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防护靴,包括靴底、靴帮、靴筒、设在靴帮前端内侧用于保护足趾的防砸包头及设于靴底用于防刺穿的防刺体,所述靴底包括中底和外底,所述中底的底部内凹形成与防刺体适形配合并用于固定防刺体的凹槽,所述外底与中底相连接且外底盖合凹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多功能防护靴,通过在中底上设置凹槽,凹槽对防刺体起到定位作用,防刺体可置入凹槽并与中底固定连接,且由外底盖合凹槽,可有效提高防刺体与中底及外底之间的连接牢固度,防止防刺体发生剧烈位移,保证防刺穿性能的发挥,延长防护靴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防护靴,特别涉及一种多功能防护靴。
技术介绍
靴是一种呈筒状且高到踝子骨以上的鞋类,穿着于脚上并掩盖脚掌、足踝,甚至可伸展至小腿甚至膝盖;防护靴是用于预防脚受伤的靴类,它的种类有很多,如保护足趾、抗(防)刺穿、抗(防)静电、绝缘、耐酸碱等,每种功能均具有相应的结构;现有的具有防砸防刺穿功能的防护靴,一般包括靴底、靴帮、靴筒、设在靴帮前端内侧用于保护足趾的防砸包头及设于靴底用于防刺穿的防刺体,靴底包括中底和外底,防刺体一般作为靴底中独立的一层连接在中底与外底之间,由于防刺体的强度较高,简单地通过表面粘接使得防刺体与中底及外底之间的连接不牢固,反复使用后防刺体容易发生剧烈位移,从而使靴底出现破裂,影响防刺穿性能的发挥,降低了靴子的使用寿命。因此,就需要对现有的多功能防护靴进行改进,可提高防刺体与中底及外底之间的连接牢固度,防止防刺体发生剧烈位移,保证防刺穿性能的发挥,延长防护靴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防护靴,可提高防刺体与中底及外底之间的连接牢固度,防止防刺体发生剧烈位移,保证防刺穿性能的发挥,延长防护靴的使用寿命。本技术的多功能防护靴,包括靴底、靴帮、靴筒、设在靴帮前端内侧用于保护足趾的防砸包头及设于靴底用于防刺穿的防刺体,所述靴底包括中底和外底,所述中底的底部内凹形成与防刺体适形配合并用于固定防刺体的凹槽,所述外底与中底相连接且外底盖合凹槽。进一步,所述靴底、靴帮和靴筒均采用天然橡胶制成;所述防砸包头采用树脂与玻璃纤维复合而成。进一步,所述靴帮上与人体跖趾相应的部位设有防撞组件Ⅰ,所述防撞组件Ⅰ由靴底前端向靴帮延伸并部分包裹靴帮的防撞层Ⅰ和设在防撞层Ⅰ上的防撞段Ⅰ组成,所述防撞段Ⅰ为左右走向的条状结构。进一步,所述靴帮上与人体脚后跟相应的部位设有防撞组件Ⅱ,所述防撞组件Ⅱ由靴底后端向靴帮延伸并部分包裹靴帮的防撞层Ⅱ和设在防撞层Ⅱ上的防撞段Ⅱ组成,所述防撞段Ⅱ为左右走向的条状结构。进一步,所述防刺体由高强度、高模量纤维长丝帆布复合而成。进一步,所述外底的底面设有防滑结构,所述防滑结构包括对应于前掌段设置的前防滑组件及对应于后跟段设置的后防滑组件;所述前防滑组件包括若干排沿前掌段长度方向设置的错齿状纹Ⅰ,环绕于错齿状纹Ⅰ设有与所述外底的下表面边缘相适形的环形槽Ⅰ;所述环形槽Ⅰ的外侧沿外底的下表面边缘分布有梯形斜齿Ⅰ。进一步,所述后防滑组件包括若干排沿后掌段长度方向设置的错齿状纹Ⅱ,环绕于错齿状纹Ⅱ设有与所述外底的下表面边缘相适形的环形槽Ⅱ;所述环形槽Ⅱ的外侧沿外底的下表面边缘分布有梯形斜齿Ⅱ。进一步,每一所述错齿状纹Ⅰ及错齿状纹Ⅱ均由朝向相反的斜齿块沿横向间隔排列形成。进一步,所述梯形斜齿Ⅰ的朝向向后,所述梯形斜齿Ⅱ的朝向向前。进一步,所述前防滑组件还包括位于脚尖处的弧形防滑块,所述后防滑组件还包括位于脚跟处的扇形防滑块。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多功能防护靴,通过在中底上设置凹槽,凹槽对防刺体起到定位作用,防刺体可置入凹槽并与中底固定连接,且由外底盖合凹槽,可有效提高防刺体与中底及外底之间的连接牢固度,防止防刺体发生剧烈位移,保证防刺穿性能的发挥,延长防护靴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仰视图;图3为图2中A-A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仰视图,图3为图2中A-A剖视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的多功能防护靴,包括靴底、靴帮2、靴筒3、设在靴帮2前端内侧用于保护足趾的防砸包头(图中未示出)及设于靴底用于防刺穿的防刺体4,所述靴底包括中底11和外底12,所述中底11的底部内凹形成与防刺体4适形配合并用于固定防刺体4的凹槽5,所述外底12与中底11相连接且外底12盖合凹槽5;适形配合是指凹槽5的形状与防刺体4一致,以对防刺体4形成有效限位例如防刺体4为矩形结构,凹槽5也呈矩形结构;凹槽5的深度也与防刺体4的厚度一致,例如可为3mm-5mm;外底12的顶面中底11底面之间经硫化后相互紧紧粘贴在一起;通过在中底11上设置凹槽5,凹槽5对防刺体4起到定位作用,防刺体4可置入凹槽5并与中底11固定连接,且由外底12盖合凹槽5,可有效提高防刺体4与中底11及外底12之间的连接牢固度,防止防刺体4发生剧烈位移,保证防刺穿性能的发挥,延长防护靴的使用寿命。本实施例中,所述靴底、靴帮2和靴筒3均采用天然橡胶制成;天然橡胶是指从巴西橡胶树上采集的天然胶乳,经过凝固、干燥等加工工序而制成的弹性固状物;天然橡胶具有较好的物理机械性能和防水性能,同时使得防护靴具备较高的绝缘性能;所述防砸包头采用树脂与玻璃纤维复合而成,具备绝缘性能,可有效地保护足趾不受损伤。本实施例中,所述靴帮2上与人体跖趾相应的部位设有防撞组件Ⅰ,所述防撞组件Ⅰ由靴底前端向靴帮2延伸并部分包裹靴帮2的防撞层Ⅰ61和设在防撞层Ⅰ61上的防撞段Ⅰ62组成,所述防撞段Ⅰ62为左右走向的条状结构;该结构的防撞组件Ⅰ能够缓冲撞击,提高靴子的防撞性能;同理,所述靴帮2上与人体脚后跟相应的部位设有防撞组件Ⅱ,所述防撞组件Ⅱ由靴底后端向靴帮2延伸并部分包裹靴帮2的防撞层Ⅱ63和设在防撞层Ⅱ63上的防撞段Ⅱ64组成,所述防撞段Ⅱ64为左右走向的条状结构。本实施例中,所述防刺体4由高强度、高模量纤维长丝帆布复合而成;防刺体4能够有效防止被尖锐物体刺穿;“高强度”是指强度大于10克/旦,“高模量”是指模量大于200克/旦;“长丝”则指连续的纤维;所述中底11与防刺体4可通过防静电粘合剂层相连接,防静电粘合剂环保、无毒、粘接强度好。本实施例中,所述外底12的底面设有防滑结构,所述防滑结构包括对应于前掌段设置的前防滑组件及对应于后跟段设置的后防滑组件;外底12的前防滑组件和后防滑组件的设置与人体生理特征相适应,能够适应人体行走或者在恶劣环境下使用时的受力条件。本实施例中,所述前防滑组件包括若干排沿前掌段长度方向设置的错齿状纹Ⅰ71,环绕于错齿状纹Ⅰ71设有与所述外底12的下表面边缘相适形的环形槽Ⅰ72;所述环形槽Ⅰ72的外侧沿外底12的下表面边缘分布有梯形斜齿Ⅰ73;所述后防滑组件包括若干排沿后掌段长度方向设置的错齿状纹Ⅱ81,环绕于错齿状纹Ⅱ81设有与所述外底12的下表面边缘相适形的环形槽Ⅱ82;所述环形槽Ⅱ82的外侧沿外底12的下表面边缘分布有梯形斜齿Ⅱ83;该结构有利于针对人体行走时的受力条件,增加靠近中部的轻度和耐磨性,而且错齿结构具有较高的抓地力,防滑强度较高。本实施例中,每一所述错齿状纹Ⅰ71及错齿状纹Ⅱ81均由朝向相反的斜齿块沿横向间隔排列形成;不仅结构简单,而且可配合作用提高与地面的接触力;所述梯形斜齿Ⅰ73的朝向向后,所述梯形斜齿Ⅱ83的朝向向前;朝向方向不同,可分别增加前后滑动时的摩擦力和咬合力,具有协同受力效果,提高劳保靴的使用性能;此外,所述前防滑组件还包括位于脚尖处的弧形防滑块74,所述后防滑组件还包括位于脚跟处的扇形防滑块84,提高防滑性能。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功能防护靴,包括靴底、靴帮、靴筒、设在靴帮前端内侧用于保护足趾的防砸包头及设于靴底用于防刺穿的防刺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靴底包括中底和外底,所述中底的底部内凹形成与防刺体适形配合并用于固定防刺体的凹槽,所述外底与中底相连接且外底盖合凹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防护靴,包括靴底、靴帮、靴筒、设在靴帮前端内侧用于保护足趾的防砸包头及设于靴底用于防刺穿的防刺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靴底包括中底和外底,所述中底的底部内凹形成与防刺体适形配合并用于固定防刺体的凹槽,所述外底与中底相连接且外底盖合凹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防护靴,其特征在于:所述靴底、靴帮和靴筒均采用天然橡胶制成;所述防砸包头采用树脂与玻璃纤维复合而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防护靴,其特征在于:所述靴帮上与人体跖趾相应的部位设有防撞组件Ⅰ,所述防撞组件Ⅰ由靴底前端向靴帮延伸并部分包裹靴帮的防撞层Ⅰ和设在防撞层Ⅰ上的防撞段Ⅰ组成,所述防撞段Ⅰ为左右走向的条状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功能防护靴,其特征在于:所述靴帮上与人体脚后跟相应的部位设有防撞组件Ⅱ,所述防撞组件Ⅱ由靴底后端向靴帮延伸并部分包裹靴帮的防撞层Ⅱ和设在防撞层Ⅱ上的防撞段Ⅱ组成,所述防撞段Ⅱ为左右走向的条状结构。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防护靴,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刺体由高强度、高模量纤维长丝帆布复合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森虎,黄武国,邹忌,
申请(专利权)人:际华三五三九制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