蚊虫诱杀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306543 阅读:1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2-27 02: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到一种蚊虫诱杀装置,包括用于引诱蚊虫的二氧化碳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氧化碳发生器放置在盒体内,所述盒体内还设有用于杀死蚊虫的灭蚊组件,所述盒体上设有供蚊虫飞入所述盒体内的通孔;所述二氧化碳发生器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壁上设有向所述箱体内加水的注水口和导气管,所述导气管连接所述箱体的内腔和所述盒体的内腔,所述箱体内间隔设有石墨块和不锈钢板,所述石墨块连接电源正极,所述不锈钢板连接电源负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突破了现有技术中采用燃烧产生二氧化碳的方式,采用电解的方式生成二氧化碳,使用安全性好,且体积小,方便携带,能满足多种不同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到一种蚊虫诱杀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捕蚊器大多采用灯光诱蚊、电击灭蚊,但是这种方式需要灯光常亮,会影响到晚间休息。二氧化碳对蚊虫有很强的吸引力,因此人们专利技术了利用CO2发生器产生的二氧化碳来引诱蚊虫。如CN201510293245.2所公开的《一种生态捕蚊机及系统》,包括生态诱捕单元、CO2供给单元、发电单元、单机自动化单元、通讯接口单元、区域灭蚊系统。其特征在于:机体为诱蚊黑体;捕蚊袋下端与锥形罩相连,上端与风扇相连;风扇将CO2发生器产出的CO2、温度、湿度及乳酸气息盒散发的气息在机体A区混合成为生态气息并自锥形罩小孔中排出至机体B区形成诱蚊生态气息团;在捕蚊袋端口设置有诱蚊紫外光带。该专利技术申请所使用的CO2发生器为常规二氧化碳发生器。目前二氧化碳发生器基本有两种方式,一是采用燃气燃烧产生CO2,再就是采用酸碱反应产生CO2。这两种方式均存在占地面积大,使用安全性低的问题,产品无法家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使用安全性好且便携的生态蚊虫诱杀装置。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蚊虫诱杀装置,包括用于引诱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蚊虫诱杀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蚊虫诱杀装置,包括用于引诱蚊虫的二氧化碳发生器(1),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氧化碳发生器(1)设置在盒体(2)内,所述盒体(2)内还设有用于杀死蚊虫的灭蚊组件(3),所述盒体(2)上设有供蚊虫飞入所述盒体(2)内的通孔(21);所述二氧化碳发生器(1)包括箱体(11),所述箱体(11)的壁上设有向所述箱体内加水的注水口(14)和导气管(17),所述导气管(17)连通所述箱体(11)的内腔和所述盒体(2)的内腔,所述箱体(11)内间隔设有石墨块(12)和不锈钢板(13),所述石墨块(12)连接电源正极,所述不锈钢板(13)连接电源负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蚊虫诱杀装置,包括用于引诱蚊虫的二氧化碳发生器(1),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氧化碳发生器(1)设置在盒体(2)内,所述盒体(2)内还设有用于杀死蚊虫的灭蚊组件(3),所述盒体(2)上设有供蚊虫飞入所述盒体(2)内的通孔(21);所述二氧化碳发生器(1)包括箱体(11),所述箱体(11)的壁上设有向所述箱体内加水的注水口(14)和导气管(17),所述导气管(17)连通所述箱体(11)的内腔和所述盒体(2)的内腔,所述箱体(11)内间隔设有石墨块(12)和不锈钢板(13),所述石墨块(12)连接电源正极,所述不锈钢板(13)连接电源负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蚊虫诱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1)可拆卸连接在所述盒体(2)内,所述箱体(11)上设有第一触片(15)和第二触片(16),所述第一触片(15)连接所述电源正极和所述石墨块(12),所述第二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军宁圆爱胡立涛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大央工贸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