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凤云专利>正文

轮式推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307 阅读:4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轮式推镰,是收割麦、稻等农作物的农具。由机身、割刀、行轮、分禾器、T型推柄、压角等构成。割刀的前端与分禾器的前端联接在一起,同步工作。割刀安装在机身的一侧,但前端伸到机身的另一侧。推割时,麦、稻被分禾器分向两翼倾斜,同时被割刀从下部割断,倒向一侧,整齐铺放。轮式推镰不仅可以收割各种不同行距的行播麦、稻而且还可以收割散播麦、稻。使用人力,直立缓步推割,轻快、省力。适合在农机难以施展的各种田地中使用。结构简单,成本低,适合国情。(*该技术在200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农作物的收割农具,适合收割小麦、水稻等农作物。在现有技术中,一般人力麦稻收割器不同程度地存在推割费力,需要猛冲快跑,麦稻夹塞刀口等缺陷。专利申请号为90208721.5专利曾提出用一种轮式镰刀,可以较好地解决以上问题。但是,这种轮式镰刀由于使用两把割刀,沿作物行垄两面同时收割,在结构上又没有分禾装置,被割倒的麦、稻等会互相交错堆积,铺放无序,给后续操作带来困难。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弥补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实用,方便的轮式推镰。以人为动力直立行走,缓步推割麦、稻,省力、轻快,割倒的麦、稻有序地向一侧铺放。可以大大提高收割效率,改进收割质量,降低劳动强度。收割行播麦、稻,不受行距宽窄的限制,还可以收割散播麦、稻等。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在轮式推镰的机身上只安装一把割刀,并安装一只分禾器。割刀的前端与分禾器的前端联接在一起,同步工作。割刀安装在轮式推镰机身的一侧,但最前端伸到机身的另一侧。割刀的安装位置使轮式推镰不仅可以收割行进方向一侧的行播麦、稻,还可收割行进方向两侧的散播麦、稻。在推割中,分禾器使麦、稻顺从地向两翼分垄倾斜,同时被割刀割断,沿一侧顺序铺放整齐。在轮式推镰的机身上安装有行轮和推柄,行轮在推割中滚动前进以减少行进阻力。T型推柄安装在机身尾部,T型推柄所在平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0°~40°,以确保推割中产生足够的切-->割力。附图1为本技术的俯视示意图。附图2为本技术的主视示意图。附图1说明:1-机身。2-割刀。3-行轮。4-分禾器。5-T型推柄。6-推柄联接板。7-轴。8-顶紧螺丝。12-螺丝。13-分禾器顶角。16-分禾器支撑杆。17-螺丝。18-螺丝。附图2说明:9-压角。10-螺丝。11-分禾器支撑杆。14-分禾器A型框架平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15-T型推柄所在平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下面结合附图将本技术作详细论述:本技术主要由机身(1)、割刀(2)、行轮(3)、分禾器(4)、T型推柄(5)、压角(9)分禾器支撑杆(11),(16)所构成。机身(1)的底面轮廓呈直角三角形状,在直角三角形顶角的直边一侧,有一块直角梯形状的突出部分,其上底与直角三角形直边重叠,斜腰与直角三角形斜边相接,并在斜边的延长线上,其高为10~60毫米。沿机身(1)底面的斜边方向,割刀(2)通过螺丝(10)(12)被紧固在机身(1)的底面上,刀口向外。行轮(3)通过轴(7)安装在机身(1)上,并用顶紧螺丝(8)将轴(7)与机身(1)联接在一起。分禾器(4)是焊有三个支撑杆(11)(16)的A型框架,通过螺丝(17)、(10)固定在机身(1)上。割刀(2)的前端、分禾器(4)的支撑杆(11)和压角(9)被螺丝(10)紧固在机身底面前端的直角梯形部分上,压角(9)紧压在割刀(2)上,保护割刀(2)在使用中不被损坏。T型推柄(5)与推柄联接板(6)焊接在一起,并通过螺丝(18)紧固在机身(1)的尾部。如此构成一台完整的轮式推镰。本技术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在机身(1)底面上,沿斜边方向,安装着割刀(2),刀口向外。割刀刀口与机身纵向水平轴线之间的夹-->角为20~45°。夹角越大,割幅越宽。割刀刀片与地面的垂直间距为30~80毫米。不能太高,越高切割越困难。割刀(2)是一种单面平口直刀片或锯齿形刀片。割刀(2)的刀口一侧,前后顶角均为锐角。割刀(2)后端伸出机身(1)底面10~20毫米。本技术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是:割刀(2)的前端,压角(9)和分禾器(4)的支撑杆(11)被螺丝(10)紧固在机身(1)底面前端的直角梯形部分上,使割刀(2)的前端和分禾器的前端伸到机身的另一侧,同步工作。在推割散播麦、稻时,可以为机身(1),行轮(3)割出一条向前推进的道路。从而使轮式推镰具备收割散播麦、稻的功能。行播作物具有行距,使用更加方便,行距宽窄都可以使用。本技术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是:分禾器A型框架的顶角(13)为30~50°,顶角太小,割下的麦、稻会向后倒,顶角太大,割下的麦稻会向前倒。A型框架平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14)为15~30°。当轮式推镰向前推进时,麦、稻会顺从地向两翼分开,割倒的麦、稻沿割刀一侧有序铺放。本技术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是:T型推柄所在平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30~40°。这个角度可以将人的推力分解出较大的切割力。附图1、2描述了本技术的一个实例。本技术是这样制造的:机身(1)用2毫米厚的钢板经剪裁、焊接,再经钻孔、攻丝加工而成。割刀(2)采用农用复合钢,经剪裁、冲孔,热处理后刃磨而成。行轮(3)可采用铸铁件也可以在市场上购买铁皮、橡胶结构的童车轮使用。分禾器(4)及其两根支撑杆(16)采用直径5毫米的冷拔钢丝焊接而成。轴(7)采用45号钢车加工制成。T-->型推柄(5)采用钢管制成。推柄联接板(6)压角(9),分禾器支撑杆(11)用3毫米厚的钢板经剪裁,钻孔制成。其他螺丝、顶紧螺丝均为标准件,从市场购买。本技术的优点是十分突出的,这种轮式推镰使用轻便、省力,收割质量好,收割效率高,割倒后的麦、稻向一个方向有序铺放,为后续工作提供了方便。收割行播麦、稻不受行距限制,还可收割散播麦、稻。特别适合在耕作面积小、梯田、坡地、套种等农业机械难以施展的条件下使用。适合农村一家一户的耕作方式。男女老少都可以使用。适合国情,易于推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轮式推镰,由机身(1),割刀(2),行轮(3),分禾器(4),T型推柄(5)压角(9)分禾器支撑杆(11),(16)等构成,其特征在于:机身(1)的底面轮廓呈直角三角形状,在直角三角顶角的直边一侧,有一块直角梯形状的突出部分,其上底与直角三角形直边重叠,斜腰与直角三角形斜边相接,并在斜边的延长线上,其高为10~60毫米,在机身(1)的底面上,沿斜边方向安装着一只收割用的割刀(2),刀口向外,在机身(1)上还安装有一支分禾器(4)和一只行轮(3),分禾器(4)通过分禾器支撑杆(11),(16),用螺丝固定在机身(1)上,在机身(1)的尾部,装有一只T型推柄(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轮式推镰,由机身(1),割刀(2),行轮(3),分禾器(4),T型推柄(5)压角(9)分禾器支撑杆(11),(16)等构成,其特征在于:机身(1)的底面轮廓呈直角三角形状,在直角三角顶角的直边一侧,有一块直角梯形状的突出部分,其上底与直角三角形直边重叠,斜腰与直角三角形斜边相接,并在斜边的延长线上,其高为10~60毫米,在机身(1)的底面上,沿斜边方向安装着一只收割用的割刀(2),刀口向外,在机身(1)上还安装有一支分禾器(4)和一只行轮(3),分禾器(4)通过分禾器支撑杆(11),(16),用螺丝固定在机身(1)上,在机身(1)的尾部,装有一只T型推柄(5)。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式推镰,其特征在于:割刀(2)的刀口与机身纵向水平轴线之间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凤云
申请(专利权)人:王凤云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