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环保领域的污水处理技术,特别涉及微污染水体和生活污水的 处理和回用技术。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居住生活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微污染水 体如园林水体、住宅小区景观水体由于管理维护不到位,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 活。目前许多景观水和住宅小区景观水大多没有水体净化处理设施, 一般是封 闭或半封闭水体,运行一段时间后易滋生藻类,水体发绿,甚至发黑发臭,出 现富营养化现象。部分景观水体由于有外源污染物(如生活污水)的直接污染, 或使用生活污水作为景观水的水源,水体恶化,甚至造成环境污染问题。微污染水体的处理有引水换水、循环过滤、人工曝气复氧、混凝沉淀法等, 但上述方法在实际运用中运行费用高,或者达不到景观水水质标准,即控制水体中的化学需氧量(COD)、生化需氧量(BOD)、氮、磷、细菌病原体等污 染物的含量及菌藻滋生,保持水体的清澈、洁净和无异味。换水成本高,又造 成了环境污染;循环过滤需较高的电能耗费和维护费用;人工曝气复氧法对于 水质差的水体,尤其是利用生活污水作为水源补给水的景观水体无法达到理想 的处理效果;混凝沉淀法需投放药剂,对鱼类生长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生物活化吸附曝气的污水处理与水回用方法,采用生物活化吸附曝气的污水处理系统处理污水,所述污水处理系统依次由沉砂池、厌氧池、一级好氧处理池、二级好氧处理池和三级好氧处理池组成,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下述步骤:(1)加入生物活化剂的厌氧 处理在生物活化吸附曝气的污水处理系统启动前3~5天,每天向厌氧池中投加总浓度为10~80mg/L的生物活化剂,正常运行期间不须加入;生物活化剂每天投入量M根据经验公式M=(31~54)-(0.28~2.0)×COD计算得出,所述投入 量M的单位为g/m↑[3];所述生物活化剂包括下述质量百分比含量的组分:酶制剂75~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少斌,蒋然,蔡焯基,郭永峰,涂善忠,
申请(专利权)人: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市协和高级中学,广州市普邦园林配套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1[中国|广州]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