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散热的不间断电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321775 阅读:1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2-31 13: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便于散热的不间断电源,包括:散热装置及外壳,外壳由前面板、后面板、侧板、底板和顶板组成,所述散热装置包括:夹持部和吹气管道,夹持部的壳体上开设若干镂空槽,夹持部内设置马达和叶轮,吹气管道包括:吹风部和用于收集叶轮吹出的气流的集风部,吹风部设置若干出风通口。夹持部在不间断电源外部进行吸风,通过吹气管道向内部吹风,能有效地针对不间断电源进行散热处理,改善了对流散热效果;吹气管道后部空间较大,从而可以加大气流流入吹风部内,增大射出的空气量,迫使风速迅速增加,从而大大增加了气流风量;内置的叶轮可以防止灰尘,且解决了叶轮高速旋转带来的使用风险,提高了用户的使用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不间断电源的
,尤其涉及一种便于散热的不间断电源
技术介绍
目前,不间断电源大多采用直流电输出,可以在断电后为设备提供电能,使设备能继续运行,不间断电源可靠性高,效率高,适宜被广泛地使用于信息、网络行业中各种电子设备的不间断供电。不间断电源在运行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导致不间断电源温度升高,影响不间断电源的正常运行。因此,需要对直流不间断电源进行散热处理,将不间断电源的温度控制在规定的范围内,对不间断电源进行保护。目前,在国内外广泛采用的UPS不间断电源进出风装置,一般都采用大功率风扇排风散热装置,这种装置消耗电量大、间接增加了设备的负荷,成本也跟着被动的提高,给消费使用者造成了较大的经济负担,而且也不美观,利用率也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出一种便于散热的不间断电源。为了对披露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有一个基本的理解,下面给出了简单的概括。该概括部分不是泛泛评述,也不是要确定关键/重要组成元素或描绘这些实施例的保护范围。其唯一目的是用简单的形式呈现一些概念,以此作为后面的详细说明的序言。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提供一种便于散热的不间断电源,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由前面板、后面板、侧板、底板和顶板组成,所述后面板上设置散热装置,所述侧板开设容纳所述散热装置的弧形缺口;所述散热装置包括:夹持部和吹气管道,所述夹持部为圆柱体形状,嵌入所述弧形缺口内,所述夹持部的壳体上开设若干镂空槽,所述镂空槽在夹持部的壳体的周壁上均匀分布,所述夹持部内设置马达和叶轮,所述叶轮由所述马达驱动转动,所述叶轮与所述夹持部的壳体同轴布置;所述吹气管道包括:吹风部和用于收集所述叶轮吹出的气流的集风部,所述集风部一端连接所述夹持部,另一端连接所述吹风部,所述集风部邻近所述夹持部的一端的横截面积大于其邻近所述吹风部的一端的横截面积,所述吹风部在背离所述后面板的一侧设置若干出风通口,所述出风通口为长条形且相互平行,所述出风通口贯穿吹风部的侧壁与所述夹持部连通。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后面板上开设两组散热孔,所述吹气管道设置在所述两组散热孔之间。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后面板上还设置有贴板,所述贴板数量为两个,所述贴板的表面设置用于黏贴所述吹气管道的胶层。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夹持部和所述吹气管道分别布置在所述侧板的两侧,所述夹持部位于所述外壳的外部。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出风通口内设置铁丝网。本技术所带来的有益效果:夹持部在不间断电源外部进行吸风,通过吹气管道向内部吹风,能有效地针对不间断电源进行散热处理,改善了对流散热效果;吹气管道后部空间较大,从而可以加大气流流入吹风部内,增大射出的空气量,迫使风速迅速增加,从而大大增加了气流风量;内置的叶轮可以防止灰尘,且解决了叶轮高速旋转带来的使用风险,提高了用户的使用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便于散热的不间断电源的外部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散热装置与后面板的安装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后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侧板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描述和附图充分地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案,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践它们。其他实施方案可以包括结构的、逻辑的、电气的、过程的以及其他的改变。实施例仅代表可能的变化。除非明确要求,否则单独的部件和功能是可选的,并且操作的顺序可以变化。一些实施方案的部分和特征可以被包括在或替换其他实施方案的部分和特征。如图1至4所示,在一些说明性的实施例中,提供一种便于散热的不间断电源,包括:散热装置4及外壳1,其中,外壳1由前面板、后面板2、侧板3、底板和顶板组成。散热装置4设置在后面板2上,侧板3开设容纳散热装置4的弧形缺口5,即后面板2和侧板3将散热装置4夹持在外壳1上。散热装置4包括:夹持部41和吹气管道42,夹持部41为圆柱体形状,嵌入弧形缺口5内。夹持部41的壳体上开设若干镂空槽43,镂空槽43作为进风口,镂空槽43在夹持部的壳体的周壁上均匀分布,镂空槽43的数量、形状以及布置方式可以根据不同的夹持部41而适应性改变,本技术对此不作特殊限定。夹持部41内设置马达和叶轮,马达和叶轮的中心轴线均沿水平方向延伸,叶轮由马达驱动转动,叶轮与夹持部41的壳体同轴布置,从而夹持部41外的空气可以通过镂空槽被叶轮均匀地吸入夹持部41内。吹气管道42为中空结构,内部与夹持部41连通,包括:吹风部45和集风部46,集风部46用于收集叶轮吹出的气流,集风部46一端连接夹持部41,另一端连接吹风部45。集风部46邻近夹持部41的一端的横截面积大于其邻近吹风部45的一端的横截面积,即吹气管道42后部空间较大,从而可以加大气流流入吹风部45内,增大射出的空气量,迫使风速迅速增加,从而大大增加了气流风量。吹风部45在背离后面板2的一侧设置若干出风通口47,出风通口47为长条形且相互平行,出风通口47贯穿吹风部的侧壁与夹持部连通,长条形的出风通口47指的是狭窄细长的出风口,即该出风口的宽度远小于其长度,可以理解,出风通口47的数量、形状以及在吹风部45上的设置方式等可以根据实际要求具体设计,本技术对此不作具体限定。由于吹气管道42的后部空间,即邻近夹持部41的一侧空间较大,从而可以容纳更多的由叶轮吹入的空气,换言之,使得更多的气流可以流入吹风部45内,从而增加了长条形的出风通口47喷出的空气量。夹持部41和吹气管道42分别布置在侧板3的两侧,夹持部41位于外壳1的外部,夹持部41在不间断电源外部进行吸风,通过吹气管道42向内部吹风,能有效地针对不间断电源进行散热处理,改善了对流散热效果。如图3所示,后面板2上开设两组散热孔6,吹气管道42设置在两组散热孔6之间,进一步起到散热作用。后面板2上还设置有贴板7,贴板数量为两个,贴板7的表面设置用于黏贴吹气管道42的胶层,进一步固定散热装置4。在一些说明性的实施例中,出风通口47内设置铁丝网,避免灰尘进入不间断电源内部。上述实施例为本技术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任何未背离本技术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做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便于散热的不间断电源

【技术保护点】
一种便于散热的不间断电源,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由前面板、后面板、侧板、底板和顶板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后面板上设置散热装置,所述侧板开设容纳所述散热装置的弧形缺口;所述散热装置包括:夹持部和吹气管道,所述夹持部为圆柱体形状,嵌入所述弧形缺口内,所述夹持部的壳体上开设若干镂空槽,所述镂空槽在夹持部的壳体的周壁上均匀分布,所述夹持部内设置马达和叶轮,所述叶轮由所述马达驱动转动,所述叶轮与所述夹持部的壳体同轴布置;所述吹气管道包括:吹风部和用于收集所述叶轮吹出的气流的集风部,所述集风部一端连接所述夹持部,另一端连接所述吹风部,所述集风部邻近所述夹持部的一端的横截面积大于其邻近所述吹风部的一端的横截面积,所述吹风部在背离所述后面板的一侧设置若干出风通口,所述出风通口为长条形且相互平行,所述出风通口贯穿吹风部的侧壁与所述夹持部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散热的不间断电源,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由前面板、后面板、侧板、底板和顶板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后面板上设置散热装置,所述侧板开设容纳所述散热装置的弧形缺口;所述散热装置包括:夹持部和吹气管道,所述夹持部为圆柱体形状,嵌入所述弧形缺口内,所述夹持部的壳体上开设若干镂空槽,所述镂空槽在夹持部的壳体的周壁上均匀分布,所述夹持部内设置马达和叶轮,所述叶轮由所述马达驱动转动,所述叶轮与所述夹持部的壳体同轴布置;所述吹气管道包括:吹风部和用于收集所述叶轮吹出的气流的集风部,所述集风部一端连接所述夹持部,另一端连接所述吹风部,所述集风部邻近所述夹持部的一端的横截面积大于其邻近所述吹风部的一端的横截面积,所述吹风部在背离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波高彦
申请(专利权)人:雷诺士常州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