在所述内筒和内筒封盖之间设置有第三密封圈。所述喷水器和所述内筒封盖的接触部位设置有第一密封圈。所述外壳设置有磁体。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便于使用过程中维护。由于内筒和内筒封盖、上封盖和壳体,在加上通过螺纹相连接,可以方便地将维他命C加入到内筒,便于本专利技术连续运行。设置有穿水板和混水珠后,可以将维他命C均匀持续地加入到自来水中,并且保证没有多余的维他命C接入自来水,节约了用药,同时,能够保持维他命C合理的浓度。设置有浮子后,可以方便地得知加药的时间。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水质处理器延中轴线剖面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水质处理器的装配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经过大量的研究发现,利用维他命C可以解决水中的氯,从而可以去除自来水中的氯,但是,怎样将维他命C添加到水中是很困难的。目前的方案都不能持久有效地有效解决这个问题。当自来水经过本专利技术时,可以有效去除自来水中的氯。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作详细描述。如图1和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的水质处理器整体上包括外壳和内壳,外壳包括通过螺纹相连接的上封盖2和壳体5。上封盖2包括第一转轴14和出水口15,第一转轴14设置在上封盖2的内侧,出水口15设置在上封盖2外测的上部,并且与上封盖2内侧相通。进水口19设置在壳体5的下部,与壳体5内侧相通。旋水器7设置在进水口19的内侧底部,进水口的上部,在壳体5的内侧底部有一个用于旋水器7定位的定位凹槽,利用粘胶将旋水器7固定在该定位凹槽上。第二转轴16设置在旋水器7的顶部。内壳包括相连接的内筒13和内筒封盖10,设置在第一转轴14和第二转轴16之间。喷水器8设置在内筒封盖10的上部,第一凹槽17的下部。第一凹槽17设置在内筒封盖10的外测的顶部,喷水器8的上部,该第一凹槽17与第一转轴14配合使用。旋转尾翼20设置在内筒13外侧的底部。第二凹槽18设置在该旋转尾翼20的底部。为了使维他命C持久有效地溶入自来水中,内壳的内部,内筒封盖10和内筒13之间设置有穿水板4,在穿水板4的中部设置有通孔,内筒封盖10和穿水板4之间设置有混水珠3,混水珠3的直径大于通孔的直径。为了使穿水板4所隔开的内壳的上、下两部分更加有效地分开,穿水板4和内壳的接触部位设置有第二密封圈11。本专利技术采用维他命C作为除去氯的加药,在内壳内部设置有浮子6,当维他命C的浓度或者数量不足时,观察不到浮子6,因为此时浮子6沉入加药的底部。内筒13和内筒封盖10,上封盖2和壳体5之间通过螺纹相连接,这样可以方便打开加药。在内筒13和内筒封盖10之间设置有第三密封圈12,喷水器8和内筒封盖10的接触部位设置有第一密封圈9,这样,可以将内壳和外壳有效地隔离。为了更好地对水质进行软化处理和去除氯,在外壳设置有磁体,根据实际情况可以设置在外壳的外部或者内部。第一凹槽17和第一转轴14相配合使用,第二凹槽18和第二转轴16相配合使用。为了更好地使内壳旋转,在第一凹槽的内部,第一凹槽17和第一转轴14之间设置有顶珠1。旋转尾翼20在水流的作用下,产生扭力,带动内壳转动,在上述结构的配合使用下,可以有效减少内壳在旋转过程中的阻力。当内壳在高速旋转时,内壳内部的加药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会流过穿水板4的通孔,从喷水口8喷出,加药维他命C进入自来水中。当加药喷出后,在内壳内部形成负压,这时,内壳外部的水通过喷水口8补充进内壳,当内壳外部的压力大于内壳内部的压力时,混水珠4落下,将穿水板4的通孔封闭。混水珠3在加药和外部自来水的作用下,在穿水板4和内筒封盖10组成的滞留室内上下运动,当内壳停止旋转使加药的离心力小于内壳外部的自来水的压力时,混水珠3落下,将穿水板4的穿孔封闭,这样就使滞留室和内壳外部的自来水或者溶液不能进入到内壳中,使加药过度稀释。本专利技术在开始使用时,首先将上封盖2打开,取出内壳,再将内壳打开,加药维他命C以溶液的形式加入到内筒13内。内筒封盖10和内筒13在旋紧过程中利用第三密封圈12进行密封,防止自来水进入内壳稀释加药。穿水板4安装在内筒13和内筒封盖10之间,在第二密封圈11的作用下,将内筒封盖10间隔成一个滞留室,确保没有多余的加药溶液进入自来水中,延长加药的使用期限。在滞留室内装有混水珠3的另外一个功能是对加药和自来水进行混和,使加药均匀地溶解在自来水中。喷水器8装在滞留室的前端,当内壳高速旋转时,喷水器8会有加药溶液喷射到自来水中,对自来水进行除氯处理,在喷水器8和内筒13间利用第一密封圈9进行密封处理。在内壳内部,维他命C溶液容器放置在由上封盖2和壳体5组成的空间内。在外壳的进水口19内侧装有旋水器7,当自来水流过时,自来水在旋水器7的作用下,将直流水变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水质处理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壳,包括相连接的上封盖和壳体;    上封盖,包括第一转轴和出水口,所述第一转轴设置在上封盖内侧,所述出水口设置在所述上封盖外测的上部,并且与上封盖内侧相通;    进水口,设置在所述壳体的下部,并且与壳体的内侧相通;    旋水器,设置在所述进水口内侧;    第二转轴,设置在所述旋水器的顶端;    内壳,包括相连接的内筒和内筒封盖,设置在所述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之间;    第一凹槽,设置在所述内筒封盖的顶端,与所述第一转轴配合使用;    喷水器,设置在所述内筒封盖的上部,所述第一凹槽的下部;    旋转尾翼,设置在所述内筒外侧的底部;    第二凹槽,设置在所述内筒外侧的底部,所述旋转尾翼的下部,与所述第二转轴配合使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京岩侯全舵王任华王圣贤
申请(专利权)人:海尔集团公司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海尔热水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5[中国|青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