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体除藻剂、其制备方法及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1431617 阅读:1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体除藻剂及其制备方法。该水体除藻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各组分组成:铜剂2-15份、锌剂0-10份、铝剂40-60份、载体20-30份、碳酸钙5-15份和镀膜剂0.5-10份。本发明专利技术水体除藻剂具有除藻,絮凝,沉淀,固磷等多种功效,且功效持久,可以有效除藻并防止水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水体净化剂,尤其涉及一种由荷载于粘土上的铜,锌,铝, 铁,钙等多种金属离子组成的具有除藻,絮凝,沉淀,固磷等功能的水体除藻剂, 本专利技术还涉及该水体除藻剂的制备方法及在水处理中的应用,属于水处理工程领 域。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城市景观水体恶化的原因是水体的富营养化,或称水华现象。人 们如能消除,减轻水华,抑止藻类生长,就能实现水清,鱼欢,空气清爽,游人乐 于驻足的目的。水体的富营养化过程是水中的自养型生物(即能自身繁殖)的藻类不断繁殖的 结果。这一过程要吸收水中无机物在阳光,有机营养成分的作用下生成它本身能分 化的单生藻,有人(斯托姆)把这一过程描述如下106CO2+16NO3—+HPO4—+1221120+1811++微量元素—阳光—C106H263O110N16P (单生藻) + 13802上式虽属假设,未见实验证实,但也提供了一种论据,即无机氮,磷可视为 藻类繁殖的控制因素, 一个磷分子可结合500-600个其他元素而增生藻类,所以可 认为在排除其他人为污染因素后,磷的因素是最主要的。有一种说法,"治水先制藻, 制藻先治磷"看来对景观水是比较适用的。国外一环保组织对数百个富营养化水体进 行调查后得出结论是80%的水体受磷元素制约,10%受磷,氮两元素制约,只有10% 受氮和其他因素控制。这些调研结果有力地支持了在治理景观水时治磷的重要性。近年来,国内外使用铜,锌,铝,铁,镧金属离子治磷的报告不少,但缺乏系 统性,效果也不明朗。国内已有众多治藻的专利,如公开号CN1059073(00,12,06), CN1686854(05,10,26),CN1686847(05,10,26)均从固磷着手,以治藻为目的,得到很 好的结果,但选用了稀土元素镧为主要成分。镧作为除藻剂在国外早期是为净化泳 池水而开发的,(USP 6524487, "03,02,25"),用在景观水上尚在市场开拓阶段。我国引进商品"Phoslock"即属镧产品,现正在试用中。鉴于镧属化合物的放射性和价格问 题,推广应用这一技术,尚需经历一段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首先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新的水体除 藻剂,该水体除藻剂具有显著的除藻,防止水华,改善水质等功效。 本专利技术首先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水体除藻剂,主要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铜剂2-15份、锌剂0-10份、铝剂40-60份、载体20-30份、碳酸钙5-15份和 镀膜剂0.5-10份。优选的,上述各组分的重量份是铜剂5份、锌剂5份、铝剂50份、载体25份、碳酸钙10份和镀膜剂5份。 其中,所述的铜剂可以是各种铜盐,优选为硫酸铜;所述的铝剂可以是各种铝盐,例如可以是硫酸铝,羟基硫酸铝,明矾或氯化铝 以及它们以任意重量比例所组成的混合物,优选为硫酸铝; 所述的锌剂可以是各种锌盐,优选为碳酸锌;所述的载体优选为粘土,该粘土含硅酸铝、钠超过80%,在水中具有缓慢溶解 与膨胀的性能,例如膨润土,蒙脱土,硅藻土,皂石或海泡石等,优选为膨润土;所述的镀膜剂优选为改性淀粉(一般可用酸对淀粉进行改性而制备得到,该 制备方法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通晓或熟练掌握),此外,该改性淀粉也可通过商业 途径购买得到,例如,可以购自上海康湖化工有限公司,其商品名称是"氧化淀粉"。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制备上述水体除藻剂的方法, 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制备上述水体除藻剂的方法,包括(1) 按下述重量称取各组分铜剂2-15份、锌剂0-10份、铝剂40-60份、载 体20-30份、碳酸钙5-15份和镀膜剂0.5-10份;(2) 将铜剂、锌剂用5-10重量份的水溶解后,再与铝剂,载体、碳酸钙和镀 膜剂混合均匀,按照常规的混合均匀的粉末,以常规方法(如挤出或圆盘)造粒(必 要时经过筛分)。由本专利技术方法所制备的颗粒产品,其规格或特性如下直径为2-5mm,比重《.0,在水中能停留3-5分钟而保持其几何原型,24小时离散性大于80-90%。本专利技术以铜离子为主要除藻剂,采用荷载于粘土上以实现缓溶过程而达到长 效目的。同时在粘土上还荷载铝,铁,锌,钙等化合物,它们除各具自己对除藻, 固磷,絮凝的作用外,还对铜离子除藻具有协同和增效作用(单独作用时水中铜离 子一般要求不低于0.4ppm,而在有协同效应时0.2ppm除藻作用就很明显),从而使 本专利技术的除藻剂具有长效和多功能的性能。本专利技术中所采用的载体优选为粘土,该粘土与铝、钙盐混合后达到改性的效 果,粘土的主要成分为硅酸铝及少量硅酸钠,含量要求大于80%,具有在水中溶胀, 缓溶的性能(选用钠基改性膨润土,在水中溶胀率可达自身体积的十多倍,有利于 吸附和缓释离子)。另一方面,铝盐能水解为絮凝剂,能使复水层内已被铜锌杀死的藻骸能充分絮 凝而沈降到底泥中,此时一部分尚未被杀死的新生藻被裹巻而沉入底泥中,一二天 内就能复活而使藻害再度发生,此时铝絮凝剂中的铝在铁钙离子的作用下,就能发 挥固磷作用,使泥水过渡层中的可溶性磷酸根与铝,钙,铁等金属离子结合而成不 溶性磷酸盐,从而使藻失活。为了充分发挥药效,水体的pH值应尽量保持在7-8之间,有利于不溶性磷化 合物之生成,为此本专利技术中使用了 pH缓冲剂碳酸钙,并加入镀膜剂等使产品的颗 粒比重小于2.0,这样在使用时颗粒能停留在水体复水层之下,底泥之上, 一般认为 这是水,泥之间的过渡层,是抑止内源磷转移到水层的最佳层。由于粘土的吸附性能,金属离子能缓溶于水中以实现长效,除藻,絮凝,沉 淀,固磷的作用。锌对铜的除藻过程具有协同,增效作用,铝,铁,钙等金属盐不 仅能絮凝,沉淀悬浮物,并能抑制底泥中的磷化物释放出可溶性磷,实现对景观水 内磷污染的控制,达到除藻,防止水华现象,改善水质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水体除藻剂的适用范围需要防止水华或已长藻的各种水体。 水体除藻剂的使用方法,包括可用机械或人工方法洒泼到防止水华或已长 藻的水面上,其用量按水中溶解的总磷量确定以mg/L(升)计,加到水中的本发 明水体除藻剂/水中溶解的总磷量应等于或大于50-200倍(通常大城市用生活污水 处理后的中水为补充水,湖水中总磷一般在2mg/L左右,此时水体除藻剂用量应为 100-400mg/L)。即:当水体除藻剂/总磷(TP)为50-200倍时, 一般可在3-6个月 内防止藻的滋生。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应当指出,这些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 的例证,不应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实施例1按下述重量称取各组分(单位:kg):硫酸铜8、碳酸锌2、硫酸铝50、膨润土 25、碳酸钙IO和改性淀粉(购自上海康湖化工有限公司,其商品名称是"氧化淀粉") 5;将硫酸铜、碳酸锌用5立升水溶解后,再与硫酸铝、膨润土、碳酸钙和改性淀 粉混合,按照常规混合均匀的粉末,以常规方法(如挤出或圆盘)造粒,得颗粒,其 规格如下直径为2-5mm,比重〈2.0在水中能停留3-5分钟而保持其几何原型,24 小时离散性大于80-90%。 实施例2按下述重量称取各组分(单位kg):硫酸铜15、碳酸锌5、羟基硫酸铝60、 蒙脱土30、碳酸钙15和改性淀粉(购自上海康湖化工有限公司,其商品名称是"氧 化淀粉")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水体除藻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各组分组成:铜剂2-15份、锌剂0-10份、铝剂40-60份、载体20-30份、碳酸钙5-15份和镀膜剂0.5-10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金城张文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丽都水处理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