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邵阳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多功能自动足浴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331323 阅读:1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1-01 22:33
一种多功能自动足浴桶,包括浴液装载腔、浴液加热腔、风干腔、热风发生腔及本体,浴液装载腔位于本体的上部,浴液装载腔底板、复数个按摩偏心轮、第一带轮、驱动电机、联轴器、第二带轮、第三带轮、复数根按摩偏心轮连接轴、皮带;浴液加热腔位于浴液装载腔的下部,包括浴液加热腔顶板、水泵、第二加热装置、浴液循环加热进水管、第一电控阀、四通管接头、进水管、第二电控阀、排水管、第三电控阀及浴液加热腔底板;风干腔位于浴液加热腔的正下方位置,设有风干腔底板;热风发生腔位于风干腔的正下方,包括热风发生腔顶板、第一加热装置、风机及进气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自动按摩、自动清洗功能,能维持水温恒定,并能实现脚底自动烘干。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理疗器械,特别涉及一种多功能足浴桶。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健康问题受到普遍关注和重视。足底按摩被普遍认为是一种极好的养生手段。目前人们足疗主要还是去商业足浴机构,依靠人工脚底按摩方式,主要原因是缺乏一种自动有效的足疗设备。现有公开的技术,虽然也有一些涉及自动足浴桶,比如申请号为201510654772.1的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按摩作用和磁疗功能的足浴桶,桶壁上部的桶沿及桶底板的中心上设置了磁珠,桶底板还设置了喷射孔,磁珠可以起到磁疗作用,喷射孔喷出的压力水可以起到按摩作用,但该专利技术缺少加热装置,无法解决足浴过程水温维持恒定温度问题。申请号为201410315721.1的专利技术也公开了一种带有气囊的足浴桶,设有用于占据桶空间的气囊以及加热装置,可以实现维持恒定水温作用,但足浴桶不能实现自动进水和自动排水,因此在首次使用足浴液泡脚时,无法实现下次自动接入清水进行清洗,同时也没有洗完后自动烘干脚的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针对现有足浴桶人性化以及自动化设计不足的问题,提供一种操作简单,功能齐全,自动化程度高的足浴桶。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多功能自动足浴桶,包括浴液装载腔、浴液加热腔、风干腔、热风发生腔及本体19组成,所述浴液装载腔位于本体19的上部,设有浴液装载腔底板10、复数个按摩偏心轮、第一带轮21、驱动电机22、联轴器23、第二带轮24、第三带轮25、复数根按摩偏心轮连接轴26、皮带27,按摩偏心轮9装在按摩偏心轮连接轴26上,按摩偏心轮连接轴26铰装在浴液装载腔底板10上,驱动电机22通过联轴器23、第一带轮21、第二带轮24、第三带轮25、皮带27驱动按摩偏心轮9自动转动;所述浴液加热腔位于浴液装载腔的下部,由位于浴液装载腔底板10下部且与其接触的浴液加热腔顶板5、水泵6、第二加热装置7、浴液循环加热进水管11、第一电控阀12、四通管接头13、进水管14、第二电控阀15、排水管16、第三电控阀17及浴液加热腔底板18组成,浴液循环加热进水管11通过第一电控阀12,进水管14通过第二电控阀15,排水管16通过第三电控阀17与连接在第二加热装置7进口的四通管接头13连接,第二加热装置7的出口连接水泵6的进口,水泵6的出口连接浴液加热腔顶板5;所述风干腔位于浴液加热腔的正下方位置,设有风干腔底板4;所述热风发生腔位于风干腔的正下方,由热风发生腔顶板1、第一加热装置2、风机3及进气管20组成,热风发生腔顶板1置于风干腔底板4的下方且留有间隙,进气管20连接第一加热装置2的进口,第一加热装置2的出口连接风机3的进口,风机3的出口连接热风发生腔顶板1。本技术所述的按摩偏心轮9为齿形轮。本技术所述的按摩偏心轮9设置为两组,每组六个,满足双脚足底按摩。本技术所述的浴液加热腔顶板5中部为凹形结构,中间开有通孔,且通过浴液循环加热出水管8与浴液装载腔底板10连接,并与浴液装载腔连通。本技术所述的第一加热装置2、第二加热装置7的加热温度可由控制电路调节。本技术所述的控制电路是以可编程序控制器为基础。本技术所述的风干腔底板4阵列开有用于通风的孔41。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实体模型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A向视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B向视图。1. 热风发生腔顶板 2.第一加热装置 3.风机 4.风干腔底板 5.浴液加热腔顶板 6.水泵 7.第二加热装置 8.浴液循环加热出水管 9.按摩偏心轮 10.浴液装载腔底板 11.浴液循环加热进水管 12.第一电控阀 13.四通管接头 14.进水管 15. 第二电控阀 16.排水管 17.第三电控阀 18.浴液加热腔底板 19.本体 20.进气管 21.第一带轮 22.驱动电机 23.联轴器 24.第二带轮 25.第三带轮 26.按摩偏心轮连接轴 27.皮带 41.孔。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图3,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浴桶由浴液装载腔、浴液加热腔、风干腔、热风发生腔及本体19组成,浴液装载腔位于本体19的上部,主要用于装载浴液,由浴液装载腔底板10、按摩偏心轮9、第一带轮21、驱动电机22、联轴器23、第二带轮24、第三带轮25、按摩偏心轮连接轴26、皮带27组成,按摩偏心轮9、第一带轮21、第二带轮24、第三带轮25分别装在按摩偏心轮连接轴26上,按摩偏心轮连接轴26铰装在浴液装载腔底板10上,驱动电机22通过联轴器23与按摩偏心轮连接轴26连接,并依靠皮带27驱动按摩偏心轮9自动转动;浴液加热腔位于浴液装载腔的下部,主要是安装浴液加热装置的,由浴液装载腔底板10、浴液加热腔顶板5、水泵6、第二加热装置7、浴液循环加热进水管11、第一电控阀12、四通管接头13、进水管14、第二电控阀15、排水管16、第三电控阀17及浴液加热腔底板18组成,浴液加热腔顶板5中部为凹形结构,中间开有通孔,且通过浴液循环加热出水管8与浴液装载腔底板10连接,并与浴液装载腔连通,浴液循环加热进水管11通过第一电控阀12,进水管14通过第二电控阀15,排水管16通过第三电控阀17与连接在第二加热装置7进口的四通管接头13连接,第二加热装置7的出口连接水泵6的进口,水泵6的出口连接浴液加热腔顶板5;风干腔位于浴液加热腔的正下方位置,设有风干腔底板4;热风发生腔位于风干腔的正下方,由热风发生腔顶板1、第一加热装置2、风机3及进气管20组成,热风发生腔顶板1置于风干腔底板4的下方且留有间隙,进气管20连接第一加热装置2的进口,第一加热装置2的出口连接风机3的进口,风机3的出口连接热风发生腔顶板1。本技术采用可编程控制器控制,具体使用时,进水管14连接自来水管,可编程控制器打开第二电控阀15以及水泵6并关闭第一电控阀12以及第三电控阀17,设定第二加热装置7的温度后,加热后的水经水泵6、浴液加热腔顶板5中通孔以及浴液循环加热出水管8最后进入浴液装载腔,达到设定高度后,关闭第二电控阀15并开启第一电控阀12,同时开启驱动电机22,这时可以将双脚放置在按摩偏心轮9上,由于按摩轮为偏心轮,可以增加按摩力度和舒适度,通常足浴时会放药水,待按摩设定时间后,可编程控制器关闭水泵6并打开第三电控阀17排掉足浴水,待排尽后,关闭第三电控阀17以及第一电控阀12,并开启水泵6以及第二电控阀15,将净热水装入浴液装载腔实现足底清洗后,将双脚放入风干腔中,可编程控制器控制风机3开启,将气流从进气管20吸进第一加热装置2变成热风传送至风干腔中可以让双脚快速烘干。以上所述,是本技术具体实现方式,并不代表本技术所有实现方式,凡是在结构上与本技术类似,有相同或类似解决方案的具体应用,都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多功能自动足浴桶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功能自动足浴桶,由浴液装载腔、浴液加热腔、风干腔、热风发生腔及本体(19)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浴液装载腔位于本体(19)的上部,设有浴液装载腔底板(10)、复数个按摩偏心轮(9)、第一带轮(21)、驱动电机(22)、联轴器(23)、第二带轮(24)、第三带轮(25 )、复数根按摩偏心轮连接轴(26)、皮带(27),按摩偏心轮(9)装在按摩偏心轮连接轴(26)上,按摩偏心轮连接轴(26)铰装在浴液装载腔底板(10)上,驱动电机(22)通过联轴器(23)、第一带轮(21)、第二带轮(24 )、第三带轮(25 )、皮带(27)驱动按摩偏心轮(9)自动转动;所述浴液加热腔位于浴液装载腔的下部,由位于浴液装载腔底板(10)下部且与其接触的浴液加热腔顶板(5)、水泵(6)、第二加热装置(7)、浴液循环加热进水管(11)、第一电控阀(12)、四通管接头(13)、进水管(14)、第二电控阀(15)、排水管(16)、第三电控阀(17)及浴液加热腔底板(18)组成,浴液循环加热进水管(11)通过第一电控阀(12),进水管(14)通过第二电控阀(15),排水管(16)通过第三电控阀(17)与连接在第二加热装置(7)进口的四通管接头(13)连接,第二加热装置(7)的出口连接水泵(6)的进口,水泵(6)的出口连接浴液加热腔顶板(5);所述风干腔位于浴液加热腔的正下方位置,设有风干腔底板(4);所述热风发生腔位于风干腔的正下方,由热风发生腔顶板(1)、第一加热装置(2)、风机(3)及进气管(20)组成,热风发生腔顶板(1)置于风干腔底板(4)的下方且留有间隙,进气管(20)连接第一加热装置(2)的进口,第一加热装置(2)的出口连接风机(3)的进口,风机(3)的出口连接热风发生腔顶板(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自动足浴桶,由浴液装载腔、浴液加热腔、风干腔、热风发生腔及本体(19)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浴液装载腔位于本体(19)的上部,设有浴液装载腔底板(10)、复数个按摩偏心轮(9)、第一带轮(21)、驱动电机(22)、联轴器(23)、第二带轮(24)、第三带轮(25 )、复数根按摩偏心轮连接轴(26)、皮带(27),按摩偏心轮(9)装在按摩偏心轮连接轴(26)上,按摩偏心轮连接轴(26)铰装在浴液装载腔底板(10)上,驱动电机(22)通过联轴器(23)、第一带轮(21)、第二带轮(24 )、第三带轮(25 )、皮带(27)驱动按摩偏心轮(9)自动转动;所述浴液加热腔位于浴液装载腔的下部,由位于浴液装载腔底板(10)下部且与其接触的浴液加热腔顶板(5)、水泵(6)、第二加热装置(7)、浴液循环加热进水管(11)、第一电控阀(12)、四通管接头(13)、进水管(14)、第二电控阀(15)、排水管(16)、第三电控阀(17)及浴液加热腔底板(18)组成,浴液循环加热进水管(11)通过第一电控阀(12),进水管(14)通过第二电控阀(15),排水管(16)通过第三电控阀(17)与连接在第二加热装置(7)进口的四通管接头(13)连接,第二加热装置(7)的出口连接水泵(6)的进口,水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育青李英一宋耀祖杨诗杰张珂桢
申请(专利权)人:邵阳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