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邹学辉专利>正文

一种喷涂抹灰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314306 阅读:1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2-30 16:31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一种喷涂抹灰工艺,包括基层处理;甩浆铺网,在不同材料基体交界处铺设钢丝网,在待抹灰区域内涂刷界面剂;墙面冲筋,在墙面上设置筋条;装模,在墙面形成阳角的部位设置模块,将模块紧贴墙面的阳角的其中一侧墙面经校正后固定,并使模块的一端向另一侧墙面所在一侧凸出,该凸出的厚度即为阳角的另一侧面的抹灰厚度;分层抹灰处理,以筋条、模块作为基准控制墙面抹灰的垂直度、平整度以及抹灰厚度;拆模处理。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喷涂抹灰工艺能够保证抹灰质量,保证抹灰效率,能够降低对泥水工技能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工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喷涂抹灰工艺
技术介绍
传统建筑施工中对墙面的施工主要是依靠人工抹灰,人工抹灰需要人工将砂浆运送至不同楼层,再由人工按一定的工艺将砂浆抹到墙面上,不但劳动强度大,效率低。由于每个人的技术水平和力量不同,无法保证抹灰层的密实度,抹出的墙面质量差异较大,有些墙面易造成墙面空鼓、开裂、脱落等质量问题,造成返工或增大了后期维修工作量。而随着社会的进步,机械喷涂抹灰工艺将逐渐替代人工抹灰。机械喷涂抹灰就是把搅拌好的砂浆,经振动筛后倾入灰浆输送泵,通过管道,再借助于空气压缩机的压力,把灰浆连续均匀地喷涂于墙面和顶棚上,再经过找平搓实,完成抹灰饰面。机械喷涂抹灰虽然是通过机械喷涂装置取代了人力,因此,能够大大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缩短施工时间,同时能够保证抹灰层的密实度,但是仍需结合合理的抹灰工艺才能实现质量的保障。中国专利文献CN103821252A中公开了一种墙面抹灰的工艺流程,包括:清除墙面浮灰→修正补平勾缝→洒水湿润基层→涂刷界面剂→做灰饼→1:1水泥砂浆或建筑用胶水泥浆拉毛墙面→必要部分挂网处理→抹底层灰→外墙满铺敷设耐碱玻璃纤维网格布→抹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喷涂抹灰工艺

【技术保护点】
一种喷涂抹灰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层处理;甩浆铺网,在不同材料基体交界处铺设钢丝网,在待抹灰区域内涂刷界面剂;墙面冲筋,在墙面上设置筋条;装模,在墙面形成阳角的部位设置模块,将模块紧贴墙面的阳角的其中一侧墙面经校正后固定,并使模块的一端向另一侧墙面所在一侧凸出,该凸出的厚度即为阳角的另一侧面的抹灰厚度;分层抹灰处理,以筋条、模块作为基准控制墙面抹灰的垂直度、平整度以及抹灰厚度,在筋条与筋条之间或筋条与模块之间进行抹灰处理;拆模处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喷涂抹灰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层处理;甩浆铺网,在不同材料基体交界处铺设钢丝网,在待抹灰区域内涂刷界面剂;墙面冲筋,在墙面上设置筋条;装模,在墙面形成阳角的部位设置模块,将模块紧贴墙面的阳角的其中一侧墙面经校正后固定,并使模块的一端向另一侧墙面所在一侧凸出,该凸出的厚度即为阳角的另一侧面的抹灰厚度;分层抹灰处理,以筋条、模块作为基准控制墙面抹灰的垂直度、平整度以及抹灰厚度,在筋条与筋条之间或筋条与模块之间进行抹灰处理;拆模处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涂抹灰工艺,其特征在于,同一墙体的内侧墙面、外侧墙面均需抹灰的,在与该内侧墙面、外侧墙面均形成阳角的端部墙面上采用双边装模,两模块均紧贴端部墙面设置,其中一模块的一端向内侧墙面所在一侧的凸出,另一模块的一端向外侧墙面所在一侧凸出,模块固定结构处于两模块之间,两模块共用或具有各自独立的模块固定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喷涂抹灰工艺,其特征在于,模块固定结构为:沿模块的长度方向,在与模块紧贴的墙面上至少设有两个孔,且每个孔内打入木塞,在每个木塞上打入带有铁板的铁板钉,通过铁板与墙面配合将模块进行夹紧固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喷涂抹灰工艺,其特征在于,与竖直方向紧贴的模块的墙面上设有上、下两个孔,对于高度为2.1-2.5米的门洞或窗洞上的竖直方向设置的模块,下孔离地面40cm,下孔与上孔之间的距离为130cm;对于高度为2.5-3.2米的门洞或窗洞上的竖直方向设置的模块,下孔离地面60cm,上孔与下孔之间的为距离140cm。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学辉
申请(专利权)人:邹学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