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特/超高压变压器安装的保温棚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300502 阅读: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2-26 12: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特/超高压变压器安装的保温棚,涉及特/超高压变压器安装领域,具有可移动性强,便携性好,可以重复使用,且安装过程简单的优点。所述保温棚包括篷布和可充气的支架,所述篷布设在所述支架上;所述支架包括棚顶支架和棚体支架,所述棚顶支架和所述棚体支架均由多根充气柱搭建而成,形成所述棚顶支架的充气柱与形成所述棚体支架的充气柱不联通,且形成所述棚体支架的充气柱在未充气时可卷起或折叠。所述保温棚用于对特/超高压变压器进行保温,确保特/超高压变压器的安装顺利进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特/超高压变压器安装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特/超高压变压器安装的保温棚
技术介绍
目前,特高压电网的建设项目作为一项重点建设工程项目被列入我国“十三五”规划中。特高压电网的建设中包括特/超高压变压器的安装,特/超高压变压器的安装对环境有着严格的要求,尤其是在冬季安装特/超高压变压器时,对环境的要求更为严格,其原因之一在于,特/超高压变压器的绝缘油要求热油循环温度达到65±5℃,而一般高寒地带的冬季外界温度在-20℃左右,这就造成绝缘油的热油循环温度与外界的温差达到80℃以上,较大的温差,会增大绝缘油的热量损失,进而影响特/超高压变压器的安装。因此,对特(超)高压变压器的安装需要制定针对性的保温措施,才能确保特/超高压变压器的安装顺利进行。现有技术中在高寒地带对特/超高压变压器进行安装时,通常采用在待安装特/超高压变压器的区域搭建保温棚,以及在保温棚的内部设置加热装置的措施,来保证保温棚的内部温度达到安装特/超高压变压器所要求的温度,然后再在保温棚内进行特/超高压变压器的安装。例如,现有技术中存在一种用于高寒地带特/超高压变压器安装的保温棚,该保温棚包括支架体,支架体表面上覆罩保温层,在保温棚内设有锅炉,锅炉与环绕分布于保温棚内壁的供暖通道连接,供暖通道附近设有水池,水池内的水通过供暖通道流遍保温棚内壁,利用锅炉加热供暖通道内的水,来使保温棚内的温度达到要求的温度。现有技术中的保温棚虽然能够满足特/超高压变压器安装时对温度的要求,但是由于保温棚供暖时需要有用于供水的水池,并且保温棚的支架体和锅炉本身的重量较大,造成保温棚不可移动,便携性差,且不可重复利用,此外支架体的搭建和锅炉的安装,还会造成保温棚的安装过程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特/超高压变压器安装的保温棚,该保温棚的可移动性强,便携性好,可以重复使用,且安装过程简单。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特/超高压变压器安装的保温棚,所述保温棚包括篷布和可充气的支架,所述篷布设在所述支架上;其中,所述支架包括棚顶支架和棚体支架,所述棚顶支架和所述棚体支架均由多根充气柱搭建而成,形成所述棚顶支架的充气柱与形成所述棚体支架的充气柱不联通,且形成所述棚体支架的充气柱在未充气时可卷起或折叠。上述用于特/超高压变压器安装的保温棚中,支架包括棚顶支架和棚体支架,形成棚顶支架的充气柱与形成棚体支架的充气柱之间不联通,且形成棚体支架的充气柱可卷起或折叠,从而在搭建保温棚时,可先对形成棚顶支架的充气柱充气,将形成棚体支架的充气柱卷起或折叠,将充好气的棚顶支架先罩在待安装的特/超高压变压器上,然后再对棚体支架充气,完成保温棚的支架的搭建。可见,由于移动保温棚的支架时所移动的体积仅仅是棚顶支架的体积,因此减小了保温棚的支架在吊装过程中的体积,方便了吊装装置吊装保温棚,使得保温棚的可移动性强,且携带方便;而且,由于上述保温棚搭建时只需向支架内通气,再将篷布覆盖在支架上即可,拆卸时只需将篷布收起,再将支架内的气体抽出即可,因此,上述保温棚的搭建和拆卸过程比较为简单,且在保温棚的拆卸过程中,只需要抽掉充气柱内的气体即可,不会对保温棚的支架造成损害,增加了保温棚的重复使用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保温棚的三维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保温棚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保温棚的正视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保温棚的侧视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保温棚在吊装时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保温套口; 21A-第一弧形充气柱;22A-第二弧形充气柱; 22B-棚顶连接充气柱;23A-第一线性充气柱; 23B-第二线性充气柱;23C-支撑充气柱; 23D-端面连接充气柱;24A-中间充气柱; 24B-棚体连接充气柱;24C-第一过渡连接充气柱; 24D-第二过渡连接充气柱;3-吊装环。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均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特/超高压变压器安装的保温棚,该保温棚包括支架和篷布,支架用于形成保温棚的主体框架,且支架可以充气;篷布用于覆盖在搭建好的支架上。其中,支架包括棚顶支架和棚体支架,棚顶支架和棚体支架均由多根充气柱搭建而成。形成棚体支架的充气柱和形成棚体支架的充气柱不联通,且形成棚体支架的充气柱在没有充气时可以卷起或折叠。如图5所示,搭建上述用于特/超高压变压器安装的保温棚时,由于形成棚顶支架的充气柱和形成棚体支架的充气柱不联通,可先对形成棚顶支架的充气柱充气,将形成棚体支架的未充气的充气柱卷起或折叠。之后将充好气的棚顶支架罩在待安装的特/超高压变压器上,然后再对棚体支架充气,最后将篷布覆盖在支架上完成保温棚的搭建。可见,由于仅对棚顶支架充气,未对棚体支架充气,在对保温棚的支架进行移动时,所移动的体积仅为棚顶支架的体积,因此极大地减小了保温棚的支架在移动过程中的体积,方便了保温棚的支架的移动。另外,对上述保温棚的搭建,只需向支架内通气,再将篷布覆盖在支架上即可;拆卸时也只需将篷布收起,再将支架内的气体抽出即可,不会对保温棚的支架造成损害,故保温棚可以重复使用。再者,相对于
技术介绍
中提及的保温棚的安装包括支架体的搭建和锅炉的安装的方案,本技术中的保温棚的搭建只包括支架的安装和篷布的搭建,没有其他加热装置的安装,因此本技术中的保温棚的安装过程较为简单。如图1所示,棚顶支架和覆盖在棚顶支架上的篷布形成保温棚的棚顶,棚体支架和覆盖在棚体支架上的篷布形成保温棚的棚体,棚顶优选为拱形。棚体的形状优选为长方体或正方体。保温棚内的保温腔体包括上层腔体和下层腔体,上层腔体位于棚顶的顶部与棚顶的底面之间;下层腔体位于棚顶的底面和棚体的底面之间。考虑到特/超高压变压器的体积越大,相应的保温棚的体积也就越大,这时就需要增大保温棚的强度来保证特/超高压变压器的安装过程的安全性。为了符合特/超高压变压器对保温棚强度的要求,可通过增大形成棚顶支架的充气柱的直径和形成棚体支架的充气柱的直径来保证保温棚的强度。优选的,形成棚顶支架的充气柱的直径满足公式:d1=k1×(h1×L);其中,d1为形成棚顶支架的充气柱的直径;k1为常数,k1的取值范围为0.006m-1~0.020m-1;h1为特/超高压变压器中处于上层腔体内的部分的高度;L为棚顶的跨度。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用于特/超高压变压器安装的保温棚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特/超高压变压器安装的保温棚,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棚包括篷布和可充气的支架,所述篷布设在所述支架上;其中,所述支架包括棚顶支架和棚体支架,所述棚顶支架和所述棚体支架均由多根充气柱搭建而成,形成所述棚顶支架的充气柱与形成所述棚体支架的充气柱不联通,且形成所述棚体支架的充气柱在未充气时可卷起或折叠。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特/超高压变压器安装的保温棚,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棚包括篷布和可充气的支架,所述篷布设在所述支架上;其中,所述支架包括棚顶支架和棚体支架,所述棚顶支架和所述棚体支架均由多根充气柱搭建而成,形成所述棚顶支架的充气柱与形成所述棚体支架的充气柱不联通,且形成所述棚体支架的充气柱在未充气时可卷起或折叠。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温棚,其特征在于,所述棚顶支架和所述篷布覆盖在所述棚顶支架的部分形成所述保温棚的棚顶,所述棚顶的形状为拱形;所述棚体支架和所述篷布覆盖在所述棚体支架的部分形成所述保温棚的棚体,所述棚体的形状为长方体或正方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保温棚,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棚内的保温腔体包括上层腔体和下层腔体,所述上层腔体位于所述棚顶的顶部与所述棚顶的底面之间;所述下层腔体位于所述棚顶的底面和所述棚体的底面之间;形成所述棚顶支架的充气柱的直径满足公式:d1=k1×(h1×L);其中,d1为形成棚顶支架的充气柱的直径;k1的取值范围为0.006m-1~0.020m-1;h1为特/超高压变压器中处于所述上层腔体内的部分的高度;L为所述棚顶的跨度;形成所述棚体支架的充气柱的直径满足公式:d2=k2×(h2×L);其中,d2为形成棚体支架的充气柱的直径;k2的取值范围为0.006m-1~0.020m-1;h2为特/超高压变压器中处于所述下层腔体内的部分的高度;L为所述棚顶的跨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温棚,其特征在于,所述棚顶支架包括棚顶前端支架、棚顶后端支架以及位于所述棚顶前端支架和所述棚顶后端支架之间的棚顶中间支架;所述棚顶前端支架和所述棚顶后端支架均为第一弧形充气柱;所述棚顶中间支架包括多根间隔排列的第二弧形充气柱,相邻第二弧形充气柱通过棚顶连接充气柱相连;所述棚体支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纪勇阎国增刘博赵海森陈凯王艳李国满卞秀杰王天宇王猛李玉民刘长根贺虎毛泽亮聂琼葛江北王小松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电网公司国家电网公司交流建设分公司华北电力大学湖南省送变电工程公司秦皇岛泽亨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