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苦楝树幼苗的移栽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准备移栽基质并铺设到苦楝树幼苗种植穴;(2)、选择幼苗;(3)、对幼苗种植穴进行喷洒消毒;(4)、将幼苗用混合药液浸泡后放入幼苗种植穴里,然后回填并进行定根生长素水溶液浇灌;(5)、进行日常管理。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采用富含多种营养成分、蓄水保肥能力强的移栽基质,以及对幼苗和移栽基质进行消毒,杜绝病虫源,同时科学地结合灌溉、除草、施肥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综合养护措施,为苦楝树幼苗创造健康、稳定、良性的生长条件,使得幼苗长势好,生长周期缩短,成活率大大提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植物栽培
,具体涉及一种苦楝树幼苗的移栽方法。
技术介绍
苦楝树(Meliaazedarach):又称Chinaberry,楝科植物中的著名品种,又称苦苓、金铃子、栴檀、森树等。苦楝:为楝科落叶乔木植物,高10-20m。树皮暗褐色,纵裂,老枝紫色,有多数细小皮孔。该植物在湿润的沃土上生长迅速,在酸性土、中性土与石灰岩地区均能生长,是平原及低海拔丘陵区的良好造林树种。该种是材用植物,亦是药用植物,其花、叶、果实、根皮均可入药,用根皮可驱蛔虫和钩虫,但有毒,用时要严遵医嘱,根皮粉调醋可治疥癣,用苦楝子做成油膏可治头癣。此外,果核仁油可供制润滑油和肥皂等。用药部位:苦楝皮、苦楝叶、苦楝子、苦楝花。苦楝皮:以植物的树皮及根皮入药味苦;性寒;有毒杀虫;疗癣。苦楝叶:以植物的叶入药味苦;性寒;有毒清热燥湿;杀虫止痒;行气止痛。苦楝子:以植物的果实入药味苦;性寒;有小毒行气止痛;杀虫。苦楝花:以植物的花入药味苦;性寒清热祛湿;杀虫;止痒。树形优美,叶形秀丽,春夏之交开淡紫色花朵,颇美丽,且有淡香,宜作庭荫树及行道树;加之耐烟尘、抗二氧化硫,是良好的城市及工矿区绿化树种,宜在草坪孤植、丛植,或配植于池边、路旁、坡地。该树既能抗吸二氧化硫、氟化氢等有毒有害气体,又是杀虫能手,可防治12种严重的农业害虫,被称为无污染的植物杀虫剂。边材黄白色,心材黄色至红褐色,纹理粗而美,质轻软,有光泽,施工易,是家具、建筑、农具、舟车、乐器等良好用材。在苦楝树种植过程中,其栽培成功率与苦楝树幼苗移栽过程中的成活率有着十分重要的关系,现有技术对苦楝树幼苗移栽过程中所需要的条件研究较少,技术相对落后,没有妥当的移栽技术与方法,导致移栽的苦楝树幼苗出现长势衰弱,产量低,质量不佳等现象,造成人力、物力和时间的浪费。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提高苦楝树幼苗成活率的移栽方法,保证移栽的质量,提高种植苦楝树的整体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苦楝树幼苗的移栽方法。其方法简单易操作,移栽成活率高,降低了生产成本,适宜推广应用。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苦楝树幼苗的移栽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准备以下重量份的原料:黑泥炭土30~50份、粉煤灰20~30份、塘泥15~20份、鱼鳞渣5~10份,将上述原料混合拌匀后,得到移栽基质并铺设到苦楝树幼苗种植穴;(2)、选择长势良好、株型饱满的苦楝树幼苗,修枝摘叶,洗去根系残留基质并将其表面的水分晾干;(3)、在移栽苦楝树幼苗2小时前,用质量百分比浓度为0.2%的高锰酸钾溶液对步骤(1)得到的苦楝树幼苗种植穴进行喷洒消毒;(4)、将步骤(2)得到的苦楝树幼苗用混合药液浸泡2~5分钟,再将其放入步骤(3)得到的消毒完毕的幼苗种植穴里,然后回填移栽基质覆盖所述苦楝树幼苗的根须,移栽好后立即进行定根生长素水溶液浇灌,直至浇透;(5)、进行日常管理如灌溉、除草、施肥及病虫害防治等。所述步骤(4)中,混合药液的配置方法为:将5~10重量份腐殖酸、5~10重量份胺鲜酯、2~5重量份氨基寡糖素分别溶解于适量的乙醇溶液,再将上述各溶解液溶于水中混匀,配制成200~500PPm的混合药液。所述步骤(4)中,生长素水溶液采用吲哚乙酸等配置而成,其配置方法为:将吲哚乙酸与乙醇按2:1的配置比例进行混合溶解,然后加入清水配成浓度为150~200PPm的生长素水溶液。所述步骤(4)和(5)还包括,在进行首次浇灌定根生长素水溶液后,每隔一周浇一次生长素水溶液,连续浇三次后改浇清水。所述步骤(5)包括,新根长出以后每隔7天喷施一次叶面肥,叶面肥取经过滤的沼液10公斤,加水100公斤配置而成。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通过采用富含多种营养成分、蓄水保肥能力强的移栽基质,以及对幼苗和移栽基质进行消毒,杜绝病虫源,同时科学地结合灌溉、除草、施肥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综合养护措施,为苦楝树幼苗创造健康、稳定、良性的生长条件,使得幼苗长势好,生长周期缩短,成活率大大提高,降低了生产成本,使得种植效率大大提高。本专利技术方法简单易操作,能保证移栽的质量,提高种植苦楝树的整体经济效益。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一种苦楝树幼苗的移栽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准备以下重量份的原料:黑泥炭土30份、粉煤灰20份、塘泥15份、鱼鳞渣5份,将上述原料混合拌匀后,得到移栽基质并铺设到苦楝树幼苗种植穴;(2)、选择长势良好、株型饱满的苦楝树幼苗,修枝摘叶,洗去根系残留基质并将其表面的水分晾干;(3)、在移栽苦楝树幼苗2小时前,用质量百分比浓度为0.2%的高锰酸钾溶液对步骤(1)得到的苦楝树幼苗种植穴进行喷洒消毒;(4)、将步骤(2)得到的苦楝树幼苗用混合药液浸泡2分钟,再将其放入步骤(3)得到的消毒完毕的幼苗种植穴里,然后回填移栽基质覆盖所述苦楝树幼苗的根须,移栽好后立即进行定根生长素水溶液浇灌,直至浇透;(5)、进行日常管理如灌溉、除草、施肥及病虫害防治等。所述步骤(4)中,混合药液的配置方法为:将5重量份腐殖酸、5重量份胺鲜酯、2重量份氨基寡糖素分别溶解于适量的乙醇溶液,再将上述各溶解液溶于水中混匀,配制成200~500PPm的混合药液。所述步骤(4)中,生长素水溶液采用吲哚乙酸等配置而成,其配置方法为:将吲哚乙酸与乙醇按2:1的配置比例进行混合溶解,然后加入清水配成浓度为150~200PPm的生长素水溶液。所述步骤(4)和(5)还包括,在进行首次浇灌定根生长素水溶液后,每隔一周浇一次生长素水溶液,连续浇三次后改浇清水。所述步骤(5)包括,新根长出以后每隔7天喷施一次叶面肥,叶面肥取经过滤的沼液10公斤,加水100公斤配置而成。实施例2:一种苦楝树幼苗的移栽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准备以下重量份的原料:黑泥炭土50份、粉煤灰30份、塘泥20份、鱼鳞渣10份,将上述原料混合拌匀后,得到移栽基质并铺设到苦楝树幼苗种植穴;(2)、选择长势良好、株型饱满的苦楝树幼苗,修枝摘叶,洗去根系残留基质并将其表面的水分晾干;(3)、在移栽苦楝树幼苗2小时前,用质量百分比浓度为0.2%的高锰酸钾溶液对步骤(1)得到的苦楝树幼苗种植穴进行喷洒消毒;(4)、将步骤(2)得到的苦楝树幼苗用混合药液浸泡5分钟,再将其放入步骤(3)得到的消毒完毕的幼苗种植穴里,然后回填移栽基质覆盖所述苦楝树幼苗的根须,移栽好后立即进行定根生长素水溶液浇灌,直至浇透;(5)、进行日常管理如灌溉、除草、施肥及病虫害防治等。所述步骤(4)中,混合药液的配置方法为:将10重量份腐殖酸、10重量份胺鲜酯、5重量份氨基寡糖素分别溶解于适量的乙醇溶液,再将上述各溶解液溶于水中混匀,配制成200~500PPm的混合药液。所述步骤(4)中,生长素水溶液采用吲哚乙酸等配置而成,其配置方法为:将吲哚乙酸与乙醇按2:1的配置比例进行混合溶解,然后加入清水配成浓度为150~200PPm的生长素水溶液。所述步骤(4)和(5)还包括,在进行首次浇灌定根生长素水溶液后,每隔一周浇一次生长素水溶液,连续浇三次后改浇清水。所述步骤(5)包括,新根长出以后每隔7天喷施一次叶面肥,叶面肥取经过滤的沼液10公斤,加水100公斤配置而成。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通过采用富含多种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苦楝树幼苗的移栽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准备以下重量份的原料:黑泥炭土30~50份、粉煤灰20~30份、塘泥15~20份、鱼鳞渣5~10份,将上述原料混合拌匀后,得到移栽基质并铺设到苦楝树幼苗种植穴;(2)、选择长势良好、株型饱满的苦楝树幼苗,修枝摘叶,洗去根系残留基质并将其表面的水分晾干;(3)、在移栽苦楝树幼苗2小时前,用质量百分比浓度为0.2%的高锰酸钾溶液对步骤(1)得到的苦楝树幼苗种植穴进行喷洒消毒;(4)、将步骤(2)得到的苦楝树幼苗用混合药液浸泡2~5分钟,再将其放入步骤(3)得到的消毒完毕的幼苗种植穴里,然后回填移栽基质覆盖所述苦楝树幼苗的根须,移栽好后立即进行定根生长素水溶液浇灌,直至浇透;(5)、进行日常管理如灌溉、除草、施肥及病虫害防治等。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苦楝树幼苗的移栽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准备以下重量份的原料:黑泥炭土30~50份、粉煤灰20~30份、塘泥15~20份、鱼鳞渣5~10份,将上述原料混合拌匀后,得到移栽基质并铺设到苦楝树幼苗种植穴;(2)、选择长势良好、株型饱满的苦楝树幼苗,修枝摘叶,洗去根系残留基质并将其表面的水分晾干;(3)、在移栽苦楝树幼苗2小时前,用质量百分比浓度为0.2%的高锰酸钾溶液对步骤(1)得到的苦楝树幼苗种植穴进行喷洒消毒;(4)、将步骤(2)得到的苦楝树幼苗用混合药液浸泡2~5分钟,再将其放入步骤(3)得到的消毒完毕的幼苗种植穴里,然后回填移栽基质覆盖所述苦楝树幼苗的根须,移栽好后立即进行定根生长素水溶液浇灌,直至浇透;(5)、进行日常管理如灌溉、除草、施肥及病虫害防治等。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苦楝树幼苗的移栽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王伟,
申请(专利权)人:安庆市老杨埠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