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志祥专利>正文

一种人工湿地水处理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32883 阅读:4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人工湿地水处理工艺,尤其是暴雨径流或低浓度难降解且C/N较低有机废水处理工艺。该工艺采用环流人工湿地,即湿地采用两组或多组并联形式,每组由四渠环形串联,湿地进水端设生物接触区,接触区填料上的生物膜依照缺氧-好氧工艺运行;湿地外侧两渠道预留开敞水面,加设水下推动器;在湿地进水端设气水反冲洗系统。填料下设穿孔布气管;沉砂池与环流湿地配合使用。本发明专利技术人工湿地水处理工艺,能够有效去除微污染源水中的难降解有机物质及氨氮、有机氮等含氮物质,提高常规水处理工艺运行效果,增强水安全性。微污染源水经过环流湿地后达到或超过地表水Ⅲ类水;暴雨径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人工湿地水处理工艺,尤其是暴雨径流、低浓度难降解且C/N较低的有机废水,即高氮水的处理工艺。
技术介绍
由于绿地或农田经暴雨径流携带有土壤颗粒、有机质(腐殖质为主)、N、 P 等营养物质,如果不加处理直接进入人工湖、水库等大容积水体,会造成水体 缺氧及富营养化; 一些大型湖泊水体有机物浓度低且以难降解的有机物为主, 水中TN浓度相对较高,C/N较低,当以此类水作为景观公园水体的补充水时, 采用常规的水处理工艺很难满足水质要求。对于地表水的处理工艺,目前常采 用(预氯化) 一混凝一沉淀(澄清) 一过滤一消毒工艺,该工艺对于水中悬浮 物质、胶体污染物有一定效果,但对于溶解性有机污染、氨氮几乎没有效果。 氨氮会和氯发生反应产生氯胺,消毒作用缓慢,需要较长的接触时间,并且氯 胺有臭味;对水中的有机物,多采用折点加氯法处理,但自从发现水中有机污 染物能与氯生成三卤甲烷(THMs)后,采用折点加氯法来处理受污染水源己引 起人们担心,因而一直在寻求去除高氮和有机污染物水的有效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正是为了克服上述景观公园大容积水体补充水存在的不足 之处而提供一种对景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人工湿地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将湿地设置为两组或多组并联形式,每组由4条渠道(1)环形串联构成,在渠道(1)之间设置有中隔导流墙(2);湿地进水端(3)设有生物接触区(4),生物接触区(4)悬挂弹性立体填料(5),弹性立体填料表面附着生长生物膜(6),该生物膜依照缺氧-好氧工艺运行;湿地外侧两渠道预留开敞水面,加设水下推动器(7);在湿地进水端(3)设有气水反冲洗装置(8)。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爱民宋天文林志祥李丰超卢敏孔令琼邱勇彭玉林文俊张洪海傅蜀燕周斌郑昌坝
申请(专利权)人:林志祥卢敏傅蜀燕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53[中国|云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