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除含聚驱三次采油废水杂质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430636 阅读:2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管式微滤膜或超滤膜预处理加纳滤膜脱脱除含聚驱三次采油废水杂质的方法,是首先将含聚驱采油废水经过了脱油以后,采用混凝或气浮或纤维球等初过滤;再进入管式微滤或超滤膜器件,工作时采用反冲或反洗来维持膜通量的长时间稳定;管膜产水经过纳滤膜过滤、脱盐,纳滤膜选用脱盐率为30%-95%(500PPM氯化钠),操作压力选用5Bar-25Bar,纳滤膜产水完全满足配制聚合物驱油用水要求,配置的含聚合物溶液的粘度达到40mPA.S-70mPA.S,大于用自来水配置的含聚合物溶液粘度(40mPA.S左右),完全满足含聚合物驱三次采油配置聚合物(聚丙烯酰胺)用水要求,且可以减少聚合物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主要涉及一种采油废水的处理方法,具体是一种用纳滤膜脱除含聚驱三次采油废水盐份等杂质的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油田开发深度的增加,油田采油基本采用注水方式,原油含水率及油田采出水量不断增长,废水过量和废水外排超标问题已经严重威胁到油田的正常生产和生态环境。采油污水的排放不仅是一种资源浪费,而且严重污染环境。因此,采油污水资源化是解决油田生态环境恶化、控制地下水系统灾变性变化的重要措施。油田采油废水经处理后一部分用做回注水,一部分外排。因此,提供合格的回注水水质,满足油田采油对水质的要求,对保证油田高产稳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含聚驱三次采油过程中,油田采出的废水中含有大量聚合物(PAM)、乳化油、悬浮物等污染物,此类废水一般为高硬度和高矿化度(大于3000mg/l),这种废水很难处理,直接排放污染严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去除含聚驱三次采油废水杂质的方法,解决目前出现的污染问题,脱除含聚驱三次采油废水中的杂质,使水可以再循环利用、节约自来水,减少采油对环境的影响,降低采油成本。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管式微滤膜或超滤膜预处理加纳滤膜脱盐处理去除含聚驱三次采油废水杂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1)、含聚合物(聚丙烯酰胺(PAM))驱采油废水经过了脱油以后,采用混凝或气浮或纤维球等初过滤;(2)、进入管式膜微滤或超滤膜,管膜通道选用直径5mm-25mm,膜孔径选用0.2微米到截留分子量10,000DALTON膜元件,操作压力1Bar-8Bar;(3)、管膜产水经过纳滤膜脱盐分离,纳滤膜选用脱盐率为30%---95%-->(500PPM氯化钠),操作压力选用5Bar-25Bar,纳滤膜产水用于:a、含聚合物驱三次采油配置聚合物(聚丙烯酰胺(PAM)用水,配置的含聚合物溶液的粘度达到40mPA.S-70mPA.S,大于用自来水配置的含聚合物溶液粘度(40mPA.S左右),完全满足含聚合物驱三次采油配置聚合物(聚丙烯酰胺)用水要求,且可以减少聚合物用量,或b、低渗透油井的回注要求直接回注井下,纳滤膜的浓水可以满足低渗透油井的回注水要求直接回注井下,纳滤膜的操作压力选用5Bar-25Bar;(4)、管膜产水也可以达到低渗透油井的回注水要求直接回注井下,(5)、管膜工作时采用反冲或反洗来维持膜通量的长时间稳定。所述的管式微滤膜或超滤膜预处理加纳滤膜脱除含聚驱三次采油废水杂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管膜通道选用直径5mm-10mm,膜孔径选用0.2微米到截留分子量200,000DALTON膜元件,操作压力1Bar-6Bar;管膜产水经过纳滤膜过滤、脱盐等杂质,选用的纳滤膜脱盐率为30%---50%(500PPM氯化钠),操作压力选用5BAR-15BAR。所述的管式微滤膜或超滤膜预处理加纳滤膜脱除含聚驱三次采油废水杂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管膜通道选用直径5mm-15mm,膜孔径选用0.05微米到截留分子量200,000DALTON膜元件,操作压力1Bar-6Bar;管膜产水经过纳滤膜过滤、脱盐等杂质,选用的纳滤膜脱盐率为50%---95%(500PPM氯化钠),操作压力选用8BAR-20BAR。所述的管式微滤膜或超滤膜预处理加纳滤膜脱除含聚驱三次采油废水杂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管膜通道选用直径10mm-25mm,膜孔径选用0.03微米到截留分子量50,000DALTON膜元件,操作压力1Bar-8Bar;管膜产水经过纳滤膜过滤、脱盐等杂质,选用的纳滤膜脱盐率为35%---70%(500PPM氯化钠),操作压力选用10BAR-25BAR。本专利技术的采油废水经过管式微滤膜或管式超滤膜处理后,使含油降到2PPM以下,SS降到1.0PPM以下,粒径中值降到1.0微米以下,聚合物降低50%以上;微滤或超滤膜产生的透过水进入纳滤膜过滤、脱盐,脱除废水中30%--95%的Ca2+、Mg2+、Cl-1、SO42-离子等,原矿化度由5000mg/l降到300mg/l-1500mg/l-->以下,其中Ca2+、Mg2+降到2mg/l以下,含油降到1PPM以下,SS降到1PPM以下,粒径中值小于1微米,完全满足配制聚合物驱油用水要求。纳滤膜产生的浓水,还能达到低渗透油井的回注要求直接回注井下。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本专利技术对含聚驱采油废水分步处理后进行循环再利用,节约用大量自来水来配制聚合物溶液,减少了采油对环境的污染,而且管膜耐污染能力强、寿命长,使用费用低;纳滤膜可靠,能耗低,寿命长,费用低,降低了采油成本。具体实施方式:管式微滤膜或超滤膜预处理加纳滤膜脱除含聚驱三次采油废水杂质的方法,是依次进行以下步骤实现的:首先,将含聚驱采油废水经过了脱油以后,采用混凝或气浮或纤维球等初过滤;其次,使过滤后的水进入管式微滤膜或管式超滤膜。微滤或超滤膜采用高耐污染的管式膜元件,管膜通道选用直径5mm-25mm,膜孔径选用0.2微米到截留分子量10,000DALTON膜元件,操作压力1Bar-8Bar,工作时采用反冲或反洗来维持膜通量的长时间稳定。此步骤使含油降到3PPM以下,SS降到1PPM以下,粒径中值降到1.0微米以下,聚合物降低50%以上;接下来,再将管式膜产水经过纳滤膜过滤、脱盐,纳滤膜选用高耐污染、亲水性极好的膜元件,脱盐率30%---95%,操作压力选用5Bar-25Bar,产水矿化度降到300mg/l-1500mg/l以下,其中Ca2+、Mg2+降到2mg/l以下,用此纳滤膜产水来配制聚合物(PAM含量1000PPM)溶液粘度大于40mPa.此操作脱除废水中30%--95%的Ca2+、Mg2+、Cl-1、SO42-等离子,矿化度降到300mg/l-1500mg/l以下,其中Ca2+、Mg2+降到2mg/l以下,含油降到1PPM以下,SS降到1PPM以下,粒径中值小于1微米,完全满足配制聚合物驱油用水要求;最后,纳滤浓液达到低渗透油井的回注要求直接回注井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管式微滤膜或超滤膜预处理加纳滤膜脱盐处理去除含聚驱三次采油废水杂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1)、含聚合物(聚丙烯酰胺(PAM))驱采油废水经过了脱油以后,采用混凝或气浮或纤维球等初过滤; (2)、进入管式膜微滤或超滤膜,管膜通道选用直径5mm-25mm,膜孔径选用0.2微米到截留分子量10,000DALTON膜元件,操作压力1Bar-8Bar; (3)、管膜产水经过纳滤膜脱盐分离,纳滤膜选用脱盐率为30%---95%(500PPM氯化钠),操作压力选用5Bar-25Bar,纳滤膜产水用于: a、含聚合物驱三次采油配置聚合物(聚丙烯酰胺(PAM)用水,配置的含聚合物溶液的粘度达到40mPA.S-70mPA.S,大于用自来水配置的含聚合物溶液粘度(40mPA.S左右),完全满足含聚合物驱三次采油配置聚合物(聚丙烯酰胺)用水要求,且可以减少聚合物用量,或 b、低渗透油井的回注要求直接回注井下, 纳滤膜的浓水可以满足低渗透油井的回注水要求直接回注井下,纳滤膜的操作压力选用5Bar-25Bar; (4)、管膜产水也可以达到低渗透油井的回注水要求直接回注井下, (5)、管膜工作时采用反冲或反洗来维持膜通量的长时间稳定。...

【技术特征摘要】
1、管式微滤膜或超滤膜预处理加纳滤膜脱盐处理去除含聚驱三次采油废水杂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1)、含聚合物(聚丙烯酰胺(PAM))驱采油废水经过了脱油以后,采用混凝或气浮或纤维球等初过滤;(2)、进入管式膜微滤或超滤膜,管膜通道选用直径5mm-25mm,膜孔径选用0.2微米到截留分子量10,000DALTON膜元件,操作压力1Bar-8Bar;(3)、管膜产水经过纳滤膜脱盐分离,纳滤膜选用脱盐率为30%---95%(500PPM氯化钠),操作压力选用5Bar-25Bar,纳滤膜产水用于:a、含聚合物驱三次采油配置聚合物(聚丙烯酰胺(PAM)用水,配置的含聚合物溶液的粘度达到40mPA.S-70mPA.S,大于用自来水配置的含聚合物溶液粘度(40mPA.S左右),完全满足含聚合物驱三次采油配置聚合物(聚丙烯酰胺)用水要求,且可以减少聚合物用量,或b、低渗透油井的回注要求直接回注井下,纳滤膜的浓水可以满足低渗透油井的回注水要求直接回注井下,纳滤膜的操作压力选用5Bar-25Bar;(4)、管膜产水也可以达到低渗透油井的回注水要求直接回注井下,(5)、管膜工作时采用反冲或反洗来维持膜通量的长时间稳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式微滤膜或超滤膜预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俞经福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普朗膜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4[中国|安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