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郭金鸿专利>正文

半潜式风动多功能扬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33512 阅读:1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半潜式风动多功能扬水装置,包括位于最下面的鱼雷状壳体,固定在鱼雷状壳体上端的数根流线型柱体,且分两列设置,被固定支撑在流线型柱体上端的密闭型箱体,在密闭型箱体的上端面固定设置有双列或2个以上的起支撑作用的筒体构筑物,所述的筒体构筑物设置在密闭型箱体上端面的周边部。在筒体构筑物上固定设置有塔架,在塔架上安装有用于扬水的风轮机组。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扬水部分破坏了水体的表面张力,增加了水体与大气的接触面积,从而达到促进水体蒸发、交流、置换,增加水体的溶气量,改善水质,提高水体的营养成分,同时还可以根据该装置所处地域的气候,水体等客观条件,结合该装置所提供的不同养殖位置,选用适宜的经济价值高、产品销路畅的水生物进行养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扬水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结构简单,可促进水体蒸发、交流、置 换,增加水体的溶气量,改善水质,提高水体的营养成份,还可利用其空间进行水产养 殖的半潜式风动多功能扬水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工业的迅速发展,以二氧化碳为主的温室气体在大气中的含量飞速增长, 致使全球气温不断升高。同时, 一些来自城市、工业及农业的废水以及随降水而流入水 体的有害物质最终归纳于海水中,使得海水里的一些微型单细胞、浮游藻类暴发性地大 量繁殖,藻类含有的色素引致海水变色。由于有些海藻吸收海水中的氧气,因而导致鱼 类窒息死亡;它同时排出有毒物质,使海产受到污染。特别是另有个别藻类即使在低浓 度情况下也可能产生毒素,污染海产品,进而,对人体产生危害。所以,对水体进行人 为的搅动,促进水体蒸发、交流、置换,不仅可以增加水体的溶气量,增加水体吸纳二 氧化碳等有害气体的能力,改善水质,提高水体的营养成份,还可增加云系,遮挡太阳 的部分辐射,促进降水,缓解地球淡水短缺的窟境。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促进水体蒸发、交流、置换, 增加水体的溶气量,改善水质,提高水体的营养成份,还可利用其空间进行水产养殖的 半潜式风动多功能扬水装置。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半潜式风动多功能扬水装置,包括有位于最下 面的鱼雷状壳体,固定在鱼雷状壳体上端的流线型柱体,被固定支撑在流线型柱体上端 的密闭型箱体,在密闭型箱体的上端面固定设置有起支撑作用的筒体构筑物,在筒体构 筑物上固定设置有塔架,在塔架上安装有用于扬水的风轮机组。在鱼雷状壳体和密闭型箱体之间设置有数根流线型柱体,且分两列设置。所述的密闭型箱体的上端面上可固定设置有双列或2个以上的用于支撑塔架和风轮 机组的筒体构筑物,所述的筒体构筑物设置在密闭型箱体上端面的周边部。所述的塔架为中空结构,其内设置有便于对风轮机组进行维修的爬梯,直通顶部。所述的密闭型箱体上还间隔地设置有支撑梁柱,所述的支撑梁柱贯穿密闭型箱体, 其底端固定在密闭型箱体的内底面上,顶端高于密闭型箱体,其中,位于密闭型箱体上 端面上部的各支撑梁柱上横向连接有横梁。还可以以位于密闭型箱体上端面上部的外周支撑梁柱及横向连接的横梁为支撑,罩设密目网。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另一技术方案是 一种半潜式风动多功能扬水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有位于下面的密闭型船体,固定在密闭型船体上面的密闭型箱体,在密闭型箱体 的上端面固定设置有塔架,在塔架上安装有用于扬水的风轮机组。所述的密闭型箱体的上端面上可固定设置有1个或多个用于固定和支撑风轮机组的 塔架,所述的塔架设置在密闭型箱体上端面的周边部。所述的塔架是通过斜拉杆和拉索两者中的一种进行加强支撑。所述的密闭型箱体上还间隔地设置有支撑梁柱,所述的支撑梁柱贯穿密闭型箱体, 其底端固定在密闭型船体的内底面上,顶端高于密闭型箱体,其中,位于密闭型箱体上 端面上部的各支撑梁柱上横向连接有横梁。本专利技术的半潜式风动多功能扬水装置,通过扬水部分破坏了水体的表面张力,增加 了水体与大气的接触面积,从而达到促进水体蒸发、交流、置换,增加水体的溶气量, 改善水质,提高水体的营养成份,并可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装置所在区域赤潮等灾害的 发生,同时可在一定程度上调节气温,改善生态环境,促进降水。同时还可以根据该装 置所处地域的气候,水体等客观条件,结合该装置所提供的不同养殖位置,选用适宜的 经济价值高、产品销路畅的水生物进行养殖,在向社会提供大量优质水产品,丰富人类 营养膳食的同时,获取良好的经济效益。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正面结构示意图3是图1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的俯视图5是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的正面结构示意图7是图5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5的俯视图。射1:鱼雷状壳体2:流线型柱体3:密闭型船体4:密闭型箱体5:筒体构筑物6:观测窗7:塔架8:斜拉杆9:风轮机组10:支撑梁柱11:横梁12:塔架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半潜式风动多功能扬水装置做出详细说明。如图l、图2、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的半潜式风动多功能扬水装置,包括有位于最下面的鱼雷状壳体l,固定在鱼雷状壳体1上端的流线型柱体2,被固定支撑在流线型柱体 2上端的密闭型箱体4,在鱼雷状壳体1和密闭型箱体4之间设置有数根流线型柱体2, 且分两列设置。在密闭型箱体4的上端面固定设置有起支撑作用的筒体构筑物5,在筒体 构筑物5上固定设置有塔架7,在塔架7上安装有用于扬水的风轮机组9。其中,所述的密闭型箱体4的上端面上可固定设置有双列或2个以上的用于支撑塔 架7和风轮机组9的筒体构筑物5,所述的筒体构筑物5设置在密闭型箱体4上端面的周 边部。所述的塔架7为中空结构,其内设置有便于对风轮机组9进行维修的爬梯,直通顶 部。结构尺寸较大的塔架可充分利用其内部空间,结合筒体构筑物,分别设立操作间、 控制间、设备间及观察、了望、生活等各种用途的房间,以满足装置运作的需要。所述的密闭型箱体4上还间隔地设置有支撑梁柱IO,所述的支撑梁柱10贯穿密闭型 箱体4,其底端固定在密闭型箱体4的内底面上,顶端高于密闭型箱体4,其中,位于密 闭型箱体4上端面上部的各支撑梁柱IO上横向连接有横梁11。还可以以位于密闭型箱体 4上端面上部的外周支撑梁柱10及横向连接的横梁11为支撑,罩设密目网。支撑梁柱 10和横向连接的横梁11主要起连接、支撑、搭载(密目网)的作用。如图4、图5、图6所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半潜式风动多功能扬水装置,包括有 位于下面的密闭型船体3,固定在密闭型船体3上面的密闭型箱体4,在密闭型箱体4的 上端面固定设置有塔架12,所述的塔架12是通过斜拉杆8或者拉索进行加强支撑。在塔 架12上安装有风轮机组9。所述的密闭型箱体4的上端面上可固定设置有1个或多个用 于固定和支撑风轮机组9的塔架12,所述的塔架12设置在密闭型箱体4上端面的周边部。所述的密闭型箱体4上还间隔地设置有支撑梁柱10,所述的支撑梁柱10贯穿密闭 型箱体4,其底端固定在密闭型船体3的内底面上,顶端高于密闭型箱体4,其中,位于 密闭型箱体4上端面上部的各支撑梁柱10上横向连接有横梁11。同样,还可以以位于密 闭型箱体4上端面上部的外周支撑梁柱IO及横向连接的横梁11为支撑,罩设密目网。 若装置为单机型且体积较小,此项可减除。在上述两个实施例中,都可以以位于密闭型箱体4上端面上部外周的支撑梁柱10及 横向连接的横梁ll为支撑来罩设密目网,形成网罩结构,并注水至网罩结构全部沉没于 水中并达到正常养殖所需深度。此时,鱼雷状壳体,流线型柱体或船体内充满水体,方 型箱体内亦有一定深度的水体,风轮叶片下部亦部分吃水。其中1、鱼雷型壳体,流线型柱体或船体内部已充满水体,适合养殖在水体中、下层活动 的水生物,可通过装置上部操作间利用专用孔道向其注入需养殖的水生物苗体,并按需 注入饵料,泵入空气,辅助以人工光源及泵驱动水体交换、流动,利用专用仪器随时监控,调节养殖条件,创造最佳养殖环境,最大限度满足养殖需要,以获得稳产、高产, 从而达到最佳的经济效益。2、 密闭型箱体,箱体虽也没入水中,但箱内注水较少,其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半潜式风动多功能扬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位于最下面的鱼雷状壳体(1),固定在鱼雷状壳体(1)上端的流线型柱体(2),被固定支撑在流线型柱体(2)上端的密闭型箱体(4),在密闭型箱体(4)的上端面固定设置有起支撑作用的筒体构筑物(5),在筒体构筑物(5)上固定设置有塔架(7),在塔架(7)上安装有用于扬水的风轮机组(9)。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金鸿
申请(专利权)人:郭金鸿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2[中国|天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