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喂料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325532 阅读:1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1-01 11: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喂料机,包括承台,所述承台的上表面开设有空槽,所述空槽的内分别设有第一支撑腿与第二支撑腿,所述第一支撑腿与漏斗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漏斗底部的开口与输料斗顶部的开口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腿的背面与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的正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机的第一转轴贯穿第一支撑腿顶部的正面。该自动喂料机,通过输料斗、第一传送带和限位带的配合使用,使在开启第一电机带动第一传送带时,达到了从输料斗中均匀将饲料通过第一传送带输送出来,而由于第二传送带的右端位于第一传送带下方的右前方,使饲料从第一传送带的拐弯点流下时流到第二传送带上,从而将饲料倒入漏斗后迅速的将饲料均匀分配到鸡的面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养鸡喂料
,具体为一种自动喂料机
技术介绍
鸡是人类饲养最普遍的家禽。家鸡源出于野生的原鸡,其驯化历史至少约4000年,但直到1800年前后鸡肉和鸡蛋才成为大量生产的商品。现如今人们用于养鸡多用于大棚来养殖,而用于给鸡喂料的多用于半圆管道来倒入饲料,通过半圆管管道来将饲料输送到鸡的面前,使被困在鸡笼内的鸡伸出头来吃半圆管道内的饲料,由于将饲料倒入半圆管道无法迅速的将饲料均匀分配到鸡的面前,从而使一些鸡无法吃到每日用于身体增长的饲料,而采用人们自己分配去给鸡进行饲养,不仅劳动强度大,且受到雇佣工人所带来的资金制约,从而人们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喂料机,具备机器自动分配去给鸡进行饲养的优点,解决了一些鸡无法吃到每日用于身体增长的饲料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动喂料机,包括承台,所述承台的上表面开设有空槽,所述空槽的内分别设有第一支撑腿与第二支撑腿,所述第一支撑腿与漏斗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漏斗底部的开口与输料斗顶部的开口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腿的背面与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的正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机的第一转轴贯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自动喂料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动喂料机,包括承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台(1)的上表面开设有空槽(2),所述空槽(2)的内分别设有第一支撑腿(3)与第二支撑腿(14),所述第一支撑腿(3)与漏斗(4)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漏斗(4)底部的开口与输料斗(5)顶部的开口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腿(3)的背面与第一电机(9)和第二电机(15)的正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机(9)的第一转轴(10)贯穿第一支撑腿(3)顶部的正面,且第一转轴(10)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皮带轮(11),所述第二电机(15)的第二转轴(16)贯穿第一支撑腿(3)底部的正面,且第二转轴(16)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皮带轮(17),所述第二支撑腿(14)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喂料机,包括承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台(1)的上表面开设有空槽(2),所述空槽(2)的内分别设有第一支撑腿(3)与第二支撑腿(14),所述第一支撑腿(3)与漏斗(4)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漏斗(4)底部的开口与输料斗(5)顶部的开口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腿(3)的背面与第一电机(9)和第二电机(15)的正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机(9)的第一转轴(10)贯穿第一支撑腿(3)顶部的正面,且第一转轴(10)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皮带轮(11),所述第二电机(15)的第二转轴(16)贯穿第一支撑腿(3)底部的正面,且第二转轴(16)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皮带轮(17),所述第二支撑腿(14)的正面的顶部被第一活动轴(12)贯穿,且第一活动轴(12)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转盘(13),所述第一转盘(13)的表面通过第一传送带(6)与第一皮带轮(11)表面传动连接,所述第一传送带(6)的部分带身贯穿输料斗(5)的侧面,所述第二支撑腿(14)底部的一侧设有辅助板(18),所述辅助板(18)正面的一端被第二活动轴(19)贯穿,所述第二活动轴(19)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转盘(20),所述第二转盘(2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凯
申请(专利权)人:大理鸡鸣江种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