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对气体、液体等流体施加磁场来进行磁处理的磁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以往,已公知有通过对水或油等液体、及空气等气体施加磁场来进行磁处理,以提高流体特性的磁处理装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所示的磁处理装置是把磁铁外附于已安设管线的水道管等管道上。磁处理装置,在环状的壳体内,以使N极与S极相对的方式配置半圆状的磁铁,把环状的壳体安装于管道上。 这种磁处理装置具有可以容易地安装于已有的设备上这样的优点。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126499号公报在上述这种构成的磁处理装置中,因为不得不将磁铁安装于现有的管道外侧,难以将磁铁配置在流道上,存在不能对流体有效地作用磁场这样的问题。 此外,在上述这种构成的磁处理装置中,因为是后来将磁处理装置安装于现有的管道上,所以为使磁铁不脱落而需要进行牢固的安装,但存在有时因与现有的设备的关系而无论如何也很难采取牢固的结构这样的问题。 如此,认为由于相对于流道配置磁铁等问题、或将磁处理装置安装到现有的设备的安装方法的问题,有时作为磁处理装置不能发挥所希望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磁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体,其构成为筒状,形成有使流体通过的流道,该主体的两端侧形成为能够与管道连接的接头部;及 磁铁,其安装于该主体的中途部外周。
【技术特征摘要】
JP 2005-12-26 2005-372105;JP 2006-12-11 2006-33280书中所述的管道,是包括橡胶制的软管等可任意变形的管材的概念。 此外,也可以是,隔着主体的流道相对地配置多个上述磁铁;设有分别向流道侧凹陷地形成的多个凹部,以容纳各磁铁;为了防止容纳于各上述凹部的磁铁脱开,设有以覆盖各上述凹部的开口面的方式安装于主体上的、由磁性材料构成的筒状的防脱部。 采用该结构的作用如下。 即,在将磁铁容纳于各凹部内后,把防脱部安装到主体上时,由磁铁的磁力吸引防脱部,所以不特别用力就可安装防脱部,可以容易地安装防脱用突起。此外,由于安装后在磁铁的磁力的作用下固定防脱部而不容易偏移,所以可防止磁铁的脱落,成为牢固的结构。 另外,通过用磁性材料的防脱部覆盖磁铁的周围,还起到所谓磁性屏蔽的作用。即,由于磁铁的向外周方向的磁力线不会向外部泄漏而在磁性材料内行进,所以可防止对外部设备造成不良影响,并且可确实地对流道施加磁力。 另外,也可以是,主体的一部分比各上述凹部的开口面更向外突出,形成在安装防脱部时挡住防脱部的一端侧的大直径部。 根据该结构,由于安装时防脱部的一端侧被大直径部挡住,所以可以防止防脱部朝安装时的插入方向移动,可以进一步谋求防止防脱部的脱落。 此外,也可以是,以覆盖上述防脱部的外周的方式设置用于保护上述防脱部的筒状的保护部。 根据该结构,由于在防脱部的外侧配置有保护部而防止防脱部直接外露,所以可以谋求防止防脱部的腐蚀。 另外,也可以是,主体的一部分比上述大直径部更向外突出,形成在安装保护部时挡住保护部的一端侧的第2大直径部。 根据该结构,由于在安装时保护部的一端侧被第2大直径部挡住,所以可以防止保护部朝安装时的插入方向移动,可以谋求防止保护部的脱落。 也可以是,上述磁铁的外周面形成为沿着上述防脱部的内周面形状的圆弧状的曲面。 由此,可以尽可能增大磁铁的大小,可以增大磁力。 也可以是,容纳于上述凹部内的磁铁通过粘接剂固定在凹部内,在上述凹部的内壁面上形成有从内壁面凹陷而形成的粘接剂的积存部。 根据该结构,由于即使在把粘接剂多量地填充到凹部内的情况,多余的粘接剂也可以积存于形成在内壁面的积存部中,所以可以防止粘接剂溢出到凹部的外侧。 此外,也可以是,上述凹部,从开口侧看时形成为多边形;上述积存部在多边形的角部中的所有角部处,跨越构成该角部的两边之间地形成。 根据该结构,若预先把稍多的粘接剂填充到凹部,则可使粘接剂确实地介于磁铁的边与凹部的边之间,各边处多余的粘接剂流进各边端部的角部而积存于积存部,所以可以使多余的粘接剂不溢出。 根据本发明的磁处理装置,能够确实对流过流道的流体施加磁力,还可以容易地进行对管道的连接。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磁处理装置的外观的立体图。 图2是图1的组装分解图。 图3是磁处理装置的剖视图。 图4是磁处理装置的主体的主视图。 图5是第2实施方式的磁处理装置的侧视剖视图。 图6是第2实施方式的磁处理装置的正视剖视图。 图7是第2实施方式的磁处理装置的俯视图。 图8是第3实施方式的磁处理装置的侧视剖视图。 图9是第3实施方式的磁处理装置的正视剖视图。 图10是第3实施方式的磁处理装置的俯视图。 图11是第4实施方式的磁处理装置的侧视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第1实施方式下面,基于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磁处理装置的优选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中的磁处理装置30连接于水道管与水道管的中途,能用简单操作进行安装地设在设于水道管端部的直插式管接头。关于直插式管接头,由于是公知的所以未图示,也省略说明。 磁处理装置30是在以一直线状形成有流通水的流道32的主体33上安装有两个磁铁36、38,对通过流道32的水施加磁场来进行磁处理。 两个磁铁36、38被配置成隔着流道32、N极与S极相对。在N极与S极之间产生磁场,水通过该磁场中,从而对水进行磁处理。 主体33一体形成有为使主体33的两端侧连接于水道管而形成为规定外径的接头部31、和配置有两个磁铁36、38的大直径的配置部40。主体33由非磁性材料形成,具体地说,由无铅黄铜等金属形成。通过用非磁性材料形成形成有流道32的主体33,可以可靠地将由磁铁36、38产生的磁场作用到流道32。 在接头部31的规定位置上形成有用于安装直插式管接头的槽部35。 通过直插式管接头的爪状构件的前端部进入该槽部35中,直插式管接头与磁处理装置30被连接。采用该结构,在把磁处理装置连接到现有设备的管道的中途部时,通过在管道侧设置直插式管接头,就能极其容易地进行连接。 配置有磁铁36、38的配置部40设在设于主体33的两端侧的接头部31、31之间。配置部40形成为其直径大于接头部31的直径,从流道32的轴线方向看,构成与接头部31同心圆状的圆形。 在配置部40的规定位置上以隔着流道32相对的方式形成有具有能够磁铁36、38的大小的容纳凹部42、44。 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磁铁36、38是圆柱状,所以容纳凹部42、44也形成为截面为圆形的圆形孔。容纳凹部42、44的凹陷方向形成为与流道32的轴线方向正交。 在配置部40的外周上安装有防脱部46。防脱部46是为了防止配置于配置部40上的磁铁36、38从配置部40脱落,以及为了磁性屏蔽而设置的。 防脱部46是把铁等磁性材料形成为圆筒状的构件。防脱部46的内径r1形成为比配置部40的外径r2大一些的大直径,防脱部46可以套在配置部46上。 分别把磁铁36、38容纳于配置部40的容纳凹部42、44中后,当沿主体33的流道32的轴线方向(箭头A方向)使防脱部46向配置部40接近时,由磁性材料形成的防脱部46在磁铁36、38的磁力作用下被吸引到配置部40。然后,当防脱部46安装到配置部40上时,在磁铁36、38的磁力作用下,不产生偏移等地将防脱部46牢固地安装到配置部40上。 此外,来自磁铁36、38的磁力线,不向磁铁的外周方向泄漏地在磁性材料的防脱部46内行进。因此,可防止对外部设备造成不良影响,并且可以使磁力确实地作用到流道上。 另外,配置部40的、相对于流道32的轴线方向的某一侧端部,形成有直径比形成有容纳凹部42、44的部位的直径更大的大直径部48。 大直径部48是为了在将防脱部46安装到配置部40上时,挡住防脱部46的一侧端面(插入时的插入方向的前端面)而形成的。 因为设置了这种大直径部48,防脱部46至少不产生朝插入方向的偏移,牢固地安装在配置部40上。 此外,大直径部48的外径R2、与防脱部46的外径R1做成大致相同的直径即可。如此,防脱部46谐调地安装在配置部40上。 此外,也可以在防脱部46与配置部40之间涂敷粘接剂,使防脱部46的安装更牢固。 再者,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为了使配置部40的形状为流道32的同心圆状,将配置部40的形状做成沿流道32的轴线方向延伸的圆筒状,将安装于配置部40的防脱部46的形状做成圆筒状。 但是,作为配置部40的形状、防脱部46的形状,不限定于这种形状,从轴线方向看也可以是多边形。 此外,磁铁的形状也不限定于圆柱状。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隔着流道设置两个磁铁,但是磁铁的个数不限于两个。 第2实施方式接下来,基于图5~图7对第2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本实施方式的磁处理装置50与上述实施方式的不同点在于沿着流道的长度方向设置多个磁铁、磁铁的形状、以及接头部的结构不同。 磁处理装置50在以一直线状形成有流通水的流道51的主体52上,沿着流道51的长度方向设置多组隔着流道51相对的磁铁58、59。在本实施方式中,在长度方向上配置三组磁铁。 各组磁铁58、59被配置成隔着流道51,N极与S极相对,在N极与S极之间产生磁场,水通过该磁场中,从而对水进行磁处理。 在设于主体52两端部的接头部53设有在内壁上形成螺纹槽的内螺纹旋入式的连接部54。通过在该连接部54中旋入在外周面上形成螺纹槽的管道的端部(未图示)而使它们相连接。 在主体52的配置部55上形成有具有可容纳磁铁58、59的大小的容纳凹部60、61。 在本实施方式中,容纳凹部60、61分别形成为俯视为方形。容纳凹部60、61的凹陷方向形成为与流道51的轴线方向正交。 容纳于容纳凹部60、61的磁铁58、59的至少被容纳的部位形成为与容纳凹部60、61的形状吻合的四棱柱状,外周面如后所述形成为曲面。 容纳于容纳凹部60、61的磁铁58、59通过粘接剂固定于配置部55上。 此外,若进入容纳凹部60、61内的粘接剂的量过多,则在把磁铁58、59容纳于容纳凹部60、61内时会有可能粘接剂从容纳凹部60、61溢出。因此,在容纳凹部60、61的内壁面上形成用于积存多余的粘接剂的积存部64。 积存部64形成为比容纳凹部60、61的内壁面更进一步凹陷,特别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方形的所有角部处跨越构成角部的两边之间地形成俯视为圆形的积存部。 如此,通过在方形的所有角部上形成跨越两边之间的积存部64,若预先将稍微多量的粘接剂填充容纳凹部60、61,则在各边处多余的粘接剂流入作为各边的端部的角部而积存于积存部64,从而防止粘接剂的溢出,另一方面,由于在各边处残留必要量的粘接剂,所以可以将磁铁确实地固定在容纳凹部内。 在配置部55的外周上安装有防脱部62。防脱部62为了防止配置于配置部55的磁铁58、59从配置部55脱落而设置。 防脱部62是把铁等磁性材料形成为圆筒状的构件。当沿流道51的轴线方向使防脱部62向配置部55接近时,配置部55被磁铁58、59的磁力吸引到配置部55。然后,当防脱部62安装到配置部55上时,在磁铁58、59的磁力作用下,不产生偏移地将防脱部62牢固的安装在配置部55上。 再者,配置部55的、相对于流道51的轴线方向的某一侧端部,形成有直径比形成有容纳凹部60、61的部位的直径更大的大直径部66。 大直径部66是为了在防脱部62安装于配置部55时挡住防脱部62的一侧端面(插入时的插入方向的前端面)而形成的。 由于设置了这种大直径部66,所以防脱部62至少不产生朝插入方向的偏移,被牢固地安装在配置部55上。 此外,本实施方式中的磁铁58、59的形状,从流道51的轴线方向看时,磁铁的外周面沿着防脱部62的内周面形成为圆弧状。通过像这样把磁铁58、59的外周面形成为圆弧状,可以把磁铁58、59的大小尽可能增大到防脱部62的内周面附近,所以可以增大磁力,可以更加提高磁化处理的效果。 第3实施方式接下来,基于图8~图10,对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与第2实施方式的不同点在于,流道的形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滨元明,中岛良治,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技术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