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于移动病人的担架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332913 阅读:1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1-02 01:47
本专利申请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便于移动病人的担架车,包括底座、床架和床身,所述底座包括支杆、与支杆固定的连杆和安装于支杆下端的滚轮;所述床架包括床底板、护栏和扶手,所述床底板与支杆上端固定连接,所述床身位于床底板上方,所述护栏与床底板铰接,所述床身包括移动板、滚珠丝杆副和转轮,所述滚珠丝杠副包括螺母和丝杆,丝杠横向设置于床底板上,且与床底板转动连接,所述螺母与移动板固定连接,所述丝杆一端与转轮同轴固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担架车结构简单,在病床与担架车上转移病人时,操作过程简单、省时省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便于移动病人的担架车
技术介绍
目前的医疗工作中,搬移受伤、瘫痪或手术前后的患者,都需要担架推车来完成。担架车将病人送往病床、手术台、检查台等时,需要搬运病人的身体进行位置转换。这些病人需要转换位置时,大都是靠人力完成的,也有部分是使用转移板这种的简单工具完成的。人力搬移基本操作方法,是多名医护人员或患者家属甚至是雇佣的人力工,直接用手扶患者四肢,来完成病人搬运转移。这种人力搬运病人的方法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对病人来说会产生皮肤摩擦受损、导管在移动过程中可能会脱落、血压升高、术后病人呕吐、引发并发症等不良状况;2、对医务人员来说搬运过程劳动强度大、耗时、耗力等;3、多数患者身处担架车上时衣服并未完全穿戴整齐,搬运过程人多手杂,若不小心会暴漏患者的隐私部位,会使患者十分尴尬。而使用转移板对患者进行移动,转移板需要随时携带,每次使用后还需要回收清洁消毒,使用起来非常繁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提供一种便于移动病人的担架车,以解决在病床与担架车上转移病人时,过程复杂、费时费力,不利与患者保护身体的问题。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基础方案为:便于移动病人的担架车,包括底座、床架和床身,所述底座包括支杆、与支杆固定的连杆和安装于支杆下端的滚轮;所述床架包括床底板、护栏和扶手,所述床底板与支杆上端固定连接,所述床身位于床底板上方,所述护栏与床底板铰接,所述床身包括移动板、滚珠丝杆副和转轮,所述滚珠丝杠副包括螺母和丝杆,丝杠横向设置于床底板上,且与床底板转动连接,所述螺母与移动板固定连接,所述丝杆一端与转轮同轴固定。本基础方案的工作原理在于:使用本担架车运送病人,在需要将担架车上的病人转移到病床上时;将本担架车一侧的扶手转向床底板下方,推动担架车使担架车该侧与病床一侧靠拢;转动转轮,转轮与滚珠丝杆副的丝杆同轴固定,则丝杆被转动,丝杆转动可使滚珠丝杆副的螺母在丝杆上移动,滚珠丝杆副的螺母与移动板固定连接,则移动板被移动,移动板横向伸出担架车将病人放置病床上,然后反向转动滚轮将移动板收回到床架上,整个过程快速平稳省力。需要将病床的病人转移到担架车上时;将本担架车一侧的扶手转向床底板下方,推动担架车使担架车该侧与病床一侧靠拢;转动转轮,将移动板伸到病人与病床之间,医护人员轻轻将病人身体全部推置移动板上,然后反向转动手轮将移动板与病人移至担架车上。本基础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护栏与床底板铰接,方便于在使用本担架车转移病人时,将护栏转向床底板下方。床身包括移动板、滚珠丝杆副和转轮,所述滚珠丝杠副包括螺母和丝杆,丝杆横向设置于床底板上,且与床底板转动连接;丝杠横向设置在床底板上,可便于横向移动移动板,此结构简单,易制造,在横向移动移动板时,非常省力;丝杆与床底板转动连接,在使用滚珠丝杆副移动移动板时,丝杆需要转动,滚珠丝杆副丝杆处安装于床底板上,为了不影响丝杆转动此处采用转动动连接。所述螺母与移动板固定连接,所述丝杆一端与转轮同轴固定。在转动滚珠丝杆副的丝杆时,螺母相对于丝杆上做直线运动,螺母与移动板固定连接,螺母的直线运动将会使移动板横向移动,无需其他传递机构的传递即可控制移动板的移动,使得使用移动板移动病人的过程非常简单;滚珠丝杆副的丝杆一端与转轮同轴固定,转轮可便于控制滚珠丝杆副的丝杆转动,从而方便快捷的控制了移动板的移动,同时转轮结构简单好操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担架车结构简单,在病床与担架车上转移病人时,操作过程简单、省时省力。方案二:作为基础方案的优选,所述移动板自由侧边缘呈弧形。将病人从担架车转移到病床上时,在移动板伸出将病人放置于病床上后,需要将移动板收回,自由端为弧形的移动板在病人和移动板分开时,可防止在移动板时对病人身体造成伤害。方案三:作为方案二的优选,所述转轮上设有把手 。本担架车通过控制转轮的转动来控制移动板的横向移动,转动把手 来操作控制转轮,对使操作人员来说非常方便。方案四:作为方案三的优选,所述扶手上均设有防滑套。医护人员在转移病人时,将会手抓住扶手推动本担架车时,为了防止医护人员手滑放掉担架车,在两个扶手上均设有防滑套。方案五:作为基础方案、方案二、方案三和方案四任一项的优选,所述支杆包括伸缩杆和固定杆,所述固定杆垂直于伸缩杆设置。在使用本担架车转移病人时,担架车与病床之间难免会存在高度差,在这种的情况下将病人从担架车上转移到病床上或者从病床上转移到担架车上,对病人来说都存在一定的危险性;使用伸缩杆和固定杆的配合,在担架车与病床存在高度差时,可先滑动伸缩杆将担架车和病床的高度调相同,使用固定杆将伸缩杆固定,然后转移病人,大大减小了对病人来说存在的危险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便于移动病人的担架车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床身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连杆10、伸缩杆11、固定杆12、滚轮13、床底板20、护栏21、扶手22、防护套23、床身30、移动板31、滚珠丝杆副32、螺母321、丝杆322、转轮33、把手 331。如图1、图2所示,便于移动病人的担架车,包括底座、床架和床身30。底座包括连杆10、伸缩杆11和四个万向滚轮13,连杆10垂直于伸缩杆11并与伸缩杆11下端焊接,伸缩杆11为四根,每根支杆下端均安装了滚轮13,伸缩杆11上安装了固定杆12,用于固定伸缩杆11,使得底座高度可以调节。床架包括床底板20、护栏21和扶手22,床底板20与支架上端通过焊接固定,护栏21和扶手22均为两个;护栏21安装于床底板20两侧,且与床底板20通过螺栓铰接。扶手22安装于床底板20两端,且与床底板20通过焊接固定;扶手22外表面套了一层防滑套。床身30位于床底板20上方,床身30包括移动板31、滚珠丝杆副32和转轮33,移动板31自由侧的边缘呈弧形。滚珠丝杠副32的丝杆322横向安装在于床底板20上,且与床底板20通过安装块滚动连接,滚珠丝杆副32的螺母321与移动板31自由端下侧焊接固定,滚珠丝杆副32的丝杆322与转轮33同轴固定。转轮33的外圈圆周上通过焊接固定了一个把手 331,方便医护人员操作移动板31。具体实施时,使用本担架车运送病人,在需要将担架车上的病人转移到病床上时;将本担架车外侧的扶手22旋转至床底板20下方,推动担架车使担架车该侧与病床一侧靠拢,然后通过伸缩杆11将本担架车的高度调到一病床高度一致,并使用固定杆12将伸缩杆11固定。手握把手 331转动转轮33,转轮33与滚珠丝杆副32的丝杆322同轴固定,因此丝杆322将会随之转动。丝杆322转动将会使滚珠丝杆副32的螺母321在丝杆322方向上移动,滚珠丝杆副32的螺母321与移动板31固定连接,因此移动板31会随之移动。移动板31横向伸出,移动板31上的病人将会随移动板31被放置在病床。然后反向缓慢转动滚轮13将移动板31收回到床架上,在此过程中,需注意病人被移动的情况,需要的时候用手扶一下病人,防止移动时移动板的移动对病人造成伤害;此过程操作简单快速省力。需要将病床的病人转移到担架车上时;将本担架车一侧的扶手22转向床底板20下方,推动担架车使担架车该侧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便于移动病人的担架车

【技术保护点】
便于移动病人的担架车,包括底座、床架和床身,所述底座包括支杆、与支杆固定的连杆和安装于支杆下端的滚轮;所述床架包括床底板、护栏和扶手,所述床底板与支杆上端固定连接,所述床身位于床底板上方,其特征在于,所述护栏与床底板铰接,所述床身包括移动板、滚珠丝杆副和转轮,所述滚珠丝杠副包括螺母和丝杆,丝杠横向设置于床底板上,且与床底板转动连接,所述螺母与移动板固定连接,所述丝杆一端与转轮同轴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1.便于移动病人的担架车,包括底座、床架和床身,所述底座包括支杆、与支杆固定的连杆和安装于支杆下端的滚轮;所述床架包括床底板、护栏和扶手,所述床底板与支杆上端固定连接,所述床身位于床底板上方,其特征在于,所述护栏与床底板铰接,所述床身包括移动板、滚珠丝杆副和转轮,所述滚珠丝杠副包括螺母和丝杆,丝杠横向设置于床底板上,且与床底板转动连接,所述螺母与移动板固定连接,所述丝杆一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丽邹丹谭小玲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