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向流滤池水量负荷自动均衡方法及结构技术

技术编号:1432547 阅读:4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上向流滤池水量负荷自动均衡方法及结构,解决了上向流滤池水量负荷变化难以控制,或控制成本过高的问题。其主要特征是池体下部进水管上设调节阀,池体上部内侧设出水堰,出水堰内设出水管,并设垂直穿过出水堰,将出水堰上、下连通的水位检测装置。通过出水管管径的设计使滤池正常水量负荷和最大水量负荷时出水堰内出水水位的变化范围在水位检测仪表、自控系统以及进水调节阀可控制的范围内,并将最大水量负荷时出水堰内水位设定为不可超过的最大水位,自动控制系统根据水位检测装置的检测结果控制进水调节阀的开启度,以实现各滤池水量负荷的自动均衡。该方法简单易行,且投资省、不增加滤池占地面,可广泛应用于上向流滤池的新建和改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给水处理的过滤工艺和污水处理的生物滤池工艺,具 体是根据液位调节实现上向流滤池各格滤池间水量负荷自动均衡的方 法及结构,采用该方法及结构,使上向流滤池各格(组)滤池的水量 负荷自动均衡,满足设计要求,保证水处理的效果。
技术介绍
过滤是水质净化的主要工艺,该工艺包括给水处理的滤池和污水 处理的生物滤池等各种形式。在过滤工艺中,按水流动的方向可分为 上向流过滤和下向流过滤两大类,在给水处理滤池中,上向流过滤也 称反向过滤,能够更好的发挥滤料层的截污能力,过滤的周期更长而 且出水水质更好、水头损失更小;在污水处理的曝气生物滤池中,上 向流过滤不仅能更好的发挥滤料层的截污能力,而且可以实现污水处 理"渐减曝气"的模式,节省污水处理的运行电耗,提高出水水质, 因此,在给水处理中,上向流过滤工艺应用逐渐增多,在很多条件下 有取代下向流过滤的趋势;而在污水处理中,曝气生物滤池的应用一 直是以上向流过滤模式为主。上向流过滤方式在给水和污水处理中都有着非常显著的优点,但 滤池均匀配水即水量负荷控制问题一直影响着这种过滤方式的广泛应 用。滤池运行时采用多格并联的方式,因此需要保证总的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上向流滤池水量负荷自动均衡结构,包括滤池池体、出水堰、进水调节阀、水位检测装置和自动控制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出水堰位于池体上部内侧,水位检测装置垂直穿过出水堰,将出水堰上、下连通;滤池下部进水管上设调节阀门,自动控制系统根据水位检测装置检测得到的出水堰内水位结果控制进水调节阀的开启度。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昌明李庆吉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清泉水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